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董氏奇穴杂集(早期收集)

​门金穴:治腹泻、痛经、头疼,疗效奇快且好用。穴在第二三趾骨间,延缝隙往上推,直主推不动,两脚趾骨的结合处,与火主穴并列。

什么类型的腹泻均治,如上吐下泻特严重,加上肠门穴;尤其小女孩因贪凉造成的痛经,扎完十分钟,痛经可止;主治前额及偏头痛;

主治:肠炎、胃炎、腹部发胀及腹痛、盲肠炎。

说明:

门金穴位置在胃经之陷谷穴后骨前陷中;

本穴为治肠胃炎之特效要穴。不论何种腹泻,针之皆有特效;

本穴治太阳穴之偏头痛及鼻塞、经痛,亦极特效。

四花穴:

四花中外刺血,可治肺气肿 肺积水 肺结核 肺瘤

四花外:在其旁开1.5寸。急性肠炎 偏头疼 牙疼 面瘫。针深1至1.5寸,三棱针点刺出血,急性肠胃炎 肋膜疼 胸膜炎 哮喘 坐骨神经痛 肩臂疼 耳朵疼 慢性鼻炎 头疼 高血压,并对身体侧面的各种病变更有特效。

四花中外,除了扎消骨针时,四花中是下针,其它什么时候四花中外都是刺血,其效果远远高于针灸。四花外接近痰会丰隆,刺之可化痰。阳明主痰所生的病,且还主血所有的病,此穴即化痰又活血,痰瘀并治。四花中外刺血,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和各种久治不愈之病。属万能刺血点,越是棘手的病,无从下手的病效果越好

如不想在此刺手,当碰到无以下手的病人时,扎新老十针(心脑十针) 。

对神志焦踩,烦躁的人,还有简单方法,什么也不扎,就开四关,开四关的功效很强大。

治疗手指疼的穴位:五谷穴,还有外关。外关通五指。

腑肠穴:

一般不单独用针,常和四花下穴一起使用。治腹胀 胃疼 肠炎 浮肿及睡中咬牙。和四花下穴一起下针,紧贴胫骨下针,此两针为削骨针。可削骨之肿胀,如骨刺,尤其膝盖骨刺和足跟骨刺。肝门 肠门 四花下 腑肠穴一起称腑肠四穴,临床治肠胃病,尤其慢性结肠炎效果极好。

四花组穴:

四花上:处膝眼下三寸,紧贴胫骨。

四花中:在四花上直下4.5寸。

四花外:在四花中旁开1.5寸。

四花负:四花中直下2.5寸。

四花下:四花负直下2.5寸。

腑肠穴:四花下直上1.5寸。

方便取穴法:

腑肠穴:外膝眼到外踝尖共16寸,从外踝尖上沿胫骨线往上5寸。沿胫骨线,从外踝尖上3.5寸是四花下。治骨刺一定紧贴胫骨下针,以骨治骨,效果特别好。

万能刺血区:四花中外。

四花中外穴:

相当于小腿中点的位置。

灵骨穴 大白穴

温阳补气大穴,为董氏奇穴的万能针灸穴组。顺食指和拇指的掌骨往上推,有个交接缝,在交接缝的前面是灵骨穴。食指掌骨小头下一推有个窝,叫大白穴,和传统三间穴位置相附。

火腑海穴:具有䃼虚溫养之功,功同足三里,为长寿穴,可灸之。可提升免疫力,缓解疲劳,善治虚劳症。直刺1寸,十分钟后取针,再换隔姜灸。切一厘米厚,约两块一元硬币厚。买三年艾,提纯比例10或15:1的即可。轻轻白烟散得很快,火力绵厚,渗透力很强很柔且有后劲。此穴灸的效果要高于针的效果。(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须灸之。如身体虚弱的人应多灸关元穴、膏肓穴)

