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责任与担当

文字刚出现时,大概还没有形成文学这种形式。后来成段的文字写在泥板上,龟壳上,器皿上,用来记事、抒情等,简单的文学形式出现了。再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简上,虽然可以长篇大论地写作了,但是文字的载体太繁重,用“汗牛充栋”来形容书籍之重之多真是毫不夸张。随着造纸技术的出现,纸质书登上历史舞台。廉价的成本,方便的携带,让书籍的数量迅猛发展起来,文学的传播速度加快。网络文学的出现,更是文学传播形式的重大革命,作者、读者之间真正实现了零距离,这是古人不敢想象的。文学作品发表的门槛不存在了,因为政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而产生的对文学的限制降到了最低限度,因为经济原因、地域差别、国度相异而阻碍文学传播的因素也几乎不存在。于是,借助于网络,文学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空前增加。

其实,无论是泥板、龟壳、竹简上的文字,还是纸质书,电子书,文字的载体发生了变化,文字表音表义的实质并没有变化,文学的使命没有变化。文学的使命是什么?那就是用形象的思维,生动的故事情节,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社会问题。当然,只是反映出问题还不行,还要传播正能量,引导人们从困惑中走出来,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要用真挚的情感感动读者,用正义和崇高激励读者,文学作品才能发挥其历史使命,网络文学也不例外。

现在网络文学更快捷、更强大的出现在人们面前,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类的思想以一种崭新的形式传播,可喜可贺。只有见识短浅之人,才视网络文学是洪水猛兽,是肤浅文学的代名词。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不应该存在鸿沟,而应该各取所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网络文学,显然是不理智的。

当然,网络文学不能因为其发表的零门槛和开放性而降低质量,不能因为其传播的方便与迅速而粗制滥造。网络文学应该形式多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不可以随心所欲,迎合庸俗,甚至追求刺激,哗众取宠。只求点击率、吸引人们的眼球而不顾社会影响,把文学的使命抛在脑后,这样的作者是不负责任的,是眼光短浅,自毁前程。有人认为,有了网络文学这个平台,只要会电脑打字,都可以成为文学创作者,这说明他们不懂文学的定义。如果一个写手只是码字而没有独特的风格,独创的思想体系,那么他无论写多少字,永远只能是一个写手,而成不了作家。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必然会越来越高。据有关统计,网络文学出现才十几年,其总量早已超过过去六十年来发表的传统书籍的总量。评论家认为,网络文学当然有精品,但多数作品含“水”量过大。有些作品如果作者能静下心来认真加工一下,就可以成为当代的《西游记》,其价值甚至能超过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所以,网络文学的缺点可以看作新生事物的不成熟表现,却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价值与前途。将来不是网络文学向纸质文学看齐和发展,而是纸质文学应该向网络文学进军,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君不见,许多命运不济的纸质书还没有运出印刷厂,又被化成纸浆,这不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吗?就是有些纸质书走向了市场,费尽周折传递到读者手中,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又有多少人手捧书本,认真地读上半天呢。相反,走在街上,坐在公交车上、地铁上,处处可见人们拿着手机,见缝插针地读上几页电子书,其乐融融,受益匪浅。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不正是网络文学走向生活,走向历史舞台的最有力的推动吗?随着网络文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许有一天网络文学将代替纸质传媒。网络文学不是魔幻、悬疑、情爱文学、甚至是粗制滥造文学、垃圾文学的代名词,而是一股新生力量,是纸质文学的明天。网络文学可以体裁多样,不拘一格,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纸质书所具有的文学形式,网络文学也同样应该具有,并且以更活跃、更自由、更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展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网络文学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和内容,拓展了人们的阅读范围,其发展势头和社会影响让评论家刮目相看。权威机构对网络文学不再反感与排斥,而是逐步接受。网络文学被纳入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范围,鲁迅文学奖也向网络文学敞开大门。

纸质载体与泥板、竹简记录文学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缺点逐渐呈现出来,浪费资源、携带不便、价格不菲等。网络文学却可以弥补纸质书的缺点,从而更轻易地走向千家万户,满足人们的阅读愿望。中华民族历来都有爱读书的优良传统,藏书多、品位高的家庭被称为“书香门第”,普通人家写春联时也常常出现“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可见,人们对书的感情很深,渴望读书的情愫浓郁。随着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民族必将掀起一股热的读书热潮。

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庞大的创作队伍,只有把他们组织起来,才能发展得更好。现在的网络作家分散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之间极少联系,甚至互不相识,这当然不利于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网络作家应该有自己的作家协会组织,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有明确的职位分工。网络文学不应该只是虚拟的存在,它要由虚拟的网络空间走向现实的世界。即使网络文学不能变成纸质作品,但是网络文学的作者要走向现实,要有自己的组织和社交圈。他们要靠发达的信息通道,与志同道合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网络应该让人们彼此更加了解,而不是各自蜷曲在个人的空间,沉醉在虚拟的世界不能自拔。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交通和通讯越来越便利,网络文学的作者们,网站的领导者与策划者们应该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集会、研讨会等,让大家从网络空间走向现实生活,再从现实生活走向网络空间。网络文学作者不能仅仅在网络空间大显身手,也要在社会舞台上登台亮相。网络作家要有更广阔的活动舞台,不能像是封建社会的小姐那样,被排斥在社会活动之外,扭扭捏捏,即使有出镜的机会,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拿不出气派来。

