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解析:宋代官、职、差遣制度的内容及产生的原因

大家读宋代的历史时往往都会有疑惑,那就是他们的官职太乱了,一个官员,基本上都会有好几个官职,而且这些官职之间关系还没有丝毫的联系,更为奇怪的是,官员们从事的工作,往往和他们官职根本就不搭界,如果要是有幸从事的官职和官职重合的话,反而还要专门下诏书委任,而这一切的现象,都是和宋代特有的“官、职、派遣制度”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来深度的解析一下这个制度究竟是什么,它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

先简单介绍一下宋朝官职中的官、职、差遣都是什么。官就只指的是官员的本官阶,职就是指三馆和秘阁中的官职,差遣是指官员的实际职务。

为什么好好的官职在宋朝搞得这么复杂呢?这里面有宋朝自身的原因,也有唐末五代遗留下来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宋朝的江山赵匡胤夺了后周小皇帝的,过程中是兵不血刃。所以宋朝初年,在典章制度方面,基本上是继承后周的旧制,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政府机构,还留用了原有的官员,这对于对立足未稳的宋朝廷有着稳定政局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其实远从唐代中叶,开始设置盐铁使等官职一来,本来就侵夺了户部职权,后唐又设三司使侵夺户部和工部的职权更加加重了这一现象。到了宋朝初年,三省六部及寺监的职权更是大部分都被上述新设置的机构给剥夺了。

这样一来,六部及寺监就没什么事干了。就只派了少量的品级较低的官员去任职,而大多数官员就被派去担任那些重要的和因朝廷需要而设置的职务,官名就只能作为品级高低及领取相应俸禄的标志,被称为“寄禄官”,也称“本官”,简称“官”。总而言之就是,本来的六部职能被一些新的机构所替代,所以就没有必要在安置那么多的官员,于是,六部之中实际任职的只有一些低级官员,另外的官员就去新机构任职,但是官名还是以前的官名,和新职能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作为待遇高低的凭证了

咱们先来说一下官品。北宋前期,沿袭唐制,将官品分为九品,每品分正、从;四品以下,正、从之中又分上、下,共三十阶。其中只有少数官称的品格有所升降。

其实在在北宋时代,官品的功能很小,他只是决定官员公服颜色的一种标准。

三品以上服紫色,五品以上服朱色,七品以上服绿色,九品以上服青色。神宗官制改革,重定官品令,减少官品,共为九品正、从十八阶。官员的服色也改为,四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上服绯,九品以上服绿。

咱们再来讲一下官阶。北宋时代官员的官阶分为本官阶和散官阶两类。散官阶属于附加性的官衔,本官阶又称正官、本官、寄禄官,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官名。

北宋前期,本官阶用的是的三省六部的官名组成,这些官名只是为本官阶的一个级别,但是并不担任与官名相应的职务,这些是我们上文已经讲过的了。

咱们就以宋代的宰相和执政官举例子。如果以吏部尚书担任宰相的话,那官名就应该是“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时的“吏部尚书”就是阶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职官,也是“差遣”

“吏部侍郎参知政事”,这里是吏部侍郎阶官,参知政事是职官和差遣。但是吏部尚书和吏部侍郎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阶官,它还有职官的职能。这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如果本职管理其事那成为了职官,但是需要专门下诏书委任。如果不管理其事,那就是阶官,就是只享受这个品级的待遇。

具体的简单的来说,就是本官阶与官员的实际职务是紧密联系的,官员需要达到一定的本官阶,才能承担与之相应的实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官阶是用来决定官员的俸禄,并且作为官员享受赠官、叙封、恩荫、荐举等待遇的重要标准。

北宋前期的本官阶,是在太宗末年和真宗时期就确定了。《宋史·选举志》记载,太宗“淳化以前,资叙末一,及是始定迁秩之制”。据《宋史·职官志》“文臣京官至三师”和“武臣三班借职至节度使”等叙迁之制,其中文臣自太师、太尉、太傅到诸寺监主簿、秘书省校书郎、秘书省正字,共四十二阶,武臣自节度使、节度观察留后到左右班殿直、三班奉职、三班借职,共二十七阶。

神宗元丰改制,将原有的京朝官本官阶改为职事官的名称,而新定的京朝官本官阶即寄禄官阶采用了原有的散官阶名称。这种新定的京朝官、寄禄官阶,从开府仪同三司到承务郎共二十五阶。其中从开府仪同三司到通直郎,共二十阶,属于升朝官;自宣德郎(徽宗政和间改称宣教郎)到承务郎,共五阶,属京官。这一改革使得京朝官的官阶比前减少了十七阶。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

