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资本扩张与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关系研究——来自55家城市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证据(下)
资本扩张与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关系研究
 ——来自55家城市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证据(下)
2013-05-07

  近几年来,随着股权结构影响论的兴起,作为公司治理基础的股权结构成为经济及金融学者研究的热点论题之一。股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的管理决策及激励机制,依据“结构——行为——绩效”理论,通过影响公司的行为方式最终影响公司的经营绩效,西方及国内相关学者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因此,本文选取城商行第一大股东性质及第一大股东股权占比作为各家城商行重要的个体控制变量之一,希望在控制这两个重要个体变量的基础上来研究资本及劳动力投入的产出效应。此外,近几年来,随着城商行公司治理机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及上市的压力,许多国内城商行寄希望于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来进一步改善公司治理机制,从而提升运营效率,也为上市做好铺垫。就本文样本而言,55家城商行中有16家引进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这些战略投资者多数成为城商行的大股东之一,也通过安排高管进入城商行影响着这些城商行日常经营与管理。因此,本文同样将是否引进战略投资者作为一个重要的个体控制变量。

  表1给出了主要变量符号与定义,表2则汇报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从中我们可以大致观察这些变量的主要特征及趋势。

  通过采用自然对数形式平滑资本及员工人数,有效地降低了两个解释变量的波动性。值得关注的是,从第一大股东性质统计量相关值可以看出,所选取的55家城商行中有38家第一大股东为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占比高达69%。

  (二)计量模型构建及其说明

  1、估算模型的构建。本文以资产收益率(ROA)指标为被解释变量,以城商行资本(LNCAPITAL)及劳动力投入(LNEMPLOYEE)数量的自然对数及其交叉项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并控制包括时间趋势变量(YEAR)、城商行第一大股东股权性质(PFH)、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HR1)、以及是否引进战略投资者(STRA_INV)等个体控制变量来构建检验模型。基于此,本文构建的估算模型如下:

   

  2、回归分析方法的选取及检验。本文样本数据为宽截面、短时间类型的平衡面板。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使用混合回归模型还是面板回归模型,而面板回归模型又包括随机效应面板回归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以下简称REM)和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Fixed Effect Model,以下简称FEM)两种类型。首先我们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来检验个体效应,得到的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F统计量对应的相伴概率值,我们可以发现个体效应十分显著,因此,本样本数据不能使用混合回归,而应使用面板模型回归。接下来需考虑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豪斯曼检验(Hausman)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检验工具。豪斯曼检验的思想是在零假设成立下(即解释变量和个体效应不相关),随机效应估计量 和固定效应估计量 都是一致的,但是随机效应估计却更有效;在备择假设成立下(即解释变量和个体效应相关),固定效应估计量仍然是一致的,但是随机效应估计量却不再一致。豪斯曼检验就是要验证两类估计量之间是否存在着显著差异。根据豪斯曼检验的结果(如表4所示),我们无法拒绝零假设,因此,随机效应估计更有效,故本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样本。

  (三)实证结果及相关讨论

  根据上文的研究方法及样本数据,本文运用STATA/SE12.0软件,利用随机效应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对估算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的结果如表5所示。

  1、资本金水平的规模效应显著。规模效应又称规模经济,即因规模增大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升。资产回报率指标较好地衡量了单位资产的净利润创造能力。通过补充资本金水平扩大资产规模,进而创造更高的净利润,既符合商业化运作,也是股东利益诉求所在。表5的随机效应模型回归得到的资本金水平偏回归系数的估算值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在同等条件下,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资本金水平的提升以及资产规模的扩张,资产回报率会显著地上升。平均说来,资本金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资产回报率增加0.0116个百分点。资本金规模对城商行资产回报率的推动效应明显。

  2、资本金的间接推动效应显著。通过补充资本金扩张业务规模的同时,必定加大对城市商业银行劳动力投入的需求,那么这种资本金扩张的间接效应如何呢?随机模型回归得到的劳动力投入偏回归系数的估算值同样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劳动力投入与城商行资产回报率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这种因资本补充带来的业务扩张进而加大劳动力投入,其间接推动效应也是显著为正的。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平均说来,劳动力投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资产回报率增加0.0071个百分点。因此,城商行资本补充的直接及间接推动效应至少达到0.0187个百分点。