【火腑海穴位位置】手三里下五分外五分处,手肘橫紋下二寸五分處,橈骨與尺骨之間陷中。火山穴后两寸。

【火腑海穴主治】

1.温阳䃼虛袪疲

腰膝酸軟、頭暈眼花、贫血、疲勞過度、腰痛、坐骨神經痛、四肢無力

2.袪风宣肺平喘

咳嗽、气喘、哮喘,肺気不足,呼吸不畅、喘不得臥、感冒、鼻炎、流涕加配天地人三士,可提高疗效。

胳膊关节疼痛

胳膊不能上举,首选肾关穴,再加同侧的四花中。

不能侧伸和后伸,对应足千斤和足五斤,这还需用牵引针。一般先扎对侧治疗针再扎牵引针。先下疼得厉害的那侧的治疗针,如右肩疼得厉害则先下针下左边,再下右边治左肩膀。不能侧或后伸的,在肩膀处会有压痛点,找到压痛点,看此压痛点在哪个经络上,再下牵引针,一般选患侧经络的俞(输)穴作牵引针,输主体痛节痛。

胃经(脾胃)

上巨虚:

大肠下合穴,六腑有病首取下合穴。a.可治肠道问题。腑肠二针:上巨虚加天枢。腑肠四针;直刺1.5寸。b.治下肢痿痹。治痿独取阳明,上巨虚配合阳陵泉,再加悬钟。c.治胃和面瘫,配足三里,即治胃又治面瘫,为治面瘫特效穴组;

土水穴:

土对应脾胃,水对应肾,穴在肺经上对应筋,具备土金水三性。区域又在脾胃的诊断区。a.治胃炎,久年胃病。水又为寒,故针对脾胃虚寒类的病效果更好。b.土生金金生水。脾为生痰之源,土水穴顺气的作用好,又在肺经上,可治咳嗽气喘痰多。c.土水中穴又为鱼际穴,此穴是治哮喘的特效穴。

土水上穴在中穴上0.5分,土水下穴在中穴下0.5分。三针均贴骨进针,直刺5~8分。先扎中,再扎上,再扎下。

肝:

行间(董氏奇穴为火硬穴):

为荥穴,肝之子穴。趾蹼上0.5分。荥主热,治肝经实热。实则泻其子,泻肝火此穴行泻法。清肝热 泻肝火 平肝风 息肝实。a.治目疾,主要由肝火炽盛造成的眼疾。麦粒肿 青光眼 目炽肿痛 迎风流泪等。b.泌尿系统 妇科男科病,如阴痒阴痛闭经痛经月经不调等。尤其善长治热淋和带下病,治带下病可配阴陵泉 足三里 三阴交。c.治肝阳上亢引起的疾病,如头晕头痛高血压耳耷耳鸣目赤肿痛 咽喉肿痛等,针对这类疾病行间是首选主穴。d.其它,如膝盖疼痛尤其膝盖内侧疼痛、失眠、张口不灵(闭合性关节炎),急救,有强心作用,如中暑晕迷等,如针刺人中无效时,可以下次穴,临床验证它急救的效果比人中好。针3-5分。

太冲:腧穴 原穴。特别强大的穴,疗效极高。行间上一寸。不仅治经络循行,还可治脏腑病。a.妇科病:因绕阴器,尤其长治妇科病,为妇科病的特效穴,也是常用主穴。a.痛经。还巢加太冲,治痛经特效。在董氏奇穴被称为妇科圣穴是还巢。两个要交叉取穴,第一次一手扎妇科,另一手扎环巢;第二次再换过来扎。再扎双侧的太冲。这样治痛经的效果非常好。例假前一周开始扎,隔天扎一次,三次一个疗程。治子宫炎子宫瘤功同火硬穴;b.膝痛的特效穴,和风湿性关节炎(因是火主穴,火胜湿);c.头晕;d.喉痛;e.口眼歪斜;f.治肝脾不和;

