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蒲华的高清山水画,布局新颖,风韵清隽

蒲华,1832年生于秀水(今浙江嘉兴)城内学子弄(今育子弄)。父在城隍庙设肆,以售卖祭供城隍的“保福饺”为业。蒲华幼时,从外祖父姚磐石读书,后曾师事林雪岩。1853年入庠为秀才。蒲华在嘉兴时,家境贫寒,曾租居城隍庙。为人朴厚,淡于名利,潜心于绘画。22岁结婚,娶缪晓花为妻,亦善书画。二人贫困相守,情感至深。1863年秋,相依十年的妻子病逝。蒲华以诗抒其哀恸:“十年结知己,贫贱良可哀”。时年蒲华32岁,无子。从此不再续娶,孑然一身至老。与友人结鸳湖诗社,有诗稿《芙蓉庵燹馀草》,得诗家陈曼寿等题辞赞许,早年便获“郑虔三绝”之美誉。1864年春,客宁波。同年到台州,十多年间,先后在太平(今温岭)县署、新河(温岭属)粮厅和海门(今椒江)海防同知府当幕僚。因不善官场应酬,更不耐案头作楷,叠遭辞退。生性嗜酒,疏懒散漫,人称“蒲邋遢”。穷途无路,开始卖画生涯,走遍台州、温州、宁波、杭州等地。虽以画为生,却不矜惜笔墨,有索辄应。当时民生多艰,又因人微画易,笔润微薄,常至升斗不济。

1881年春,自上海去日本,受日人赞赏,颇为自得,因绘《海天长啸图》以舒其意。同年夏归国,依旧画笔一枝,孓然一身,游食于沪宁苏常、杭甬台温一带。师承陈淳、徐渭、郑板桥风格,借鉴近世浙东画家林璧人(蓝)、傅啸生(濂)、姚梅伯(燮)及赵之谦,曾跟著名词人与画家范湖居士周闲学画。当其声名远扬,乡间旧友来沪探望,蒲华盛情款待,视同至亲。日本来客,每以重金求画,得资便呼朋斗酒,或为青楼女子赎身,竟至垂橐空囊。因而在沪期间,仍为生计所驱,不时奔走于沪宁、沪杭之间。清末多灾荒,他参加“豫园书画善会”,义卖书画以助赈。蒲华素无疾,步履轻捷。1911年夏,醉归寓所,假牙落入喉管,气塞而逝。

蒲华与海上名家广有交往, 同吴昌硕尤为密切。蒲华长吴昌硕十二岁,昌硕幼时便闻蒲华画名,关系在师友之间,互取所长,风貌因之相近。善用湿笔,水墨淋漓,光彩照人。善花卉、山水,尤擅画竹,有“蒲竹”之誉。吴昌硕作十二友诗,记蒲华曰:“蒲作英善草书、画竹,自云学天台傅啸生,仓莽驰骤、脱尽畦畛。家贫,鬻画自给,时或升斗不继,陶然自得。余赠诗云:蒲老竹叶大于掌,画壁古寺苍涯琏。墨汁翻衣吟犹着,天涯作客才可怜。朔风鲁酒助野哭,拔剑斫地歌当筵。柴门日午叩不响,鸡犬一屋同高眠”。吴昌硕为蒲华所作《芙蓉庵燹馀草》作序言:“作英蒲君为余五十年前之老友也,晨夕过从,风趣可挹。尝于夏月间,衣粗葛,橐笔两三枝,诣缶庐,汗背如雨,喘息未定,即搦管写竹,墨沈淋漓。竹叶如掌,萧萧飒飒,如疾风振林,听之有声,思之成咏。其襟怀磊落,逾恒人也如斯。”

谢稚柳论言:“蒲华的画竹与李复堂、李方膺是同声相应的,吴昌硕的墨竹,其体制正是从蒲华而来”。蒲华中年尤勤书学,寝馈旭、素,斗墨千纸,数日而尽。至于元明各家书帖,也常把玩临摹。以书入画,酣畅恣肆。蒲华晚年,笔老墨精。其书法,淳厚多姿;其绘画,燥润兼施,苍劲妩媚。尤喜画大幅巨幛,莽莽苍苍,蔚为大观。所作山水大轴或册页,虽多为山居、读书等传统题材,但布局新颖,风韵清隽。蒲吴两家粗豪奔放的画风,使因袭纤巧之时风大为逊色,一新画派崛起于沪上画坛。癖好古琴,遇即购藏,视为心爱之物,名其居屋为“九琴十砚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蒲华画竹,笔墨苍劲,风韵清隽
蒲华写竹,一干通天
津藏海派系列之五——蒲华
四次落榜半生孤独,满腹笔墨身后成名,且看蒲华的超脱艺术
蒲华花鸟 | 燥润兼施,苍劲妩媚,风韵清健(一)
【清】蒲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