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人最高级的活法,是内心的从容和淡定

有这样一位女士,

她是美丽、知性、优雅、大方的代名词。

她选择在事业和家庭里打拼,不仅在事业上取得成就,还育有一儿一女。

她原本有着别人羡慕不已的稳定工作,却在一切都是未知时,选择辞职创业,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频道——阳光卫视。

她有着30年媒体生涯和传媒江湖,采访了希拉里、比尔·盖茨、稻盛和夫、李开复、王石、等全球风云人物。

她就是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的杨澜。

知命之年的她把自己的媒体生涯,以及从成功人士身上获取的对“成功”“人生”“事业与家庭”的理解和体悟写进《一问一世界》书里。

就像她在书里写的:“我觉得采访其实像是一次探险,是一种对人心的探险。一问一世界,在探索世界的同时,我们有机会更好地认识自己。”

今天,就让我们从杨澜的工作及生活里获取幸福的密码,愿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自己的人生赢家。

成功的首要意义在于做自己

杨澜在书里写道:“在我看来成功的首要意义在于做自己。每个人都在寻找机遇的风口,但真正热爱的事就是你的风口。”

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她不惜在事业上升期时毅然决然从央视辞职出国留学。

那是1994年,当时杨澜获得了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被称为“央视的台柱子”,前途一片大好。

但她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决定——从央视辞职。

在她心里,比起稳定的工作,她更想创办一家可以自己做主的“阳光文化影视公司”。

出国留学、辞职创业,做节目等等都是杨澜遵从自己内心选择的结果。

从开创《杨澜工作室》,到《杨澜访谈录》,再到成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澜从一位主持人变身为一名商业公司管理者。

生活里,有很多人为了追求别人眼里的成功,丧失了自我;又有很多人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放弃自己真正的梦想。

有句话说:成功不是光环,不是名利,不是金钱,而是需要去拥抱自己真实的内心,做真实的自己,才能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

简单来说,就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活在外界或者大众期待里。

股神巴菲特的儿子彼得19岁时做出决定,不进入父亲呼风唤雨的金融界,而选择音乐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

当他忐忑不安地寻求父亲的意见时,本以为父亲会反驳他。

没想到,巴菲特说道:“儿子,其实我们俩做的是同一件事——我们热爱的事!”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人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智慧的女人,可以兼顾事业和家庭

贴吧上一个讨论:女性“拼事业”还是“回家庭”,我们有选择权吗?

留言说出了很多女性的心声:

“说句实话,不管选择哪一个,对于女性来说都不好。如果选择了拼事业,似乎会成为别人眼中的不称职的妻子或者母亲。”

“两者就像是天平的两端,向哪边都不能倾斜。女人很需要事业,因为在经济上独立的女人才能有更多的发言权。”

回归职场还是做家庭主妇,一直是困扰女性的一个话题。社会对女性的性别偏见,在职场、生活里也处处可见。

小说《82年的金智英》里,女主结婚后失去自己,围绕着家庭转,有太多想做的事情,都无法去做,被迫成为一名默默付出的母亲,活得郁郁寡欢。

可杨澜告诉我们:一个完整的女人,既应该在工作中挽起袖口,懂得自我奋斗的价值,又能够在某一时段,懂得适当地转换身份,轻盈地走入家庭。

1996年杨澜的儿子出生,杨澜停掉了手中所有的工作,整整一年的时间他都留在家里照顾孩子。

拿学位、生孩子、做节目,在杨澜看来,女性的“生活”和“事业”是可以兼得的,并且享受这种快乐。

波伏瓦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不管是回归家庭,还是闯荡事业,都应该是女性自己的选择。

在杨澜访谈的明星里,让她佩服的歌星席琳·迪翁经历6年人工受孕、经历种种磨难,终于成为一名母亲。

在席琳·迪翁看来,家庭和孩子,不是事业的牵绊和阻力,而是事业的支撑,给了她生活的根基和土壤。

一个女人有权利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你可以选择相夫教子,也可以选择在职场打拼,只要你愿意,谁也不能勉强你。

