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疾病术后诊断选择及编码汇总

临床上常出现某疾病术后的诊断。这是一些不完整、不规范的诊断。手术后的情况未作进一步描述,简单的“XX术后”诊断很难区别,这给编码人员进行编码带来了一些困难。本文将“XX术后”归纳为几种常见情况和编码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供同行参考。

一、疾病术后再入院主诊断选择及编码原则

编码员应根据病人此次住院的目的进行主诊断选择及编码,要明确:

(1)病人住院的疾病诊断是否与其他所行的手术操作有关;

(2)如果该疾病与手术操作有关,则了解手术是疾病的直接原因还是间接原因;

(3)如果疾病是手术引起的并发症,要了解是近期并发症还是远期并发症。

例1:

肾移植术后上呼吸道感染(术后3个月)。上呼吸道感染与肾移植无直接关系,病人此次住院目的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因此选择上呼吸道感染J06.9为主要编码;而肾移植术后是一种手术后状态,选择其Z94.0为附加编码。

例2:

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术后3天)。肝癌病人此次住院行肝移植手术,故选择肝癌C22.0为主要编码;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在手术后第3天,可能与手术有关,可作为手术的近期并发症编码N17.9(次要编码)。

例3:

小肠部分切除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术后6个月)。小肠部分切除6个月后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有可能是手术后肠粘连所致,属于手术后远期并发症,故选择编码于K91.3。

二、疾病术后再次住院的类型

01 手术后的随诊检查

重大手术后的病人,因病情需要,部分病人需要再次住院检查,以了解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其中包括恶性肿瘤手术后和其他疾病手术后的随诊检查。通过检查,常出现以下情况:

(1)检查后无异常发现,不需要治疗,编码到Z08.0或Z09.0编码,注意这里强调的是检查。

(2)如果随诊检查发现异常,按异常情况编码。

例1: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按原发癌编码,因此编码于C22.0 M81700/3。

例2:

原发性肝癌术后药物性肝性损害,按药物性肝损害编码于K71.9。

02 手术后行二期手术

医学上有许多疾病是需要通过几次手术来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的。在第1次手术后,病人通常会再次住院做第2次手术。如果病人此次住院目的是进行疾病的二期手术,这类情况应选择第1次住院时的疾病诊断来进行编码。

例1:

先天性巨结肠,横结肠造瘘术后。病人先天性巨结肠,第1次住院行横结肠造瘘术,第2次住院行结肠根治术(Ⅱ期手术),因此两次住院都编码于Q43.1(主要诊断);横结肠造瘘术后作为手术后的一种状态,编码于Z93.3(附加编码)。

例2:

先天性单侧硬腭、软腭裂伴有唇裂,唇裂修补术后。病人因同时患有唇裂和腭裂,第一期手术行唇裂治疗,第二期手术行腭裂治疗,因此两次住院都编码于Q37.5(主要诊断),唇裂修补术后可以省略编码。

03 病人因手术后并发症而住院治疗

手术后并发症是指由于消毒隔离、无菌操作、操作不当及病人机体反应等原因,引起手术病人的切口感染、出血、破裂、坏死、神经麻痹,甚至组织器官的损伤,其包括手术中、手术后、麻醉中、麻醉后的一切并发症。

1.手术后并发症的分类:

(1)各类手术都可能发生的情况:包括出血、伤口感染、伤口裂开、肺不张、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此类并发症又可分为早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手术后出血、休克、切口裂开等属于早期并发症,手术后疤痕、截至残端反应等属于晚期并发症。

(2)某些特定手术的并发症:如为大部分切除术后的倾斜综合征(K91.1),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后的甲状腺危象(E05.5)等。

2.手术后并发症的编码原则:

(1)大部分手术后并发症分类于相应系统章节:这些并发症主要是指一些晚期的和功能性的并发症,或者是某些特定手术的并发症(包括早期和晚期的并发症)。

例1:

手术后肠瘘,编码于K63.2(分类于消化系统);

例2:

手术后膀胱阴道瘘,编码于N82.0(分类于泌尿生殖系统);

例3:

手术后甲状腺危象,编码于E05.5(分类于内分泌系统)。

(2)部分并发症分类于专门设置的手术操作后的情况类目:共有9处,即E89,G97,H59,H95,I97,J95,K91,M96,N99。

这类手术后并发症的类目,亚目有限,无法包括手术后的所有情况。同时,这部分亚目特别强调了他处不可归类。只要在其他处有分类,就不应该归类在这9处类目中,以免造成并发症分类过于细化,导致编码重复和检索不方便的结果。

例1:

手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编码于E89.0;

例2:

白内障手术后玻璃体综合征,编码于H59.0;

例3:

乳突切除术后空腔的肉芽形成,编码于H95.1;

例4:

气管切开术后气管皮肤瘘,编码于J95.0。

 (3)分类于T80~T88的手术后并发症:

①大多手术都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分类于T81.-。此类目包括了手术后出血、休克、手术中意外损伤、手术后伤口裂开及感染、意外遗留异物等。

例1:

手术后腹腔出血,编码于T81.0;

例2:

手术中脾损伤,编码于T81.2;

例3:

手术后腹壁伤口感染,编码于T81.4。


②一些特殊手术后的并发症:分类于T82.-~T87.-。这里所涉及的特殊手术,主要是指假体装置和移植物引起的并发症。包括:

