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高课外活动手册(上):除了GPA和标化,美高学生如何吸引大学眼球?

对于美高的学生来说,在学术之外,课外活动是占据我们时间的另一个主要部分。课外活动不仅对大学申请非常重要,也是我们发展兴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机会。那在美国的高中里都有些怎样的课外活动呢?做过这些活动的学长学姐们都有什么建议呢?

1

第一部分:活动介绍

社会科学类


01

模拟联合国

“模拟联合国”(Model United Nations)是世界各国官方和民间团体特意为青年人组织的活动。青年学生们扮演各个国家的外交官,以联合国会议的形式,通过阐述观点、政策辩论、投票表决、做出决议等亲身经历,熟悉联合国的运作方式,了解世界发生的大事对他们未来的影响,了解自身在未来可以发挥的作用。--un.org

过来人经验:

    我是九年级时开始做模联的。当时我对政治、国际关系比较感兴趣,也非常向往联合国的工作,所以加入了模联。我觉得模联最有趣的一点是它不仅仅是关于学术,论题可以天马行空,比如关于哈利波特、权力的游戏等等。虽然这些论题看起来不太正经,但它们迫使你跳出思维的限制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我觉得模联教会我最多的并不是各种政治知识,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模联的主题一般都紧扣时事,比如前段时间我在学校开了一个模拟WHO的会议,主题是与新冠病毒有关。虽然会议的目的是让低年级的学生了解模联是什么,但是这个话题也让美国学生了解到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也借此机会为武汉筹了很多钱。我会推荐对政治、国际关系感兴趣的人参加,模联会让你关注到很多你平时不了解的国家和议题。模联也会锻炼你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以及公众演讲的能力,对想学人文、社科的学生很有帮助。(Yolanda)

02

模拟法庭

(图片来自google)

“模拟法庭”(Mock Trial)是由学生扮演法庭中律师和证人的角色并按照法庭程序进行辩论的比赛。模拟法庭比赛中有分为控方和辩方两个队伍,一般由真正的法律从业人士担任法官和陪审团成员,并根据双方队伍整体及每个成员个人的表现判断胜负。

过来人经验:

   我十年级的时候加入了学校的模拟法庭队,主要原因是我对文科比较感兴趣,又想锻炼一下自己的英文演讲能力。mock trial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要求很高,无论是作为律师还是证人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输出大量的信息,还要与对方的证人/律师斗智斗勇。mock trial很酷的一点就是比赛都是在真正的法庭上进行,因此我就有幸参观了我所在城市的几个主要法庭。我觉得在mock trial最有趣的事情就是作为律师在比赛中不断地问对方的证人非常尖锐的问题,而且让我习得了即使在台上紧张得要命但依然保持气势的技能。模拟法庭对喜欢文科,尤其是有意愿学习法律的学生是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提前感受一下当律师是什么感觉。除了对法律感兴趣,如果你想练习公众演讲、临场反应的能力,或者就是单纯地想练一练胆量,模拟法庭都会是你很好的选择。(Vicky)

03

辩论(debate)

(图片来自google)

辩论是美高里面非常专业,对学生要求很高,且非常花时间的的活动之一。学生们不仅要有非常出色的研究,写作,和演讲能力,还要在比赛临场发挥时表现出极强的逻辑思维,道德高度,以及同理能力。

过来人经验:

    作为一个十年级的插班生,我一开始来到学校的时候非常不适应寄宿美高的生活节奏。但是在加入辩论校队并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我很快地适应了美高的学习压力。我们学校的辩论队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地区队和专业队。地区队主要是刚加入辩论队的新生们;他们主要参加public forums (公开论坛),是一种较低级的比赛 。而专业队每年会参加10到14个大型辩论比赛(一般学校只会参加4到5个),比如哈佛辩论比赛,密歇根州立大学比赛等等。对于比赛,你付出越多的时间,你对辩题的知识储备就会多,从而就更容易获取好的成绩。十年级时,我每周至少在辩论上花十个小时;如果周末有比赛,很有可能一周里三天都在做辩论有关的事。虽然过程非常呕心沥血,但是每个比赛获得的成绩和更好的排名是驱动我的主要因素。我是一个特别有好奇心而且好胜的人,而辩论给了我一个完美的发泄渠道。由于每个比赛都会有不同的辩题,因此我每个月都有机会深度地探究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有好奇心而且愿意付出的人,辩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Erik/Jonathan Chang)

领导力活动


01

学生会(student council)

学生会是美高普遍有的一个组织,包含student body president等职务。学生会的主要任务是与学校老师一起商定学校的政策、活动等,是连接学生和老师的桥梁,并负责举办校际活动。

过来人经验:

  我是Junior year加入学生会的;我们学校的学生会由一个学生会主席和十二个年级代表组成的(每个年级三个代表),并且每七个school day都会有两次45分钟的会议时间来讨论学校可做出改善的地方。因为学校的中国学生很少参加领导力的活动,所以学校在做决定时往往会忽略中国学生的意见;因此,为了更好地代表学校的中国群体,我决定竞选学生会。在我看来,竞选时的演讲是学生会最有趣的一部分。为了成功竞选上主席的职位,你的演讲不仅要表达超凡的领导力,也要足够独特以吸引所有人的注意。我觉得正是像演讲这样与学校community沟通的机会让我真正地想要加入学生会。我认为学生会的意义在于你不仅成为了做决定的人之一,而且你有权利在学校里面做出正面的改变;学校因此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也在某种程度上我和学校也有了新的一种关联。(Erik/William)

02

创建社团

创建新的社团在美国高中里非常常见,如果学校里没有你想参加的某个活动,你可以选择自己创立一个新的社团。通常程序包括填写proposal(提案),找到共同创始人及初始成员,制定社团发展计划,在club fair上招揽成员等等。