直刺5-8分。

肝门:配木炎穴,治烦燥易怒,肝火旺。配上三黄治慢性肝炎。肝门配肠门,配肠腑穴,配四花下穴为肠腑四穴,治肠胃炎 慢性结肠炎 肠蠕动不良。

心门:离肘尖1.5寸。生命全息对应膝盖和尾椎骨周围,可治膝盖疼 膝盖骨刺 退化型关节炎 ,尤其治膝盖内侧疼效果非常好。治尾椎疼奇效穴,又治腹股沟疼痛。

心门和中白为腰二针,心门至脊椎上下疼,中白环腰周围一圈疼,二者联合治腰部任何的疼都非常好。

心门加火主穴(即太冲)治膝盖疼效果非常好。太冲本身可致膝盖疼。如右侧膝盖疼可扎左侧的心门穴,为治疗穴,再加右侧的火主穴(太冲),火主既是治疗针也是牵引针。心门十火主为膝二针,治膝盖疼,效果非常理想。

肠门:尺骨内侧,距豌豆骨上三寸。

肝门:肠门上三寸。

心门:离肘尖上1.5寸。

下三皇(天皇 肾关 地皇  人皇)

以脾为主取天皇地皇人皇。肾关 地皇人皇为补肾双补。

主要功效脾肾双补,即脾肾两虚的病症都可以下。天皇和肾关一起治胃酸过多,反胃(倒食症)的主穴。天皇和肾关一起也是区位特效证,即两针下去对两个部位有特效。如前头区:前额疼,眉棱骨疼 鼻骨疼。如肩周区:对肩周炎 肩膀部位有特效。

肾关(天皇副穴):大补肾气肾阳、填精补髓。别名肾关,有肾俞、关元之效。下三皇常连用,但是肾关也常单用。a.单用是个补肾大穴,重点是补肾阳。如治手发麻手疼手臂肩臂疼,肩臂不举尤其特效。动气针法,即一边捻针一边让他开始活动肩膀。b.肾关配复溜穴治各种眼疾特效穴组也是主穴组,尤其是眼球歪斜和飞蚊症极有效(先太阳穴放血,再扎这两穴效果更好)。c.肾关加太溪治多尿,夜尿有特效。肾阴阳双补,二者一起是补肾的特效穴。下三皇三针齐用。脾肾双补故可治尿糖高 尿酸高 肾功能衰竭,血液病 身体虚弱及久年病变,有很强的治疗作用。

健侧的肾关,加足千斤 足五斤,再加患侧的曲灵(握拳曲肘取穴,贴骨下针。用呼吸补泄法的泄法,这样泻完之后就金不克木)。这个方子非常经典,也非常好用。

地皇穴:人皇穴和它的功效一样,凡脾肾阳虚的病症都可以用下三皇。a.三皇穴并用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妇科类的病有特效。b.治神经衰弱亦佳,如失眠。治失眠配合耳尖耳背刺血,再配百会镇静,再加风市穴。

妇科病:

妇科  还巢:对妇人久年不孕有特效,也称送子观音穴。妇科圣穴(传统妇科圣穴为三阴交),所有的妇科疾病都可以扎这两穴。每次都是两穴同用,很少单独用。

主治:子宫痛 子宫瘤 月经不调 赤白带 输卵管不通 子宫不正 小便不通 阴门发冷 久年不孕 月经过多过少。

a.两穴交替使用。今天扎左妇科右还巢,明天换左右手;

b.治不孕症,加肾关 人皇 足三里。人皇距三阴交很近,有三阴交穴的作用;

c.治痛经经典方:妇科还巢,配门金(偏年轻女性因受寒或气血不足时用)或太冲(偏成年女性因肝郁气滞时用);

妇科穴:在大拇指节上。中间取穴,用两点三分法,即这一节取两点,分三等份,在D线,扎两针均贴骨进针。扎2-3分。偏向治子宫上疾病

还巢穴:无名指尺侧端,即近小指端,在侧面正中线上。扎针方法:必须紧贴指骨的下缘进针,进针三分。拇指食指卡住第二指节两端,中指向上托住第二指节,一个穴位分成两等份。扎3-5分(手上很少扎有这么深的)。偏向治卵巢上疾病。

