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雍也篇》第二十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懂得,知道的意思。

“之”,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什么,大部分人认为泛指,可以包括学问、技术、事业等等。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此处孔子所指就是仁德。

“乐”,以……为快乐的意思。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了尹彦明的话,“知之者,知有此道也。好之者,好而未得也。乐之者,有所得而乐之也。”知之者仅对所学的内容有所了解,知道学习对自己是有帮助和提高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了解更深入一些后,才能发自内心的产生喜爱之情,我们经常遇到的对于一件事物没有根本上的了解就妄下结论,说我喜爱此物,只能是感兴趣,是知之者,而不是好之者。继续学习,当有所收收获,特别是将有所得用于实践,真正解决问题或帮助到了别人,从中我们才能体会了乐,也就是《论语》开篇所讲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鼓励人多读书名言名句摘抄
孔子识人九术
八个字的名人名言?
【一日一句国学经典】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曾仕强:论语的生活智慧(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