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产管理第一章:生产管理总论
一、选用教材:
《生产组织学》
《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学》
二、考试内容:
网络计划技术
设备管理
物资管理(资材管理)
生产技术准备
价值工程
三、考试题型:
功能系统图:10分
选择题:40分(20题)
判断说明题:10分
计算题:20分
论述题:20分
第一章 生产管理总论
一、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二、生产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三、生产管理的指导原则。
第二章 生产过程组织
一、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二、生产类型。
三、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1、空间组织:紧凑协调、有机合理布局。
2、企业生产单位的构成:与企业生产单位相对应。
A生产技术准备部门:技术科、工艺科、设计科。
B基本生产部门:生产车间。
C辅助生产部门:辅助生产车间、机修车间、动力科、工具车间。
D生产服务部门:仓库、检验科、计量科、(运输)车队。
E附属生产部门
3、企业生产单位专业化原则:
A工艺专业化或工艺原则。
B对象专业化或对象原则。
C混合原则。
作业题:例表比较说明工艺原则与对象原则的特点
项目
工艺原则
对象原则
适应性
……
……
……
4、工厂总平面布置:
A厂址选择。
B总平面布置。
5、车间布置。
四、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表1-1)
五、流水生产
例子:装配流水线二班制工作,每班规定有30分钟休息,计划月产量1000件,废品率5%,试确定节拍(以22天计)。
月有效工作时间:(22天×8小时×2班×60分钟-30分钟×2班×22天)/1000×(1+5%)=18.857件/分
六、劳动定额
(一)劳动定额的制订。
1、要求。
2、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
(1)经验估工法
职位
工程师
老工人
管理人员
厂领导
人数
7
6
5
8
加权
2
1
1
2
加权平均法=(7×2+6×1+5×1+8×2)/2+1+1+2=6.8
或=a+4m+b(a:最先进的估计值、b:最落后的估计值、m:最可能的估计值)
=(5+8+4×7)/2+1+1+2=6.8
(2)统计分析法:适用管理基础工作比较扎实的企业。
A运用方法,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出先进平均工耗。
方法一:总平(均)最优平均法。
方法二:平均先进法。
B结合当前生产条件进行修正。
例:某企业以往甲产品工耗统计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工耗(分)
8.0
8.5
9.0
9.5
7.5
6.5
7.0
7.0
6.5
6.0
6.0
6.5
企业生产条件没多大变化,试制订甲产品劳动定额。
A总平(均)最优平均法:
平均工耗:(8.0+8.5+……+6.5)/12=90/12=7.5
平均先进工耗=7.5+6.0/2=6.75分/件=定额
B平均先进法:选择低于平均工耗7.5的平均。
=(6.5+7.0+7.0+6.5+6.0+6.0+6.5+7.5)/12=6.625
例:某企业每个工人统计资料:
生产量(百件)
16-20(平均值18,以下同)
21-25
26-30
31-35
36-40
工人数
15
40
55
32
18
先进平均产量=(15×18+40×23+55×28+32×33+18×38)/15+40+55+32+18=4502/160=28
(3)技术测定法
A分析研究法:
某零件作业时间为5分钟(通过测时取得),通过工作日写实资料得知:布置场地、休息等占作业时间的10%,求该零件定额。
单位计算定额=5×(1+10%)=5.5分
B分析计算法:
车床加工一零件,长400mm,机器的转数为每分钟500转,走刀量每转为0.3 mm,经查企业的定额手册得知,辅助生产、场地布置时间为作业时间后10%,求该零件的时间定额。
T(加工的机动时间)=零件长度L/车床转数(转/分)N×走刀量(毫米)S=400/500×0.3=2.67(分)
零件的时间定额=2.67×(1+10%)=2.94分
(4)类推比较法
(5)动作因素分析法
(二)劳动定员的制定方法
1、按劳动效率定员:
A按产量定额计算:
定员人数=生产任务量/(每个工人日产量定额×预定定额完成率平均×工人平均出勤率)
=2000/(15×120%×95%)=117人
B按工时定额:已知单件工时定额为8小时/15件=0.53小时/件
定员人数=生产任务×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定额完成率×出勤率)
=2000×0.53/(8×120%×95%)=117人
2、按设备定员:
定员人数=为完成生产任务需开动设备×每台开动班次/(看管设备每个定额×出勤率)
=20×3/(2×95%)=32人
3、按岗位定员:
定员人数=(甲岗位+乙岗位+丙岗位)工作时间/(工作班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
=(240+260+280)/(60×8+80)=1.92人(即2人)
生产工作时间指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和准备与结束时间之和。
七、劳动组织
(一)工作地组织:
1、劳动者之间。
2、劳动者与劳动对象之间。
3、劳动对象之间。
(二)工作轮班:劳动组织形式。
(三)定员:正确配备劳动者。
(四)职工的配备与作业组的组织:没有无能的职工,只有不称职的领导;同理,没有打磕睡的老师,只有没有打采的学生。
(五)多机床管理。
八、生产计划
(一)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及编制步骤。
(二)统筹安排。
(三)生产能力的核定及其同生产任务的平衡。
(四)生产作业计划工作内容和作用。
九、期量标准的制定
工序
车间
批量(件)
生产周期
生产间隔期
保险期
投入提前期
生产提前期
装配
40
30
10
0+30
0
往前
机加工
120
50
30
2.5
102.5
52.5
再往前
毛坯
240
20
60
2.5
155
135
公式:
本车间生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本车间保险期+(本车间生产间隔期-后车间生产间隔期)
投入提前期=本车间生产提前期)+本车间生产周期
机加工生产提前期=30(后车间投入提前期)+2.5(本车间保险期)+(30-10)(本车间生产间隔期-后车间生产间隔期)=52.5
机加工投入提前期=52.5(本车间生产提前期)+50(本车间生产周期)=102.5
毛坯生产提前期=102.5(后车间投入提前期)+2.5(本车间保险期)+(60-30)(本车间生产间隔期-后车间生产间隔期)=135
毛坯投入提前期=135(本车间生产提前期)+20(本车间生产周期)=155
例子:月计划任务250台,月工作天数25天,平均日产量为10台,要求在三月份第五个工作日装配车间生产第一批50台,各车间期量标准如下表:
工序
车间
批量(件)
生产周期
生产间隔期
装配
50
5天
5天
往前
机加工
100
5天
10天
再往前
毛坯
200
10天
20天
问:这批产品何时投产?
1、毛坯(1-200件):
投入:2月14日
出产:2月23日(生产周期为10天)
2、机加工(1-100件):
投产:2月24日
出产:2月28日(生产周期为5天)
3、装配:
投产:3月1日
出产:3月5日(生产周期为5天),倒推:毛坯投产:2月14日
十、车间作业计划的编制
十一、日常生产派工
(一)过程与内容
(二)派工方式
(三)作业顺序的安排:
1、m(设备的工序数或工作地)×n(任务:加工工艺相同)流水型排序
A单台设备流水型排序(表1-2)
B两台设备的流水型排序(约翰逊-贝尔曼法则):总流程时间最小(表1-3)
C多台设备的流水型排序(彼德罗夫法):3台或3台以上设备
例1(表1-4):
例2(表1-5):
2、m×n非流水型排序
A两项任务的分配(表1-6):
B多项任务的分配(表1-7):
上接:(表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某集团公司定编定员操作方案
联产计酬目标责任制
经济转型期企业劳动定额的管理创新
工厂岗位职责篇三:生产副总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生产副总必读)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资料--人力资源规划(十)-人力资源师考试-考试大
根据中长期计划目标来进行人资三定工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