过来人经验:

    我创建了学校里的哲学社。我对哲学这个领域非常感兴趣,同时找到了一个在这方面有专业经验的老师,于是我跟这个老师相熟后,我们就开始讨论创建社团的可能性,然后这位老师同意做社团的导师。我们一起定了社团的目标和计划。因为这是一个学术型的社团,每次会议都是以讨论哲学话题为核心的。开始招募人员后,我和老师先私下问有哪些同学感兴趣,然后当我们找到10个愿意参加的成员时,我们把创建这个社团的提议告诉了学校,学校通过了我们的提议之后,我们就开始正常每周运营。在美高里,如果你感兴趣的东西没有相应的活动的话,可以通过创建社团来填补空缺,也是个发展和展示领导力的好机会。(David)

2

(第二部分:故事分享)

了解美高都有哪些活动是第一步,如何选择活动就是下一个重要的话题了。为此,我们采访了两位美高的“老司机”来分享他们选择以及发展校内活动的经历,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些选择活动的建议。


1

Yanan

高一的时候我加入了了很多社团,比如校园tour guide,multiracial club(多种族社团),学校杂志等等。我认为九年级的时候可以多尝试一些社团,后面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筛选出少量活动。我比较主要的活动是Gay-Straight Alliance(GSA,同性恋-异性恋联盟)的co-head。选择这个社团是个很冒险的事情,因为做这种有争议性的话题的社团可能会被学校里的人议论。我想了很久,最后仍然选择做这个事情,因为我很关心LGBTQ这个群体,大家会议论也说明关于这个人群有很多需要被讨论的地方。我是第一个作为这个co-head的第一个国际生。

在我们学校,同学普遍对国际生有很多刻板印象,认为国际生就是只会学习,不会讨论任何社会话题的那种,所以当大家知道我当了GSA的co-head之后都很惊讶和奇怪。同学对国际生的误解让我很伤心,因此我尝试去突破自己的舒适圈以打破他们的刻板印象。比如我们在National Coming Out Day(美国国家出柜日)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平台,让他们可以匿名地分享”出柜“的故事。由于性取向这个话题在社会中的接受程度仍然不是很高,所以这种让人们畅所欲言的机会非常powerful。我们收到了很多非常打动人心的故事,有很伤心的也有很积极的故事,不管什么性取向的人读了都会有所触动。跟我之前的担心相反,同学对这次活动的反应非常积极,也让我发现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在支持LGBTQ团体的,让我非常感动。我觉得在高中里,如果你真正在乎、喜欢一件事情,就去做吧,不要害怕别人的眼光。因为归根到底,还是要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高中只有一次,不要浪费时间。

2

David:

刚来到美高时,我对课外活动有两种全然不同的理解。一方面,我从美高中介处获得的信息无非是“美高注重课外活动”、“在美高要全面发展”等,让我感觉仿佛不多参加几个活动就违背了读美高的初衷。而另一方面,校内的学长却建议我课内活动要少而精,宁缺毋滥。然而九年级的我,太过于迷信“社团”这一个个亮闪闪的标签,一年之中竟给自己贴了十多个,从模联、模拟法庭,到校报、文艺杂志,再到数学队、爵士乐队,我每周没有一天不奔波于各个社团之间。

直到九年级下半年,我的课内活动才有“规划”可言。上半年的疯狂经验告诉我,一味追求社团数量、成为“well-rounded”的学生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如果我继续做这十几项互无关联的活动,我很有可能在每一个中都只是个普通的参与者,并且我也不会有足够的时间放在课业学习上。

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课内活动,逐渐排除掉了模联、校报、数学队、义工等项目。至于为什么,首先是我并不喜欢这些活动,没有兴趣支持的努力一定是无法达到顶尖的。另外就是,这些活动过于流行,缺少独特性和个人特点。 

利用放弃这些活动所省下的时间,我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创建我校的哲学社(Philosophy Club)。我爱好哲学,也准备申请大学的哲学专业,于是建立哲学相关的学术社团就是一笔对我自己来讲有趣、对大学申请来讲“有用”的投资。第二件是竞选学校的学生会。同哲学社一样,学生会也是一个我个人很喜爱、很适合的活动,同时在大学看来也比较亮眼。

到了十一年级,大学申请在即,我将我的课内活动分成三条主线:

1. 专业相关、学术类:哲学社、学术研究

2. 音乐类:交响乐团、爵士乐团、个人音乐会

3. 领导力类:学生会、模拟法庭

在时间管理上,所有的课外活动会大概占据我每周二十小时的时间。我平衡校内学习和活动的方法是在参与活动期间保证高效率的参与度,尽量用校内的时间做完,这样回到家的时间就可以优先用来写作业。举个例子,我参加模拟法庭训练时,所有讨论跟我无关事情的时候我都在准备自己的发言,这样就不用占用其他时间。

比起九年级,我涉足的领域虽然少了,但我在每一个领域的投入和成就都得以成倍增长。这其中的关键点,不在于我选择了哪些活动、没选择哪些。毕竟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对于我是浪费时间的活动可能对于别人是有价值的,反之亦然。真正的关键点在于有意识的规划和取舍。我的这三条主线,在我最终的大学申请中,完完全全对应到了的个人定位(personal branding),招生官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我的课外活动来自我的兴趣、并指向我未来的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大学最看中的8项课外活动
美国名校最给力的课外活动
哪些实习经历才是留学申请中真正的加分项?
中学学生社团管理章程
活动|澳洲顶尖私校Pembroke来上海啦!
大一新生,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社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