比起做容易的事,更重要的是走出舒适区

杨澜在书里写道:“当一个人决定离开床的舒适,去石头上睡觉时,他就已经摆脱了某种惰性,而带来许多种可能。”

生活里,很多人困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可是,放弃尝试就是放弃可能,就是放弃新的际遇。

纵然不断地超越自己,走出舒适区,颠覆曾经让自己成功的套路,这意味着风险。

但只有大胆地走出舒适区,勇敢面对各种可能,每一次改变和自我突破,都会让我们得到磨砺和更多机会。

杨澜能够成功的最大一个原因在于她敢于不断跳出舒适圈,永远不要局限于做别人的打工仔,而是要做自己生命的掌舵者。

1994年,杨澜在国外留学时,在国际和公共事务学院开学考试中不及格,25岁的她开始疯狂填补空白知识。

这让她用更成熟的眼光看待问题,为她日后访谈政治名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主持人转变为独立电视制片人,从娱乐节目到高端访谈。

杨澜永远在突破中发现新的自己,在尝试中收获别样的乐趣。

电影《返老还童》中的一段话:“做你想做的人,这件事没有时间的限制,只要愿意,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

走出舒适区,不断超越自己,释放出自己的潜能,你的未来不可限量。

热播电视剧《风吹半夏》里,许半夏从最初的收废品到成为钢厂老板,正是本着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向前辈请教,靠着勇敢的决心和意志,最终闯出了一片自己的商业版图。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压抑自己,终极一生都待在一个一成不变的舒适圈里。

另一种就是敢于与众不同,跳脱窠臼,创造改变,走出舒适区,打破界限。

毫无疑问,唯有突破自我设限,改变思维路径,才能改变人生轨迹。

“逆商”让人走得更远,更有可能获得幸福

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问题和难题。

有人逃避而停滞不前,而有人积极迎难而上。

杨澜在书里写道:“不成熟期该做的是自我超越,而不是自我怀疑。你选择相信什么?有时我们因为看见而相信,有时,我们是因为相信而看见。”

杨澜创业遇到瓶颈,相信自己能做到,继续追加投资,找到合作人,实现创业成功。

有个词语叫逆商,是指一个人在逆境中抵抗压力,及时调整自己,用尽浑身解数来达到预期目标或改变所处逆境的能力。

逆商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格局、高度以及他能走多远。

日本著名实业家、企业家稻盛和夫毕业后,公司经营不下去,一起入职的小伙伴纷纷离开,他也曾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但他没有别的选择,只好硬着头皮工作。

他首先改变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这样悻悻离开,到别的公司也并不会长久。

然后积极采取行动,他从宿舍搬到实验室里住,吃住工作全在一个小小的实验室里。

经过一年的努力,他以独特的方法成功合成了一种精密陶瓷,可以作为电视机晶体管里电子枪上的材料。

借助这项科研成果,他所在的公司获得了松下公司的绝缘材料订单,公司因此得以摆脱经营困境,稻盛和夫也因此产生巨大的成就感,而爱上了这份工作。

每个人的一生或长或短,一定会遇到困境的。正确看待和面对挫折和困境,不畏惧,不逃避,而是迎难而上,才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重要原因。

“生命是份礼物,应该好好庆祝。年年都有惊喜,好坏都要接住。五十回首,前半生相当丰富;人生过半,好戏才拉开第二幕。所谓天命,就是顺其自然,遵循内心的尺度。”

50岁生日那天,杨澜发布了一段文字。

幸福不是青春与成功,而是顺应生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愿每个女人都可以权衡事业和家庭,活出女性独特的风采;突破自己的舒适圈,主动寻求成长;在遇到挫折时能够想办法迈过去。

不被完美禁锢,不被浮华绑架,以谦卑和敬畏之心,做最好的自己,才是对生命的热爱与尊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澜:到了40岁,生活过得好的女人,从不做这三件事
杨澜:自我的发现是种巨大的力量,2014女性传媒大奖榜样人物,网易女人
“智慧妈妈”杨澜的教子观
杨澜:女人不管你奔几了,都应该明白这件事
一个女人最大的底气,是拥有这3种能力
杨澜人生感悟名言30条,知性女子智慧注解如何把岁月过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