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我认错、重新认知自己,需要智慧和勇气



大咖说生活 昨天21:55

孔子的过人之处在于,总能以平常之事,喻义出极深的道理,就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概括的那样: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刘勰的意思是说,经典之作,总是言词简练而含义深刻,用身边小事讲出人生大哲理。

《论语》中,有这么一段话,至今听来,依然令人深受启发: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这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是说:算了吧,我还没有看到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同时又能从自己内心责备自己的人呢。

初看这段话,可能有人不服气,会说,承认自己错误也不是太难呢,怎么做不到,其实从内心自我审视、自我责备是很高的一种境界,并不那么容易。

在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中,曾提到那些犯过巨大错误的人,当记者去采访他们,问他们有什么悔过或者反思时,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说,他不知道自己错在了什么地方,他很委屈,别人误会了他,或者环境造成了他不得不犯错,总之,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的错是自己造成的。而这些人犯的错,在别人看来是巨大的不容置疑的错,如此之错误尚且不会自我审视,那么可想而知,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几人会敢于、乐于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自身的不足与缺点和错误呢?

首先,自我承认错误不是做给谁看的,而是基于客观事实,做出的一个对自我的一个客观判断。不愿认错,不觉得错了,是人性的常态,是很自然的事,而要突破这个局限性,就要能跳出自己看自己,非常可观的审视整个事情,以及自己的角色和在事情中的表现,这种高度的客观性,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其次,自我认错、自我否定、重新认知自己,需要智慧和勇气。正因为我们“执迷”于自我,所以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加之当局者迷的角度的片面性,限于自我而难自拔,这个时候智慧也不够用了,所以有的人并不是不承认自己错了,他是压根不觉得自己错了。当知道错了,而敢于迈出自我批评的这一步,勇气不可或缺,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一种自我内心的需要,这也不是容易做到的事。

再次,《中庸》中有一句话:知耻而后勇,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羞耻了,而后才会勇于改变自己。所以,一个人自我责备,其实是跟是否具备羞耻心联系在一起的,而为了躲避这种羞耻感,一般人也就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采取回避的态度也就不难理解。

最后,自我承认错误,还需要一种毅力。承认错误,代表的是一种改变的欲望,希望自我调整,自我革新,是一种渴求进步的表现,如果没有进取之心,得过求过,为什么要承认自己错了呢?没有改过的动力,改过就很难。

所以,《论语》中孔子的这句话,看起来很平淡,而且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会碰到,在自己身上,或者别人身上,而真能做到的,寥寥无几。做到的人,需要智慧、客观性、勇气、毅力、上进心,具备这几点者,可能才会勇于自我责备自我修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读书】十条获得智慧的最有效方法
发现《论语》里的成语
莫言说:“有人告诉你,你错了,你应该马上承认错误,不管对方说你哪错了,你要是跟他争,那你就真的错了。”
认错的勇气
十条获得智慧的最有效方法
不承认错误的人永远不会拥有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