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科举制度对明清时期的社会作用!“科举”成了寒门逆袭的出路

前段时间李夫子拜读了一本书,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在中国封建的帝制时代,什么才是成功的阶梯?唯有“科举制度”,尤其是在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主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流动。今天李夫子就跟大家科普一下古代科举制度对明清时期产生了哪些社会作用!

从古到今,社会流动都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职业、职位、社会地位以及社会阶层间的转变。在流动的方向上,人们显然更关心的是如何实现向上的流动。在今天的网络词汇当中有一个更为直白的表达,就是“逆袭”!比如说保安考上北大,又比如从白手起家到月入百万,从默默无闻到成名成家。所以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一个人想要实现向上流动的方法和途径还是很多的,可以说是360行,行行出状元。

但是生活在古代的中国人就没有那么大的自由度了。古代中国社会结构非常扁平,笼统的说,封建社会只分为两类人,“能够做官的士”以及“做不了官的民”,所以说古人想要逆袭,就只能够去当官,做不了官,或者是拿不到做官的身份,就不能够算是身份有所提升。举一个例子,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当时也不是靠他的科学成就来提升社会地位的,徐光启在数学、农学以及天文学方面的兴趣源于他父亲的影响,而这些兴趣对于徐家维持社会地位没有起到任何的帮助。徐光启出生的时候,徐家已经是家道中落了,年轻的时候又因为家中被抢劫沦为了贫困人口,所以徐光启的前半生都是靠边种地边教书,维持清贫的生活。直到42岁那一年考上了进士,被选入翰林院任职,他才真正的走入了上流社会,进而依靠上流社会的身份将他的科学性兑了现,从而名留青史。

可见古代决定一个人向上流动的关键是在科举考试当中脱颖而出。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古人对科举的执念,这完全是出于对向上流动的渴望。言归正传,下面李夫子就跟大家全方位的揭示科举制度以及它的社会作用。

科举诞生的思想背景

首先先说一下科举制度是如何诞生的?科举制度的诞生是有其思想背景的。封建时代的周朝,曾经和西方一样,坚持贵族世袭制,贵族后代可以世袭罔替,继承前代的爵位,永远保持贵族的身份。平民也因此永远是平民,社会阶层是固化的。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正面临解体的危机。以儒家、法家和墨家为代表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从维护社会长久稳定的理想出发,都主张打破以血统论高下的僵化体制,提出了以才能为新的标准,为统治阶级选拔成员。在封建社会瓦解的过程当中,对如何打破阶层壁垒,儒家的观念无疑更胜一筹。一方面儒家强化了人的社会地位,孟子提出的“劳心比劳力”优越的主张,从理论上解释了为何在四民社会的构想当中,士人超越农、工、商被排在首位。

因为他是4个阶层当中唯一一个劳心的阶层。另一方面只有儒家贡献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主张。孔子认为,许多有天赋的平民,由于没有机会受教育而丧失了成为人才的可能,这对于统治阶级选拔最优秀的人才是不利的。因此他提出了一个直到今天都不朽的主张“有教无类”!也就是向所有人敞开了受教育进入社会流动的机会。孟子又将主张延伸,认为国家应设立各种程度的学校来实现教育人民的目的。在儒家教育主张的影响下,人才的选拔也就确立了相当程度的开放性,社会流动成为可能。

然而根据儒家的主张,要建立一套合适的人才选拔制度却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早期中国王朝采用儒家的选拔理念,就出现了汉代的“察举制”,以及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这两个制度选人前提自然是精通儒家理论,但是选人的基础是要有人来推荐。这些推荐人不是熟人就是姻亲,而且非常看重家世背景以及裙带关系。结果这两个选拔制度运行了两三百年,就不得不废止了。这是因为这两种制度局限明显,对被选拔人的家世、身份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在推行过程当中会逐渐的失去公正性,最终彻底被世家大族所垄断,不能够实现完全的社会开放。

科举的诞生进一步开放了社会流动

为了避免汉魏时期选拔逐渐封闭起来的毛病,到了隋朝终于创立了“科举制度”。“科举”顾名思义就是分科取士的意思,就类似于今天大学里的分专业学习,然后分科考试、选拔人才,替代魏晋的人事选拔办法。可以说科举制诞生的出发点就是进一步开放社会流动,在选拔人才的问题上追求一种更为开放的格局。不过这套科举制度要变成我们所熟悉的样子,还有两个步骤要走,第一步是唐宋时期科举在科目和应试内容上逐渐定型。科举在创立之初设立了很多的考试科目,目的是选拔出不同专业的人才,他们可能善于处理法律事务,也可能是书法和算术很突出,也有可能就是熟悉儒家的经典。

