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是如何长成的


    自从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下“杨家有女初长成”之后,常被人套用为“家有儿女初长成”。那么,世间儿女都是如何长成的呢?

    人是如何长成的。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它包括人的身体和心智的成长,思想和学识的进步,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这个过程就是长大,就是长成,就是人生。

    人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长成。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的外部刺激,感染,教育,影响,自然会有不同的结果。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所有的影响,无疑是身边的因素首先并直接起作用。这就是是家庭教育,成长环境。

    看看身边的人,不同的个性性格,都能从其父母学识水平,本人成长环境,总体所受的教育水平上找到原由和答案。

    有人非常大方,有的人喜欢沾小便宜;有人视金钱如粪土,有的人特别贪财。有人很宽容,有的人斤斤计较;有的人心胸开阔,有的人小肚鸡肠;有的人遇事讲道理,有的人善于胡搅蛮缠。有人喜欢安静,有的人喜欢嬉闹;有人极其腼腆,有的人喜欢张扬;有人谨小慎微,有的人胆大妄为。

    这一些都与小时候家庭成员的素质,家庭的经济条件,家人的教育背景,家庭成员的知识面密切相关。所以,家长一定要终身学习,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你的言行影响的不仅仅是你自己,而将影响一代人。

    人在学习模仿,思想斗争中长成。成长过程中一边会受到及时的,应有的,良好的教育,使人向上;一边又会有各种不良因素诱惑,耳濡目染,让人懒惰,消沉,会渐渐让人的灵魂扭曲变形。人的思想在矛盾和斗争之中逐渐成长。

    一旦让消极因素占了主导地位,造就的人,人格不够健全,性格不同平常,甚至是品行不端。

    古人教导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任何一个在人们认为不起眼的事情可能都会给人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影响。

    作为家长,一定要当好榜样。千万不要为自己的投机取巧,损人利己获得了名利,而自鸣得意,沾沾自喜;可能对孩子造成的污染,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得失利弊希望你能明白,同时还要经常观察孩子,及时给孩子纠偏。

    人在修练积累,循序渐进中长成。家庭所有的成员都是孩子的老师。家人的处事方法,做人风格,持续对孩子产生影响。大人时时处处做的好,孩子自然会一直好好做;家长懂得自律,讲道理,讲诚信,孩子不可能想到还可以走捷径,耍无赖,压根儿就不会产生这种思想。

    所以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的成长,家长的作用是巨大的,持续的,也是无可替代的。

    有人认为,孩子处对象,交朋友可以从了解对方的家庭背景开始,是不无道理的。自古为什么崇尚书香门第,有知书达理,门当户对一说,也是有数据支撑的。

    对于门当户对,我们着眼的应该是教育层面,价值观层面,而不是着眼于对方是否是权贵,是否是豪门;强调的应该是文化学识,价值认同,向上向善;而不在乎是否有权,是否有钱;看重的是人品德行,智商情商,发展潜力。用智慧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人的进步和本质。

    人应该在宽严有度,严慈相济的环境中长成。如果你遇到过这样的人,胆子特别大,无所畏惧,无法无天,做事没有底线。这样的人肯定成长在一个知识贫瘠的环境之中,其成长过程中,身边没有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属于无知无畏,管教缺少;如果人没有诚信,说话不靠谱。稍加追溯就可以从其父母身上找到影子,说明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这个人,心里只有自己,时时处处希望别人都照顾他(她),这样的人肯定小时候没有受过苦,系娇生惯养,家教不严所致。

    反之,如果有的人胆小怕事,遇事总是畏首畏尾,这样的人多数出于非常规矩的家庭,对孩子的家教过严,又没有让孩子见过多大世面,导致孩子过于谨慎,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要管教结合,恩威并重。既要让儿女树立规矩意识,法律意识,底线思维;又要让他们善于正视自我,敢于宣传自我,大胆推介自我;勇于探索,拼搏创新,不断前行。

    人的长成,环境十分重要,教育影响十分重要,而且,错过了特定的黄金期,就无法可逆。

    人,不可能都长成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但一定要长成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至少不能成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人。(华德耀2020年9月1日)(图片储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心创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才是培养之道
重早教、重习染、反对溺爱​,从细节感受古人重视儿童教育的程度
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家长的第一要务
这张表,堪称家庭教育的无价之宝!比较之中见分晓,看你是哪一类
孩子偏执的性格如何改变? 专家的六大建议让孩子远离偏执病
复旦附中老教师:这5个教育“毒瘤”,正逐渐把孩子变为庸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