装置和移植物的机械性并发症:有假体或移植物的移位、渗漏、错位、梗阻、穿孔、脱出等,分类于T82.0~T82.5,T83.0~T83.4,T84.0~T84.4,T85.0~T85.6;

假体装置和移植物的炎症性反应(感染):分类于T82.6,T83.5~T83.6,T84.5~T84.7,T85.7;

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分类于T86;

移植物的其他不可归类他处的并发症包括:

移植物的栓塞、纤维变性、出血、疼痛,狭窄、血栓形成等,分类于T82.8,T83.8,T84.8,T85.8;

断肢再植和截肢残端的并发症:断肢再植并发症分类与T87.0~T87.2,截肢残端并发症分类于T87.3~T87.6。

例1: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感染,编码于T82.8;

例2:

前臂动静脉造瘘术后血栓形成,编码于T82.8;

例3:

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编码于T86;

例4:

左下肢截肢术后残端坏死,编码于T87.5。

③手术和医疗其他并发症(不可归类在他处):分类于T88,包括免疫接种并发症,编码于T88.0~T88.1;麻醉并发症,编码于T88.2~T88.5;正确使用药物并发症,编码于T88.6~T88.7;其他,编码于T88.8~T88.9。

 ④产科手术和操作后的并发症;产科术后并发症是指妊娠、分娩、产褥期进行的手术和操作所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有:

a.人工流产后并发症:根据并发症的发病时间,将其分为即时并发症和过时并发症。即时并发 症是指患者在同一次住院期间产生的并发症,O00~O02的并发症用O08作为附加编码;过时并发症是指患者出院后因并发症再次入院治疗的并发症,编码于O08.-(主要编码),O03~O06的并发症则用其自身亚目编码。

例1:

人工流产后胎盘滞留(本次住院行引产术),编码于O04.8;

例2:

人工流产后子宫穿孔(再入院治疗),编码于O08.6。

b.分娩手术(操作)中或分娩手术(操作)后的并发症:这里强调与手术和操作有关的并发症。

例1:

剖宫产致膀胱损伤,编码于O71.5;

例2:

剖宫产术后伤口感染,编码于O86.0。

04  手术后接受预防性等医疗而再次住院

这种情况是指病人原来的疾病已经进行了手术治疗,此次住院接受的是预防性医疗、恢复期医疗、巩固疗效或处理手术后残留状态,以确保病情不再复发或防止复发。当出现此类情况时,编码原则要强调是手术后的延续治疗。当病人不存在其他更严重的疾病时,应分类于Z42~Z48、Z51.0~Z51.2,并作为主要编码。

例1:

横结肠造瘘术后(入院目的是关闭造瘘口),编码于Z43.3,住院目的是处理手术后造瘘口的残留状态。

例2:

胃癌术后维持性化疗,编码于Z51.1,住院目的是巩固疗效。

05  因手术后的某种状态而住院

分类于Z89~Z90,Z93~Z98。这部分情况是指病人手术切除某一器官后,处于器官缺失状态或是某种手术后状态而再次入院。通常选择此次住院后的主要治疗疾病或症状作为主要诊断,原手术作为附加编码使用。

例1:

左下肢截肢术后(Z89.7,附加编码)幻肢综合征(G54.7,主要编码)。

例2:

肾移植手术后(Z94.0,附加编码)移植肾肾病(T86.1+N16.5*,主要编码)。

三、疾病术后再次住院编码查找方法

1.按疾病编码主导词的选择原则进行查找编码。

例1:

手术后咽食管瘘,查:瘘—咽食管(J39.2)。

例2: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查:综合征—胆囊切除术后(K91.5)。

2.多数并发症可以“并发症”为主导词进行查找编码。

例1:

手术后伤口裂开,查:并发症—外科操作——缝合口破裂(T81.3)。

例2:

乳房切除术后淋巴水肿,查并发症—外科操作——皮水肿或淋巴水肿———乳房切除术后(I97.2)。

3.关于“手术后”并发症中外部原因的编码。

当分类于T80~T88的编码时,需要说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此时,应从卷三第二部分的“损伤外部原因”中查找。通常选择并发症、出血、穿孔、手术操作并发症、医疗操作并发症、意外、异物等作为主导词。

4.关于“手术后”随诊医疗的编码。

需要转换主导词,使用非医学术语作为主导词查找编码。常见的主导词有:随诊、检查、整形、维护、安装、调整、管理、去除、康复等。

 总结

疾病术后再住院有许多不同的情况,要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编码人员应仔细查阅病案记录,弄清楚“XX术后”的具体情况,及病人来住院主要治疗的目的,如不清楚即通知医生,补写完整的出院诊断以后再行编码。另外,编码人员要经常与临床医生联系,反馈意见,共同商讨,改进“XX术后”诊断名称的书写方式,促使其书写完整规范的出院疾病诊断名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效主要诊断汇总,这几条一定要了解
【康复科编码汇总】康复医学科的6类主要诊断及编码汇总
感染预防措施可降低卵巢癌术后再入院率
肺部术后反倒出现了咳嗽,如何止咳,多久才能止住,每人不一样
术后诊断的疾病编码
脑出血手术后发烧原因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