然而从唐代后期开始,科举当中的一个分科,考察思辨能力的“进士科”,地位逐渐上升成为了最重要的一科。到宋代王安石变法时,干脆废除了其他科目,只保留进士科一科。这样我们今天熟悉的科举算是出现了。进士科对考生的要求,不仅是熟读儒家经典,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儒家智慧,解决国家行政当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科举制度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也就将人才的定义变得狭窄又精准了。第二步是唐宋时期,尤其是宋代科举在制度层面变得更为公正。唐朝武则天时期,为了防止考官与考生串通作弊,发明了糊名法,宋代则是全面执行了这种办法,糊名法就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信息用纸给糊起来。今天来看糊名已经成为了考试当中非常平常的一项制度了,可是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先进了。

糊名法之后还是有一个问题,看不到名字,但是考生依然可以认识你的字,那又怎么办呢?为了弥补漏洞,宋代科举又推行了誊录考生的答卷,由誊录官重新誊抄,校对无误之后,再将没有特征的复制品送达阅卷官面前。可以说科举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这两个做法非常关键,因为他们能够最大程度的维持选人的公平和公正性。这一套选拔办法到了明清时代就渗透到了全社会之中,通过层层选拔的考试,为考生提供了做官的资格。有这样一个社会身份的加持,科举制度成为了社会流动的指挥棒。明清时期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乡试在身份的流动上有决定性的意义,在乡试当中获得名次的就是举人,就是老爷大人了,有了做官的资格,在地方上就算是有头有面了。

至于会试和殿试则更高级,同属于国家级的考试。举人通过会试之后获得进士的功名,这是科举当中能够取得的最高级别的功名。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的性质和其他考试都不同,因为殿试不设淘汰,只为给会试当中中举之人定一个名次。殿试考试的前三名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以及探花,他们的功名仍旧是进士。由于选拔的对象都是治理国家的官员,为了严格控制官僚体系的规模,明清政府不仅把录取率压得非常低,还规定了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因此科举是一个既充满诱惑又漫长的磨人的矛盾体,这就像是诗词里面所表达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科举制度对明清时代的正面意义

那么科举诞生的1300年来,为什么能够深刻的影响明清的社会流动?从正面的角度来看,科举是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首先,科举是升官发财的捷径,科举功名直接对接国家的官僚体系,而当官之后,一个人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就会发生彻底的改变。明清时期的官僚体系可以细分为三个阶层,上层官员指的是1~3品的中央和各省大员,中层官员指的是4~7品的中央和地方机构要员,下层官员指的是8~9品的地方官吏。明清科举制度规定,获得举人功名就可以被授予下层官职,获得进士功名则会自动成为中层官员的一份子。而科举制度当中最低一阶的“生员”,则是介于平民阶级以及官僚阶级之间过渡性群体。

虽然说在地位上略高于平民阶层,但是由于尚不具备直接被授予官位的资格,所以称为“生员”,对个人以及家庭地位的提升作用也就不大。许多贫困子弟在考上了生员之后,生活依然如故,即使是富裕家庭也不以考中生员为荣。例如明朝时期在华亭县经商的张氏一心支持两个儿子参加科考,在他们都考中了生员之后,张氏仍然丝毫不敢松懈,毕竟生员意义不大。直到其中一个儿子后来又考中了举人,他才松了一口气,认为他的家庭地位得到了提升。

中举对参加科考的人来说,对进入仕途有着决定性意义。因为制度规定,举人有资格直接担任一个下层的官职,所以说这些下层官职常被称为芝麻小官,但是相对于广大的平民阶层来说,地位已经彻底改变了。明清时期通过中举实现名利双收的例子举不胜举,文学家吴敬梓归纳所有的现实案例,得出了一个范进的形象最为典型。范进的一生几乎都奉献给了科举事业,他50多岁才考取生员,然后考中了举人。中举之前,范进全家住的是茅草棚,穿的是破烂不堪的麻布衣服,吃的是半饥半饱的粗茶淡饭。即便是这样,他还要经常靠岳父接济才能够过得下去,所以不但是外人看不起他,连他的岳父也总是辱骂他。