  3、第一大股东性质及持股比例具有一定的负效应。国内城商行股份制改造多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进行,而地方政府为了保持其对地方城商行的控制权,往往持有一定的股权比例。从前文对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55家样本城商行中有近70%的城商行第一大股东为地方政府或国有控股企业,地方政府势力对城商行的影响极为明显。在这种股权安排背景下,城商行第一大股东的性质极为重要。随机模型回归的结果也表明在10%的水平上,城商行第一大股东性质与城商行的经营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平均说来,第一大股东为地方政府或国有控股企业的城商行的资产回报率要比其他类型城商行低0.002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城商行的经营绩效也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城商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每增加1个百分点造成资产回报率下降0.0075个百分点。

  4、战略投资者对城商行的经营绩效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以引入战略投资者为契机,实现“引资+引智”,在有效补充城商行资本金水平的同时,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较为先进的经营管理及风险管理模式,从而起到提升城商行自身竞争力的作用。55家样本城商行有16家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这些战略投资者多数为国外知名金融机构,也有国内股份制银行。通过引进这些战略投资者,城商行的经营绩效较其他城商行有一定的提升。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城商行资产回报率要比未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城商行高出0.0027个百分点。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随着城商行资本金规模的扩张,城商行的经营绩效也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即,对于大多数城商行而言,资本金的规模效应较为明显。然而,不同的资本金补充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商行的股权结构,从而也对城商行的经营绩效产生影响,与资本补充密切相关的城商行第一大股东性质、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以及是否引进战略投资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商行的经营绩效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一)较高的监管准入门槛使上市融资很难成为多数城商行资本补充的主要渠道

  因此,IPO之外的定向增发、配股、发行次级债、发行可转换债、发行混合资本债等是多数城商行补充资本金的主要方式。对2000-2010年国内上市商业银行IPO以外的资本补充方式的研究表明,10年内上市商业银行共进行了45次资本补充,其中有19次是通过发行次级债进行的,而配股及定向增发则各有9次,这三种资本补充方式合计达到37次,占比超过82%。而李广子等人(2011)的研究也表明,相比于配股及公开增发,发行债券和定向增发效果相对较好。刘艳妮等人(2010)指出,发行次级债是一种快捷、高效的资本补充方式,也是一种主动、长期的负债来源,而且准入门槛较低,发行更为方便。发行次级债也成为城商行的重要资本补充方式,2009年,国内城商行经历了第一轮次级债发行高峰,当年有10余家城商行发行了次级债,而2011年11月末至2012年3月底,先后有14家城商行发行次级债,融资规模达160亿元,其中江苏银行截至目前已经发行了三次次级债。不过,不断高企的次级债利率也使城商行背负了较为沉重的付息压力,以息差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城商行,资金成本的上升将直接影响其盈利能力。因此,在多样化资本补充方式的同时,筹资成本同样需作为一项重要的决策因素。

  (二)以引资为契机优化股权结构及比例

  与发行次级债一样,定向增发同样是一种较好的资本补充方式。充分运用好这一资本补充方式,既可以实现资本金的补充,还可以达到优化股权结构及比例的效果。国内不少城商行通过引进境内外较有实力的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来实现引资、引智与优化股权结构的有机结合,在提升资本充足率的同时,降低了地方政府及国有控股企业持股比例,完善了公司治理机制,为提升银行经营绩效提供了制度、机制及人才保障。而本文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了第一大股东国有性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负面影响以及战略投资者对城商行经营绩效的正向作用。

  (三)改变目前资本消耗型、粗放型的经营模式

  国内城商行超过90%的营业收入来自于信贷利差收入,这种盈利结构使信贷扩张成为当前城商行业务增长的主要模式,也造成当前城商行较为严重的“资本依赖”,城商行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信贷业务扩张——补充资本金——信贷业务再扩张——再次补充资本金……”的发展循环中。大力发展低资本消耗业务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商行的资本依赖及资本“饥渴症”的办法之一。包括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在内的低资本消耗业务应该成为国内城商行未来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相比于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城商行的零售贷款占比及中间业务占比均较低,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随着监管层对小微业务差异化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实,小微业务、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应成为未来城商行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Benston,G. Economics of Scal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1972(4) May:312-341.

  [2]陈一洪。城市商业银行社区化经营的理论与案例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2):25-31.

  [3]马运全,朱宝丽。城市商业银行资本补充途径考察和战略选择[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3):61-69.

  [4]吴庆田,李芳艳。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其效率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1):92-96.

  [5]解川波,产俊。商业银行资本金补充机制研究[J].南方金融,2011,(4):4-7.


 

作者: 刘慧川  来源: 《西部金融》2013年第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资本积极心理学研究
省份/行业固定效应与年份固定效应的交乘项固定效应
A股上市曙光未现城商行谋资本补充新路径
用SPSS线性回归实现中介效应分析
资本性支出?资本金?
中介和调节效应自助法检验,针对非正态截面数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