心脏:

通山 通关 通天:

心三针;在胃经上,治胃病、四肢疼,因脾主四肢;脑贫血:阳明经多气多血。通天单用治膝盖疼,手指疼,腿风湿无力;本穴组治孕期呕吐特效;此穴组可调整全身血液循环,如全身疼痛,必须调整血液循环,伏兔为脉络之汇。

进针时不要两腿六穴全下,如左腿取山和关,右腿取关和天,一边取两个;

驷马穴:

治回乳 鼻炎。这两种用足四驷马更有效,因足驷马气血足。

指驷马加木穴:治手退皮 干和硬皮,脸黑斑 痘痘,特效,再严重的加尺泽 委中刺血;

足驷马配开四关,或配手上木穴治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

足驷马穴大腿的在胃经线上,驷马中穴在与风市穴平行;中驷马上三寸为驷马上穴;直刺1-1.5寸。

三士穴:

在两骨之间,但进针要紧贴桡骨进针。治咳咳哮喘鼻炎等肺经病,及肾亏部。如三皇穴,可调人体整体气机,配下三皇治肾亏效果更好。

便秘处方:

一:

老年痴呆,便秘一周。三其 手解 手三关 腕顺;

女孩:便秘二年。三其 腕顺  四花  门金;

82岁:便秘一周。揉左下腹,穴位:下三皇 门金 腕顺 三其 附加对侧手三火;

11岁:从小便秘,6-7天一次,便粗,堵马桶。推腹后扎三其 腕顺  手解 门金上下;

胃大部分切除后,呕吐 呃逆 不进食 便秘七天。三其 腕顺  四花  门金 重子重仙 土水土胃 通胃 手解;

男,81岁:便秘18天,灌肠 开塞露 蓖麻油等无效。下三皇 三其 门金上下 土水,后来又加上手解1,2;

女,45岁:便秘1周。三其 手解 灵骨大白 上下三黄皇 驷马  四花 指驷马 马金水 马快水 章门;

二:

    1.支沟+照海(天枢)

气血亏虚型便秘用照海(滋阴清热穴有涌泉和照海)

2.三其穴: 其门穴、其角穴、其正穴

用1寸或1.5寸针,皮寸进针斜刺30度,一字扎法针尖朝向手 往下扎,是泻实,如痔疮;一字扎法,针尖朝向手臂,为顺经络,是补虚;往三焦经方向皮下刺,调三焦,调亚健康,调妇科;

三:

通关通山配驷马、腑肠、三其穴。

感冒处方:

1.灵骨 大白 重子 重仙 木穴 三叉一二三;

2.木穴+叉三(提升身体免疫力,又治头面五官,提神醒脑),治感冒,特效;尤其打喷涕,流鼻涕特别严重的,应先打鼻涕去除再扎针。如鼻塞明显,可再加上迎香,可从迎香透扎到上迎香,马上鼻通气;

3.叉三+土水中(鱼际)+迎香,治感冒 咳咳 鼻塞 气喘 嗓子不适;

腹胀:

1、针曲陵、门金。

2、土水穴配灵骨,大白治腹胀很有效。

3、灵骨加大白加土水;背面穴;水晶;四花下;腑快。

4、腹胀二针:门金+灵骨。

5、腑肠穴配四花下穴、门金。

消化不良:

脾肿穴+通关(髌骨上缘正中止五寸)+通山(通关上二寸)

小腹胀:腕顺一、二

肝胆疾病:

(一)肝火旺:木穴;木炎

(二)肝炎:木炎;肝门;上曲刺;火包;火主

(三)肝肿大硬化:木炎;上曲刺;再针肝门,明黄;肝俞点刺,再针上三黄

(四)肝炎之肠炎:肠门;木斗;木留;三重

(五)肝弱:富顶

(六)口苦睡不着:木炎

(七)慢性黄疸:眼黄加三黄;火枝加火全加其黄

(八)急性黄疸:眼黄加肝门;火枝加火全加其黄

(九)面黄四肢浮肿:人宗

(十)胆病:木斗;木留

(十一)胆结石:木枝     

(十二)胆囊炎:火枝;火全

十六.脾胃疾病

(一)脾肿大:脾肿;上三黄;三重;木斗;木留;人宗

(二)反胃(倒食):天皇;肾关

(三)胃酸过多:天皇;肾关

(四)胃痛:浮、外间、肠门;火主;门金;花骨四;四花中、上、下、里

(五)胃下垂:脾肿加足三里加内关加中脘,并灸神阙、气海、关元

(六)胃炎,久年胃病:土水;门金

(七)肠胃:配通关、通山、四花穴。

呃 逆:

1、火星上下穴倒马:(打隔特效)中指一、二节正中。

2、水通 水金

小腹气胀:

1、其门 其正 其角 

2、水通 水金 

3、门金 

小腹胀:针腕顺一、二穴。(腕顺在小肠经上,下午1-3点正值小肠利水湿时,可配肾关,治脾虚引起的嗜睡。)

部分传统穴位位置:

支沟:腕横纹上三寸;

腹哀:脐上三寸旁开四寸;

中腕:脐上四寸;

滑肉门:脐上一寸旁开两寸;

水分:脐上一寸;

腹结:大横穴下1.3寸;

五枢:横平脐下三寸,髂前上棘内侧;

妇科疾病:

(一)妇科 还巢 木留

(一)  子宫痛:针妇科配还巢特效。

(二)   输卵管闭塞:针妇科穴配还巢、木妇特效。

(三)  子宫瘤:

1、  针妇科、还巢、姐妹三穴。

2、 重子至重仙直线上点刺,再针还巢。

3、外三关(外踝尖与膝盖后高骨连线上四分法取三穴)

陈年胃病:

1、灵骨 中白; 2、通心 通灵 通关 通山 通天 任取2穴(大腿前面正中,膝横纹上分别为1、3、5、7、9寸)配通肾(膝内侧缘) 通胃(膝内侧缘通肾上2寸);

(一)  胃病: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再针通关、通山特效。

(二)   呕吐:1、 总枢穴点刺特效。

2、  四花中点刺亦有效。3、 针水金、水通有效。

(三)   胃酸过多:1、 针天皇、肾关。2、  针通天、通胃。

(四)   急性胃痛:1、四花中点刺特效。2、针土水穴。

(五)翻胃:1、针天皇、肾关。2、总枢穴点刺出血。

(六)胃炎:针门金。

(七)食欲不振:针灵骨。

(八)十二指肠溃疡:四花中、外点刺特效。

急慢性胃肠炎:

1、四花中穴(四花上穴直下4.5寸)

2、大间 小间 侧间 中间 下间 

3、指五金 (手背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 

4、门金(当第二蹠骨与第三蹠骨连接部之直前凹陷中,陷谷穴下4分内庭倒马 

5、土兴二穴(掌面中指中央三分法取两穴)配灵骨 

6、治急慢性肠炎、腹泻:腑肠穴配四花下穴、门金、肠门。

治疗痛风痛(特效): 

手解穴,骨关木关,五虎,七虎,复原穴。

通肾通胃通背穴:

强肾利水针,现在脾虚夏天浮肿的人越来越多。本穴组治肾脏炎,全身浮肿,脸浮肿,四肢浮肿,手浮肿,脚背浮肿,极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氏针灸配穴处方系统 作者 胡文智 (下)
{转帖}董氏奇穴·第二篇◎治疗学-下集 - ◆ 医学资源 ◆ - 明医网中医交流论坛 勤求...
董氏奇穴·第二篇◎治疗学-下集1
胡光《针方要诀》参考资料之一
董氏奇穴之肝胆疾病常用穴//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
常见疾病董氏奇穴治疗处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