等他出了乡试的考场回到家时,家里人已经饿了两三天了。然而等到中举的消息传来之后,他的处境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乡绅亲自登门拜访,送来50两银子和一所大房子,接着周围的小老百姓也是排着队来奉承,有送田产的、有送房子的,还有来请求做下人的。于是不到两三个月,范进家中奴仆丫鬟都有了,钱米更是不要说了,而岳父也在他中举的第一时间换上了奉承的面孔,因为中举之后,这样的社会与经济地位彻底改变是可以预料的,也就可以理解范进在听到自己中举的那一刻会高兴得发了疯。

然而很多志向远大的读书人并不满足于这种小富即安,他们会在中举之后放弃直接做官的机会,选择在考场上继续向上流动的可能。高阶的进士功名可以直接从官僚体系中的中层官职做起,也是日后实现高官厚禄的必经之路。另外这条上升之路还表现出一个更为关键的特征,它给社会各个阶层最大程度的开放性。一个人不论是出身贫寒、特殊还是低贱,都有读书和参加科举的权利以及机会,这种吸引力也是当时的其他领域所不具备的。除了普通农家,明清两代还存在着一些特殊劳役户籍,比如说匠户、军户,还有煮盐的灶户等等。从法理上来讲,这些户籍原本是要世袭的,然而事实上有许多人通过读书和科举成功脱离了原来的世袭户籍。这些家庭当中都曾经产生过许多的名人,比如明代出身匠户的吴宽,在会试和殿试当中均列第一,官至礼部尚书。明代中期最有权势的大学士李东阳是军籍出身。

对于出身贫寒的人来说,科举是他们实现向上流动的主要甚至是唯一途径,所以他们会前赴后继的投身于这项事业,而且这个制度确实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根据统计,通过进士功名进入仕途的官员当中,出身于贫寒家庭的比例在明朝前期占到了一半以上,最高的时候甚至达到了84%。明中期之后数据有所下降,一直到清朝中期平均维持在30%~40%之间。正是由于科举制度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开放性,才使得参与科举考试成为了社会各个阶层普遍追求的主流价值观。这就出现了在全国各地兴办儒家学校的现象。在科举的刺激下,明清时期的学校教育获得空前的发展,朝廷设立的官学数量在明前期就迅速扩张到1200多所。

在官学的带动下,地方社学、义学和私立书院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明朝时期某些文化发达的省份建立的私人学校就已经超过了1000所。可以说在为科举服务的目的下,儒家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理念在明清时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兴办学校这还只是一个开始,有了学校之后,全社会的资源也开始一边倒的投入到了教育之中。首先朝廷建立起了一套全国性的补贴制度,为在官学学习的生员提供必要的食宿,确保他们专注于参加科举考试,名次靠前的人还可以拿到更多。接下来各地官府组织以及宗族也都在努力为赴考的考生提供路费以及食宿的支持。

明中期之后,各地更是兴起了一股风气,在京城建立会馆,专门接待本地赴京参加会试的举子。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科举表现出了很强的开放性,全社会对科举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是就像是前面提到的,科举录取名额必须要严格控制,因此明清时期科举繁荣的另一面则是参与科举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发的激烈,每个人平摊下来,考中的机会也在减少,再加上科举功名不能够世袭,一个家族赢得科举,自然就能够实现向上流动。反过来如果背离科举,也就不可避免的要走下坡路了。

科举制度对明清时期的反向意义

因此这就有了科举与社会流动的反面关系,也就是脱离科举或者在科举上不成功,会导致官宦家族快速沉沦下去,这是科举深刻影响社会流动的另一面。首先,在明清时代,只有极少数的名门望族的后代享有爵位世袭或不经科考直接获得官职的特权,而这两种做法本身就会让受益人所在的家族向社会下层流动。这是因为明清时期的爵位通常都只是身份的象征,是没有实权的闲职,而且爵位世袭制规定,贵族的后代在继承爵位时等级要递减。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亲王变郡王,郡王变将军,如果没有功勋,最后会彻底变成平民。因此脱离科举制度,仅仅依靠爵位世袭,家族的地位是不能够维持长久的。

《红楼梦》当中宁荣二府的兴衰就是个典型的例证。大家都知道,宁荣二府的家业是宁国公和荣国公两兄弟通过军功拿到的,然而两府的后代既没有人继续建立功劳,又没有人走科举之路,所以两府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宁国府到第5代贾荣时,已经基本上没有爵位可以继承了,而荣国府到第3代,虽然说认识到了科举的重要,但是第4代的贾宝玉对科举完全没有兴趣,贾府只能够通过送元春入宫暂时继续维持着和皇家的关系。随着元春的失宠,贾府的危机也就逐渐暴露了。

