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品】汉字笔迹心理学研究述评

摘要: 对汉字笔迹的心理学研究作了概览与评价。本文简要回顾了笔迹心理的研究历史、概念和可行性,重点从笔迹与人格、临床、人才评测等方面介绍汉字笔迹心理的实证研究。虽然临床心理学对笔迹的兴趣显得更浓,成果更多,但在人员选拔、司法鉴定、教育评估等方面,笔迹心理似乎有更大的应用前景。但关于其效度有不同的证据。总之,汉字笔迹心理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关键词:汉字笔迹心理、笔迹分析引言: 书写是现代人记录和交流信息的普遍活动,笔迹是用笔书写留下的痕迹。

自从 1990 年梅纳斯夫人在布鲁塞尔创办了第一家国际汉字笔迹学科学研究所至今已 20 年时间,在这 20 年时间里大批的心理学家对笔迹心理学作出了很多的研究,有关汉字笔迹学研究的文章和书籍不断涌现。目前,全球有数以万计的大公司都把笔迹分析法用于各种经营管理之中。在欧洲的一些国家,笔迹学已被公认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并在大学里讲授。“笔迹是大脑的写作”,它是人们思想意识通过手指在纸上的真实反映,正像人的指纹能证实人的个性一样,人们书写出的各种笔迹也能表现他们独特的风格与个性。面对笔迹学在全世界掀起的如此热潮,我国汉字笔迹学的研究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对此研究报告如下。 1、 汉字笔迹心理的研究历史 在中国,很早就有人察悟到书写与个性之间的潜在关系。早在西汉,扬雄 就写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 “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乎?”唐代张怀瓘更肯定地说: ”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总之曰, ” 如其人而已。 至于笔迹一词,三国时魏国大书法家钟繇在《笔法》中已使用: ” “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1】书法家们大多有“人正则书正”“字如其人”“字能书写情绪“的看法。可见,我国自古就有了笔迹学的基础思想,认为笔迹是心、意、情、性综合的表现。笔迹分析在我国历史悠久,却未发展成为一门科学,直到 1964 年,我国才有了第一篇关于汉字笔迹的实证研究论文《中文笔迹和人格:一项探索性研究》,运用因素分析法分析钢笔笔迹变项中的各种变量,抽出共同因素再进一步探求这些因素和人格的相关。笔迹学在我国和西方国家相比较而言,起步甚晚,虽然这样,但是目前已取得一些显著的研究成果。通过实证的探索,笔迹是一种值得重视的人的活动产品,其中可能投射出具有临床意义的生理、心理的变化。 2、 笔迹心理学的概念及心理机制 汉字是人心灵的外化,是人化的自然,汉字结果复杂,仍然残留着形象的作用,书写者对汉字本身发生情感,汉字笔迹在形成过程中,潜意识必然有更多更浓的情感因素融入其中,汉字笔迹会更强烈的表现人的情感和审美心理。 笔迹是书写者利用书写工具在书面上留下的痕迹,是书写动作的特点反映。笔迹实际上是人的“脑迹“,是精神世界通过手指无意识的流露,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摸一样的人,也就没有两个笔迹一样的人。【2】而作为笔迹学,是研究不同人的书写习惯中表现出来的笔迹符号的形态特征及其反映出书写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行为个性特点的一门科学。通过笔迹了解书写者的个性特点和书写时的生理、心理状态作笔迹心理学。 谈起笔迹学,有些人常常把它和看相、算命混为一误,其实这完全两码事。笔迹是手迹,更是心迹,是心的流露。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有所谓投射法和作品分析法,通过让被试画树、画房子、画动物等了解其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笔迹心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迹学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并且经过中外笔迹学工作者大量的研究证明。首先,笔迹作为人们传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沟通的一种手段,像其他人体语言一样,是人体信息的 【4】一种载体,是大脑潜意识的自然流露。 其次,生理构造的差异,遗传因素的不同使得个体的笔迹千差万别。书写并不是人的本能行为,从开始练习到书写习惯的形成,需要书写系统,包括大脑、肩、大臂、小臂、肘、手腕、手指、指关节的高度配合。因而,两个人要写出完全相同的笔迹是不可能的。【4】 再次,笔迹还与人的社会环境、生活经历、年龄阶段、文化水平、精神面貌等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观念的不同,文字的书写也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如“秦人的婉涩,汉人 ”的雄迈,晋人的洒脱,唐人的森严,宗人的尚意等等。【4】 最后,笔迹心理在理论上,可以看作是投射测验的一种,它类似于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以及绘人测验,但又不同于这些测验。【4】 书写活动是一种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活动【5】,依赖于感受器、中枢、 。在书写过程中,需要复杂的视觉-动作-大脑的协效应器等生理构造【6】调,需 注意的介入、意志的调节,并受到情绪和情感的影响【7】。因而每个人的笔迹都具有个体的特色,都是与众不同的。笔迹的这种个体特色是由个体的生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整合作用形成的。