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学概论】文学意境

一、意境论的形成和意境界说

(一)意境论的形成

意境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源头可上溯至《庄子》。《庄子·齐物论》中“振于无境故寓诸无境”,是指一种“无极之境”和“自由之境”的意思。古“境”字一般是指疆域边界或乐曲的一段,虚化而用于精神领域首见于《庄子》。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提出“文外之重旨”“余味曲包”等重要问题,可视为文学意境的萌发。盛唐之后,意境开始全面形成。相传王昌龄所做的《诗格》中,直接出现了“意境”这个概念,但他当时的意思,只是指诗境中的一境:“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相,故得形似。二曰情境,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于心,则得其真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我国意境论集大成,他指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我国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大致唐代已经确立。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空间。这就是所谓“境”。这个“境”由两个部分构成,即“象”和“象外之象”。

(二)意境的界说

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

二、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

(一)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形象特征,情景交融有三种形式:

第一是景中藏情式。在这类意境的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生动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谊深浓。

第二是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时甚至全不写景,但景物却历历如现。

第三是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综合型,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

无论是景中藏情、情中间景还是情境并茂,都可以写出上乘之作,方法本身并无高下之分。

(二)虚实相生

作品中,把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把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又称“诗意的空间”。

虚境的开拓,才是意境创造的目的所在。意境便是这种虚实相生的产物。

虚境与实境关系,一般来说,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

(三)生命律动

生命律动是意境展示的生命本身幽情壮采,或曰生命本身的美。由于意境从主观方面来考察,它就是一种生命的审美体验极致,所以如果言意境而忽视了生命的本真元素,那就还是一种未及根本的看法。

(四)韵味无穷

这是意境的审美魅力所在。“韵味”是指意境中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它包括情、理、意、韵、趣、味等多种因素,因此又有“情韵”“韵致”“兴趣”“兴味”等多种别名。

三、意境的分类

(一)刘熙载分类法

刘熙载从意境的审美风格上提出,“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明空”四种意境。

“花鸟缠绵”是指一种明丽鲜艳的美。

“云雷奋发”是指一种热烈崇高的美。

“弦泉幽咽”是指悲凉凄清的美。

“雪月明空”是一种和平静穆的美。

(二)王国维分类法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提出一种分类方法。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

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

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作者并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感情比较含蓄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意境论[摘录]
文学概论——浅论意境与意象
“意境”是什么意思?(3)
2018年《艺术概论》真题
体悟箫韵,玩味意境【深度好文】
顾祖钊《文学意境的特征》原文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