除了世袭制度,还有高级文官的后人可以不经考试,直接由皇帝恩赐一个官职,这个制度叫做“文官荫叙”制度。就是说看你祖上的履历功绩,赏赐后人一定的官职,这就好比是大树底下好乘凉。不过,这个荫叙制度在社会流动当中同样靠不上!明清时期,只有三品及以上文官的直接继承人,才有机会通过荫叙的途径进入仕途,而且官位等级要降低4个品级。比如说一品文官的长子只能够出任五品官,而且通常这种特权只延伸到第2代为止,家族是无法在这项特权当中长久受益的。例如明代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的边贡,他的长子靠恩荫入仕成为中层官员,但是此后的子孙全部都默默无闻。到第七八代孙的时候,已经成为了给人种地的文盲了。

极少数的情况下,皇帝才会照顾某些重臣,适当放宽恩荫的权限。比如清代著名权臣张廷玉就是这样一个特例,张廷玉的长子靠恩荫获得一个低级爵位,后来他的长子考中进士,皇帝特别恩准将荫叙特权转给他的次子,后来次子也考中进士,皇帝再次开恩将荫叙权又转给了他的第3个儿子,张廷玉的第4个儿子,连举人都没有考中,乾隆晚年出于对张廷玉的怀念,又特准开恩,赐他的第4个儿子为内阁学士。即便是受到这样程度的照顾,张氏家族的社会地位依然是急剧的下降了。张廷玉死后,他的孙子辈当中已经是没有人再考取高阶功名了,只能够通过荫叙或者是捐纳做些小官了。

其实刚才所说的情况,无论从勋臣旧人还是一品高官来看,明清时代已经从制度上取消了贵族普遍存在的可能性。因此要想不让自己的阶层下沉,最保险的方式就是读书考试。所以对于读书世家,科举绝对是一条时刻抽打人的鞭子。稍有懈怠就算是书香门第,也可能万劫不复。一些官宦家族的后代往往是注重享受有闲阶级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消磨了在科举事业上的进取心,一方面也大量消耗了家族的财富。通过科举完成向上流动的第一代,他们通常都是勤勉节俭。然而从此之后的第2代或第3代起,家族青年就会开始追求奢侈的嗜好,或沉迷于享乐,从而无法保持科举上的成功。

科举制度奠定山东王氏家族的兴盛与衰败

明清时期,许多的名门望族皆因此而衰落,其中以山东新城的王氏家族最为典型,王氏家族以佃农起家,经过三代的努力到第4代王重光,他在嘉靖年间考上进士之后,王家的境遇发生了关键的变化。王重光深深的明白科举的重要性,因此王重光家庭教育的中心就是鼓励子孙在科举上树立雄心壮志,教给他们如何更高效的读书,如何写应考的时文,更有利于被取中。在这种家风的影响下,王家第5代诞生了三名进士一名举人,官也是越做越大。王家家风非常严格,家中的男性青年都必须在家专心的准备科举考试,不得把精力浪费在其他事情上。在到了第6代的时候,王氏家族迎来了科举成功的鼎盛,这一代一共诞生了9名进士、一名举人以及三名在北京的国子监上学的学生。

但是王家也是从第6代开始显露出了衰败的隐忧。随着家族地位的迅速上升,第6代当中有的人开始因为享受安逸而放弃科举,此后家族科举成功的数量以及质量都严重下降。王家的声望最初表现在书法、绘画、诗文等方面的造诣,这就牵扯到王家第8代当中最著名的人物王士禛。王士禛生活在康熙年间,他就很排斥科举考试,他把自己的精力放到了文学创作以及收藏珍贵的古籍艺术品上面。结果王士禛之后,王家就迅速的衰落,被人遗忘。到了晚清,王家的后人已经是相当贫困,不得不把王士禛留下的藏书、古玩、字画变卖殆尽!

