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孩子要懂的心理学

ISBN : 978-7-5472-5944-3

作者 : 万莹

页数 : 243页

阅读时间 : 2021-09-01

推荐指数 : ★★★★☆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的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鲁迅

教育孩子要懂的心理学

扔东西代表孩子长大了,他开始了对世界的探索。

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具有某种力量,于是开始显示自己的力量,渴望得到大人的表扬。

这时候父母需要把贵重的东西保管好。

当孩子说出"不"时,就应该意识到孩子长大了。

这时候需要表扬孩子独立做事,及时引导,不要立即否决。

家长过度溺爱、管束可能会造成“人来疯”。

这时候需要多与人交往,减少对客人的新鲜感。

试着和孩子玩在一起,没有了戒备心之后慢慢针对性沟通解决。

儿童多动症又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一般在学龄前出现,男生多于女生。

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易激动,易冲动都是多动症表现。

正式孩子,不能轻视,有耐心教导。

对孩子要求适当,不要过多要求孩子。

骂人、说脏话是孩子体验语言力量的一种方式。

家长不应急于纠正,需要耐心指导,告知骂人的坏处和含义。

12岁以下的孩子需要用行为训练为主,不要用大道理的形式。

不能让孩子养成狡辩的习惯,孩子的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表现,和父母娇惯没有直接联系。

孩子总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孩子心理得不到理解和安抚,只能用哭闹来抗议,要多站到儿童的角度。

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在问题消失的时候,也随之慢慢消失了。

承认错误是一种勇气,承认自己的无知更需要勇气。

自慰一般不会使幼儿出问题,倒是父母反应激烈,导致孩子成年后性心理障碍。

安全感是一种人在社会活动中感到安心不害怕的感觉。

家长需要寻找机会多于孩子交流,主动分享孩子感兴趣的事情。

偶尔给孩子讲家族的故事,多留意孩子行为,对孩子尊重,要履行自己的承诺。

如果婴儿能够得到母亲更多的拥抱和抚摸,那么孩子长大后会遇事不惊、沉着冷静、善于调节自己。

每天至少应抱一次,每次临睡前再做一次背部或颈部按摩。

要用正确心态解答孩子问题,不要欺骗敷衍。

当人们十分想得到时,却得不到,这个愿望就会越强烈。

要尽快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扫除孩子的疑问。

一味的遵循“权威效应”对孩子成长是很不利的。

没有什么比失去热忱更可怕,一旦失去,就会老去。

要告诉孩子那些诱惑会让自己犯错,会伤害别人,甚至影响自己的人生。

心理疲惫表现为无精打采,对曾经爱好的事物也提不起兴趣。

只有自己先感觉到快乐,才能给别人快乐。

一个人一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8次拥抱才能维持,16次拥抱才能成长。

当一个人对某个事物多次努力但是都失败后,那他就会停止尝试。

对损伤的恐惧,对自然事物的恐惧,社交性恐惧。

需要循循渐进消除恐惧,先用轻微的刺激,然后逐渐加强。

儿童抑郁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持续心情不愉快、情绪抑郁为主的心理障碍或情感性障碍。