人是依附于社会之网的动物,网络作者也不例外。只有得到社会的承认,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他们才能得到应有的尊严。可是,现在的网络作者,往往徘徊于社会生活之外,他们默默地在文学的天地耕耘,却极少有报酬。社会很少关心他们的现实生活,为了生存下去,他们不得不承受生活的重压。要把他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并给于应该有的尊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公正”两字,从社会地位和劳动报酬上说,显然,现在的社会对网络作者是不公正的,多数写手们几乎没有经济收入。在生活的重压下,许多有才华的网络写手悄然退出写作生涯,消失在茫茫人海,这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壮大当然不利。在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社会,如果一个作者无名无利,那么他永远只能灰溜溜的,怎能有施展才华的条件和勇气?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怎样保证多数有才华的写手们坚持写作?首先是保护他们作品的版权,只要他创作的作品有价值,有人阅读,有社会效益,就应该有经济收入。如果天下有免费的午餐,那么粮食和蔬菜的生产者如何生存?网络文学创作也是如此。

网络文学的作者也生活于现实中,只有接地气,有保障,他们才能保证个人的尊严。他们也是尘世间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们也要有物质的支撑才能生活下去。文学创作是一件辛苦的事情,需要作者投入许多时间和精力。只有物质生活的保证,他们才能潜心于创作,才能走得更远。也许有些作者自认为清高,耻于谈论金钱,但现在的社会没有金钱是无法生存的,这才是最现实的问题。网络文学不像纸质书那样,卖出去就有钱,可以支付作者的报酬。怎样创造收益,以资金来支撑网站的正常运行,支付创作者应有的劳动报酬,这应该是网站运营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网络文学的作者如果能得到纸质文学作者一样的待遇,那么,相信网络文学一定会像纸质文学一样健康、茁壮地发展。

严格地说,“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应该献给文学家,因为只有他们细致地刻画着人类的灵魂,营造着美好的精神家园。网络文学最贴近现实,不应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或者是毫无思想性的穿越加幻想。网络是虚拟的,但思想却是真实的。人类要真正地走向幸福,决不能忽视精神家园的营造,道德水平的提升。所以,文学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建设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轻浮起来。为了迎合世俗的品味,网络文学猎奇求异,悬疑、武幻、艳情似乎成了网络文学的代名词。这些文学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缺乏思想深度,没有根基。这样的文学形式当然会被历史的洪流淘汰,某些文学网站悄然关闭也是必然。根基不深,难以长久,方向不明,行之不远,网络文学只有行之正,思之深,才能根深叶茂。

现在的世界不缺乏科学技术,不缺乏物质条件,缺乏的是思想道德的建设,善良正义的扶持。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就可能完成社会制度的变革,而思想领域的变革,却不是简单的事,它要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要循序渐进,需要几代人共同的努力。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怎样彻底改变人们的思想状态?这也许是网络文学应该担当的历史重任。因为网络文学如和风细雨,正迅速地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渗入到思想领域的各个方面。纸质文学由于门槛高,成本高,又跟不上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同其他事物一样,有出现也有消失,并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书阅读人群不断增加。国内外许多媒体也认为,网络阅读将是未来阅读的主要趋势。网络文学在风风雨雨里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十几年仅仅是一瞬间。网络文学刚出现时,写手们只是在网络上抒发内心的情感而已,能得到一次献花或拍砖,都会激动一番。为了抓住读者,吸引眼球,写手们不得不快速地更新章节,他们以流水线方式大量制作文学的快餐,有的写手每天能创作近万字!试想,这样的作品能是精品吗?于是,有人惊呼,网络文学走向了末日,并且随时都有崩溃的危险!其实大可不必为之担心,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曲折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网络文学因为是全民创作,有时难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但读者的眼光是明亮的,历史的淘汰是无情的,我们要包容和引导,真正的精品网络文学必然会脱颖而出。网络文学的作者只要有历史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潜心创作,精益求精,才有可能步入文学的殿堂。

随着网络环境逐步走向规范,网络文学也会逐步与传统文学汇合,最终取而代之。可以想象,文学的明天,必然是网络文学的天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新闻出版报:博客出版的局限性
被“低头族”颠覆的阅读生态
网络文学的急促性
手机文学的热潮与沉思
谁是当代主流文学?——从《盗墓笔记》说起
读书●诗意的生命方式●呼伦贝尔日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