笔迹将个体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动机等泄露出来,或者说是不自觉的流露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个性的发展、形成及其巩固的过程与其笔迹达到稳固的动力定型是同步的【8】。 正是由于个体笔迹特征的相对独特性和稳定性,才为笔迹分析提供了可行性。 3、汉字笔迹学的研究内容 3.1 汉字笔迹学的研究着眼点:汉字笔迹学主要从线条、结体、字阵、章法几个方面来研究心理特性的。笔迹学家认为柔性的书写主动触觉反映在笔迹上呈现较曲折的线条,刚性书写主动触觉反映在笔迹上呈现较平直的线条,由于书写主动触觉的轻与重和徐与疾不同,所形成的笔迹线态也各异,因而引起的心理感受也有差别。笔迹线条具有双重无意识性:即是无意识的表露,同时有可供观察的无意识记录。线条主要是从下笔的轻重、速度的快慢、线条的弹性、流畅与否来分析。【9】例:柔和线条,表明能够具有容忍和随和的心理行为;凝重线条,表明克制力强和含蓄的性格;柔和而流畅的线条,表明具有能屈能伸的性格特点;流畅、圆润的笔迹表露人的悠闲、轻松和柔顺的性格。 结体,又叫结构,是指单字整体在书写过程中的布置安排,包括线条长短、曲直粗细、偏旁部首的大小及各个笔画和偏旁部首的位置距离问题。笔画的压力反映书写人精神和肉体的能力;字迹的大小反映书写人的自我意识的强弱。例:棱角分明的字体暗示着好斗和好胜的品行;字体偏左或 【9】偏右都是心理不平衡的表现,左偏者偏于宽容忍让,右偏者进取心强。 字阵,是方块字的笔迹内容,是指众多单字在纸平面上有序排列而构成的,具有表达信息功能的笔迹特征。简单的讲就是字的排、布阵。一个人的字阵特点主要有四方面决定:社会对字阵的规范要求、书写所用的材料和工具、个人的笔画结构特点、个人的心理特点。从字的大小、倾斜、行间距以及字间距和字阵的内在一致性可看出人的心理。笔迹工整程度反映书写人为人处事的态度;书写速度与节奏反映书写人的气质类型:速度快者表示思维敏捷、直爽、动作迅速、反应快;连笔情况反映书写人的思维和动作的协调性。间断地书写,说明人的直觉跳跃;而连写体却显露出逻辑推理的连贯性;人们书写时的运笔方式如同讲话一样,也能显示出人的性格和特征。【9】 章法,也叫布局谋篇,又叫布白。它是按照美的规律和要求,根据实用的具体要求,将一幅书写作品的各部分文化优化组合成有机的完整篇章,使其具有整体艺术美的方法。中外笔迹学专家广泛深入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书写的章法中蕴含了极其吩咐而重要的心理信息。这些信息既有智商(IQ)的,也有情商EQ的;既有显意识的,又有潜意识;既有后天的,也有先天的。【9】 3.2 汉字笔迹学研究的主要原则: 对笔迹材料要求手写;笔迹工具应为钢笔或毛笔;字数 50--100 字;书写自然;严格要求原件;不能单个分析;首先确定其中的重要特征,根据其确定心理意义,往往不止反映一种心理意义;不能孤立地判断其特征而应该联系整体,即整体性原则。【10】 4、汉字笔迹学的应用研究 4.1 临床心理学对笔迹的研究 临床心理学对笔迹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多,而且其研究结果也是较多肯定的。一些研究分析了精神分裂症、神经症、同性恋以及心理压力与笔迹的关系。例如.Baig 等人发现病人的签名可作心理诊断参考。259 个随机抽取的住院记录测量其签名的大小并与精神病学诊断作比较,包括 100 个正常人,45 个精神分裂症患者,49 个抑郁症患者,15 个躁狂症患者,50个躯体心理障碍患者,统计分析表明:躁狂组的签名明显大于其他组;躯 【11】体心理障碍组的签名明显大于正常组。 4.2 笔迹与人格 台湾大学笔迹心理学系杨国枢、林碧峰于 1964 年完成例汉字笔迹第一篇实证论文《中文笔迹与人格:一项探索性研究》。该研究以男、女 150 人的钢笔字迹为对象,先用因素分析的方法从 21 种笔迹变量(如潦草程度、字力大小、笔画粗细、字高等)中提取出字体大小、字的潦草和字的境界三个因素。然后,与 MMPI、16PF、EPPS 三种人格测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字体大小、字的潦草和字的境界这三个因素与内外倾之间存在相关,这种相关又因被试性别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大学女生,字体大小和字的境界与内外倾成负相关,字的潦草与内外倾正相关;而大学男生只有字体大小可能与内外倾有负相关。该研究还表明字体大小、字的潦草、字的境界与神经质、焦虑、智力、攻击需要、条理需要、成就需要都存在一定相关。这种相关又常受性别因素的影响。 4.3 笔迹分析在人才测评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研究 McNeal 最早发表笔迹学与人才素质、市场的关系的文章。而后关于笔迹学是否应该纳入人才素质测评领域引发了众多人的研究【12】。20世纪早期,Downey 研究了笔迹的伪装,他曾让 12 个男 12 个女的被试在无线格的纸上写诗句,然后再重写以伪装笔迹。发现伪装笔迹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字母大小、斜度、线条质量、字母等形式上【13】。随后,临床心理学家 Quinan 曾研究过 100 个凶手、100 个伪造者、100 个非罪犯和 6 个屠夫的笔迹。发现凶手组的笔迹与其他组相比.速度更慢、更难看、更无规则;而屠夫在各方面类似凶手【14】。 汉字笔迹学目前也被引入人力源领域,1999 年,赵庆梅老师在国家人事部人才科学研究所首次将笔迹学应用于人才选拔的咨询服务上。笔迹学应用于司法领域,通过对比研究、认识书写人的书写习惯,通过书写习惯的个性特征认定书写人。教育领域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运用笔迹评价量表测得正常组和失能组具有明显差异。笔迹作为一种心理测试比个性问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中文笔迹专家按八卦划分把汉字分解为九个区域,井字法和米字法。刘兆钟据此创出书写疗法.划分出人体的相应的九个部位,哪个部位异常表示表示身体相应的部位发生了疾病,运用其可纠正书写者在身心上的各种偏差,且汉字书法能养性益寿。