缄默症:沉默不语。

儿童孤独症:和小动物或玩具等说话。

怀疑癖:不能独立做决定。

强迫症:不断洗手的孩子。

给孩子一个宣泄的出口,听音乐、打篮球、倾诉等。

孩子生下来在这个世界第一件学会的事情就是哭。

个人空间定律:当两个个体之间挨得太近,那么个体之间就会产生拥挤等不舒适的感觉,

因为这两个个体之间打破了原来所占领的平衡,进而影响了正常活动。

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90%在品质意识和智力方面有杰出表现的人,

在自己童年或少年时期受到过亲人的积极暗示。

克服焦虑情绪的最佳运动是荡秋千。

在孩子情绪比较强烈时,不适宜进行运动的。

0-4岁孩子通常会我行我素,需要把孩子的情绪放到第一位。

这时候需要以身作则,不要轻易训斥。

当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们就会撒谎,根本不知道说谎的后果。

男性通常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对话,女生是为了表达自己当前的感受才说话。

父母不让孩子把话说完,一方面不利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

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陪陪孩子,就是与孩子进行精神交流的最好渠道。

可以尽量让孩子把所有的情感都表达出来。

孩子最爱”大惊小怪”,他喜欢看到大人对自己说的事情表现出吃惊的表情,因为这说明他很有本事。

幼儿的心理最容易受到各种印象的影响,甚至最轻微印象的影响。

说服一个人,利用巧妙的说辞,让对方不得不接受你的提议。

孩子犯了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

如果需要再次批评时,要注意换个角度,用不同话语提醒。

需要采取一些惩罚性措施,不能只说不做,否则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权威。

人间没有不凋谢的花,世上没有不曲折的路。

孩子一定要学会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

一个人必须正确认识自己,这是做人的一个起码要求。

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孩子主动调节自己的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

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千万不要偏袒,而是正确归因,让孩子认清事实,让他们为自己行为担起责任。

凡事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更不要埋怨别人,永远也不要盼望让别人来为你承担责任。

人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你总会有跌倒的时候,即使跌倒了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

挫折是指孩子为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在追求达到特定目标的活动中,

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

使他们的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

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一个人成长中唯一的限制就是自己心中的那个限制。

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要求,当孩子的意见和要求不妥当时,

立即加以纠正,并说明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的原因。

许多年轻人的失败,都应归咎于他们没有恒心。

绝不因受到任何阻挠而颓丧,只知道盯住目标,勇往直前。

聪明的人创造法度,而愚昧的人受法度制裁;

贤人改革礼制,而庸人受礼制的约束;

圣人创造规矩开创未来,常人遵从规矩重复历史。

没有赏识也就没有教育。

任何人都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信任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暗示是指用一种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能够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行动,或是接受一定的思想。

赞扬应当在孩子完成一个值得肯定和鼓励的行为时进行,而且要恰如其分。

笼统的赞美起不到引导孩子正确自我评估。

表扬不仅仅要看结果,更要看到过程。

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如果对他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有可能减少他对这项活动的兴趣。

当孩子犯错时,讲道理最好控制在3分钟以内,最长不要超过5分钟,以免孩子难以接受,产生厌烦抵触情绪。

批评之前首先说些亲切的关怀的话,可以制造友好沟通氛围,让对方平静下来进行交往对话。

小孩子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恶言。

孩子在成长期精神压抑,无人关心或经常挨打受骂,就会引起体液分泌紊乱,导致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有助于长高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发育障碍个子矮小。

家长不要忙于对他们加以评论或打断,这样会削弱他们聊天的兴趣。

与孩子聊天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表情。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溺爱却会遭到毁灭。

溺爱看起来最富有牺牲精神,但其实是世界上最懒惰的爱。

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即我们现实中的父母角色与理想中的父母角色的内化;

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子”也就是我们对自己童年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溺爱的心理是妈妈把这个“内在小孩”投射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她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小时候的自己,按照自己曾经幻想的爱来给孩子。

肥胖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心理疾病,因为大多数人肥胖都是由于心理和行为问题造成的。

都是为你好,就是最常用来掩饰妈妈内心需求的高尚托词之一。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一种爱的目的是为了分离,那就是母爱。

只有一个手表可以知道时间,拥有两块手表却无法确定时间。

慈母败子的错误之处在于让孩子自我意识无限扩张,严母毁子是在于让孩子自我意识无限萎缩。

让孩子意识到社会的不完美和人性的弱点是很有必要的。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辨别力,只要父母正确客观地给他讲解事件的本质,孩子是能够理解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你想从极度自卑变成死不要脸,建议你来看看这篇文章
三种类型的焦虑动机与人格形成
'懒'父母和“学习型”父母,差别到底有多大?答案:孩子见。
花季少女割腕背后,我看到了中国的“直升机”式父母:以最真的爱,行最深的伤害!
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从“心理资源”的角度再谈“共读共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