读书是一个苦差事,漫长的备考过程更是折磨人,因此名门望族的子弟更乐于享受家族成功的成果,而放弃在科举上的努力。这是名门望族难以克服的外部环境,再加上科举的成功率本来就不高,往往是带有几分偶然因素,所以整个明清时期出身名门望族的进士平均只占进士总数的5.7%,也就是说名门望族的后代绝大多数都失去了科举上的优势,由此出现了明清时代名门望族普遍向下流动的情况,使得整个社会都存在着悲观的情绪,感叹“富不过三代”。

可以说科举制度作为一种残酷的智力游戏,在明清时代的人文环境之下,有意无意的保障了社会流动的开放性,各个阶层都能够在战场上进行尝试,在战场上获得成功的家族,也很难避免后人向下流动。成功的阶梯非常窄,但是永远的摆在那,从未消失过。这成了明清时代一种近乎于自发而又耐人寻味的公平公正的体系。当然,除了这些社会自发驱动的上上下下,在科举主宰的文化生态当中,明清朝廷也会积极主动的采取一些措施,最大限度的维护这种公正的体系。

分省定额制度维持科举的公正

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照顾不同地方的文化落差,制定了分省定额录取进士的制度。中国土地广阔,不同的地方文化氛围差异非常大,朝廷想要统治这样大的一个帝国,需要各个地方都有人出现在朝廷当中,这样才能够换回不同省份的安定。明朝初年,各省之间因为经济、文化发展等等的不平衡,导致不同省份之间进士的录取率相差很大,这一矛盾在明朝洪武13年的会试当中集中的爆发了。这次会试录取的进士当中,由于南方人占据绝对优势,引发了北方省份举子们的不满,结果为了安抚北方人的情绪,朱元璋不惜以舞弊的罪名斩杀了考官和排在前头的南方进士,宣布重考这一事件之后,朱元璋制定了一个粗略的定额制度,以地区来确定进士录取名额,南方占60%,北方占40%。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又改地区定额为以省定额,尽量压缩东南地区文化先进省份的进士名额,从而照顾其他落后省份举子的利益,让他们也有机会在整个国家体系内实现流动。但是这种通过科举实现社会流动的做法,终究不是解决一切社会发展问题的良药,这个制度的初衷恰恰是他终结的原因。

科举制度的局限性导致其最终消亡

首先在明清时代,尤其是从清代康乾盛世开始,人口急剧膨胀,科举的压力陡然增加,科举录取率的增长远远不及人口的增长率。既然科举是当时社会流动的指挥棒,那么带来的结果就是社会流动率呈现整体下降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之下,康熙以后实施的分省定额制度,从利益的角度来讲,对社会流动的格局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即暂时提升了落后省份的社会流动率。但是这项制度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越来越多的先进地区的学子一生都在挫败感当中度过,不但加剧了人才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为社会增加了更多不稳定的因素。清代后期太平天国的暴乱便是由一个科举的失意者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前后,朝廷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这一点也体现在人才选拔上。

首先,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大开捐纳之门,有钱人为朝廷输送军饷,换取未来出任官员的机会。另外清朝廷在平定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大量的军功阶层。起义平定之后,这些基本没受过基础教育的人捞足了好处,又都以军功授官。另一方面,国家因为动乱,财政吃紧,所以鼓励有钱人花钱买官,以至于当时即便是通过了科举取得功名,如果不捐一定数目的钱财,也没有当官的机会。财富逐渐超越了科举,成为了决定人们向上流动的主要原因。科举在乱局当中失去了优越性,对出身贫寒的下层人士,社会表现出了越来越不友好的一面。到了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科举对出身贫寒的人来说逐渐失去了吸引力。经过统计,当时来自寒门的进士从原先的百分之三四十已经降到10%左右,科举作为社会晋升的指挥棒的作用大为削减。

其次,明清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逐渐脱离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之下,科举带来的社会流动与近代西方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近代西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为经济发展注入持续的活力,依靠收入与职业带来的流动,呈现稳定向上的趋势。而明清时期的中国由于整体的发展停滞不前,农业经济被巨大的人口体量吞噬,中国实际上出现了社会整体向下流动的趋势,这是科举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因此在深刻的社会危机下,科举不可避免的被西方新式教育所取代。到了1905年,清朝廷在全面社会改革的局面下,为了消除科举制度巨大惯性的影响,宣布停废科举,中国社会对于新式教育还有社会流动的构想和实施,由此转入了全新的局面。

李夫子说科举

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封建时期,科举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正所谓事物都有两面性,时代在发展,而固守成规,不去创新,最终也会为时代所淘汰。明清时期最大的根本就在于统治阶级的“闭关锁国”,导致整个上流社会思想都非常的守旧,只会自娱自乐,而无法通过对整个社会的现状进行调整,最终导致中国走向了“破而后立”的道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究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传统社会的特点及其成因
浅析晚唐、北宋时期的“娶瞽”事迹及其发生的时代背景
买官鬻爵,如此上不了台面的制度,为何存在2千多年
科举制度与士人文化
科举制度的沿革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