【15】 5、讨论 目前在我国的汉字笔迹心理学以经验性的研究处于主导性的地位且测量的效度较低,这是人们一直以来对笔迹学将信将疑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因此,笔迹心理学当前迫切需要的是一种好的研究方法。笔迹如同人的肢体语言一样,是人的内在心理的外在的表现,但是它只能反映人的一个面,在现实中有很多笔迹和能力不对等的事例,完全的笔迹决定论是不可取的。内化说认为.一切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活动形式而形成的,只是在以后才成为内部活动形式,是由物质生活、外部物质活动改造内部活动、意识活动的发展结果和派生物。【15】 4.1 笔迹投射测验是投射测验的一种,但是,它不完全等同于传统的投射测验。投射测验通过向受测者提供一些未经组织的刺激情境,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地表现他的反应,分析反应的结果,以推断其人格情况【16】。但是,笔迹投射测验并没有向被试呈现任何的刺激。这是因为笔迹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已经整合了个体的心理、生理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无须根据特定的刺激下的反应就能够体现个体的生理心理品质。 4.2 在对笔迹分析进行实证研究时,由于各个研究者对笔迹特征的操作定义不完全一致,同时纳入研究中的笔迹特征也各不相同,因而给实验结果的横向比较带来了困难。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建立统一的笔迹特征维度,对每个特征维度进行精确的操作定义。除此之外,研究数量较少,无法相互验证,涉及的领域不广也是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4.3 笔迹分析只有成为心理学的工具,才能发展成真正科学的、有效的测评工具。【4】社会上的笔迹学者由于缺乏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素养,往往凭借经验对笔迹的特征做出解释,给笔迹分析的理论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4.4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是采用 16PF、EPQ 等传统的人格测量工具为效标来进行相关研究,发现笔迹某个特征在某一效标维度上的差异,而没有建立用笔迹特征来预测的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的综合模型。这是笔迹分析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应该是今后的一个研究趋势。总之,笔迹分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由于中文字体自身在结构等方面的特点,比西方文字包含更多的信息,这就从侧面为中文笔迹分析的发展提供了先天性条件。 参考文献:【1】洪丕漠,历代书论著选,1987。【2】洪昌禹,笔迹神秘现象破译,花城出版社,1999、4.【3】刘兆钟,笔迹探秘,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童辉杰,西方笔迹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与评价,心理学动态,2001.9.【5】余晓春,“笔迹动力学”探析,湖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5.【6】刘晓星,试论笔迹心理形成的生理、心理原因,深圳大学学报,1995.12.【7】童晓辉,临床心理学关于笔迹的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35 。【8】张卿华、王文英,汉字笔迹与个性测评研究,心理科学,1998.21 。【9】郑日昌,笔迹心理学,辽海出版社,2002 。【10】吴喜娜,汉字手写轨迹及特征的自检效应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Baig M S et al Signature size in the psychiatric diagnosis. A significantconical sign Psychopathology 1984.17.【12】James U McNeal.Graphology:A new marketing researchtechnique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67。44:363—368【13】Downey J E.Handwriting disguis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17,14【14】Quinan C. an Handwriting of criminals: experimental study J.Archivesof Neurology and Psychiatry,1934,32【15】高敏,汉字笔迹心理学研究进展教育启示,校园心理,2009.4【 16 】 GreenoJ.G Collins A M & ResnickL B.Cognitionandlearning.in:D.C Berliner&.R.C Cal fee .Handbook of educationalpsychology.New York:Macmillan Library ReferenceUSAPrentice HallInternational1996.

【精品】汉字笔迹心理学研究述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笔迹心理学
笔迹分析技术在人才招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笔迹心理分析简介
笔迹线条特征的形成
笔迹心理学基本知识 20
笔迹 (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