1. 用来决定京朝官的俸禄

2. 朝廷委派官员任职时,以此为标准。结衔时在寄禄官前加上“行”、“守”或“试”字。

解释一下上面的第二条。“行”、“守”或“试”是指凡是官员的寄禄官高于职事官一品者带“行”字,寄禄官低于职事官一品者带“守”字,寄禄官低于职事官二品以上者带“试”字。

新的京朝官、寄禄官阶,有着简单明了的优点,但缺点是官阶减少,这就会造成官员的升迁速度太快。所以,到了哲宗元祐三年(1088),就将朝议、中散、正议、光禄、银青光禄、金紫光禄等大夫分置左、右,这就等于比之前增加了六阶。次年,进一步将朝请大夫到承务郎的官阶各分为左、右,增加了十四阶。这就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综上所述。简而言之,宋代官员的本官阶和职官,就是划分层次的,是具体享受什么待遇的区别,就是指级别待遇。

讲完了阶官和职官,我们来讲讲什么是“差遣”

最早的“差遣”始于隋唐时期的柳述以兵部尚书参掌机务;唐初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等,这都是以尚书担任宰相的例子,后来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是宰相差遣,玄宗时设翰林学士,唐末五代时扩大至枢密使、三司使等,这些都是宋代以前的“差遣”。

宋代也很受这些制度的影响。宋初就进一步扩大差遣的范围,进一步架空原有机构,以便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于是三省六部这些原来的职能机构就被“架空”了

越来越多的官员不再担任与官名相应的职务,而去担任其他职务,就逐渐形成了官名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制度。如果担任与寄禄官的官名相同的职务,反而要有专门的诏令。这些官员们担任的实际职务,就叫做“差遣”,也称“职事官”,有时也简称“职”。

“差遣”的职务,本身没有品级,大多只有相应的俸禄和待遇。依据差遣的职务重要程度,大体上规定了什么品级的寄禄官,才能担任相应的差遣,这样一来适应的面就比较宽了。

而且旧朝留用的官员,即使是被委派了较低的差遣,担任了较次要的实际职务,但是仍可以按照原有官名(寄禄官)领取应得的俸禄,享受着相应的礼遇。如差遣待遇高于本官,可以按照“差遣”的职务而享受待遇。如果他们政绩良好,不仅可以升迁实际职务以示重用,也可以只升寄禄官名以增加俸禄和提高礼遇,减少了留用官员的不满或抗拒情绪,有利于政治形势的稳定。

“差遣”也因为职务的不同,也有着等级的不同。像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等执政官,还有宣徽使、三司使、翰林学士等,虽然都属差遣,但是不像普通差遣那样,只享受“本官”俸禄加津贴,而是享受与差遣名称相应的特定俸禄及礼遇,而这时他们本身的寄禄官名,就只是借以担任这些差遣的资格而已了。

诸如馆、阁、殿的大学士、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和直阁等官职,在最初的时候,还都是实际职务,以后逐渐成为中、高级文官的荣誉衔,被称为“职”,也称为“职名”。而级别较低的修撰、直阁等,被称为“贴职”。都不再担任有关的实际任务。

待制以上的官职,被称为“侍从官”,为高级文官的阶官名(寄禄官)。

总的来说,“差遣”虽然也有时被称为“职”,但大多数“职”是专指“职名”、“贴职”。

综上所述,说明了宋代的官制体系,是形成了官(寄禄官)、职(职名)、差遣(实际职务)三个不同的系统,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低级官员只有官和差遣两种官称,如果差遣(实职)被免除后还未委派新的差遣时,通常仍然可以保有“官”称,那就仍然可以领取俸禄,也称为料钱,另外还给“食钱”,称为禄粟。中级及以上的文官才有贴职、职名。官员政绩出色,既可以官、职、差遣都提升,也可以只提升其中的两项或一项,反之亦然。

这种制度既能以较低的官称去担任较高的差遣(实职),反之亦可。这就和,官名与实际职务一致,而且和俸禄多少挂钩的唐末以前相比,宋代在任用和升降官员,有着较大的灵活性,但也逐渐形成官员比实际职务多的“冗官”状况。

宋代的这套官、职、差遣的制度,适应了当时宋代的官僚政治制度的需要,并且使得俸禄制度日趋完善。宋代官员的地位和待遇可以说是在诸多朝代中做好的,这就是为什么说在宋代当个士大夫很幸福的原因。

参考文献:

《宋史.职官志》《宋会要.职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文献通考.职官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古代最初以爵定官,后改为以秩定官阶,到六朝后九品逐步确立
​宋代官员的“官”、“职”和“差遣”?
“官职高”遇见“品级高”,到底谁先行礼?没我们想的那么复杂
六科:官阶低点又如何?封驳、监察、选官、廷议,这些大权我都有
散官,是官职吗?
加官进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