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商低、脾气爆的曾国藩,为何被称为第一完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人之典范,今之圣人,其一生是一部坚定的奋斗史,从年少时七次考举不中,到后期的权倾朝野,曾国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完成了人生的超越。

回顾他的一生,可以称得上是坎坷崎岖。曾国藩一生注重学习上的造诣,为达到自己的毕生所求,每日读书不倦,自始至终坚守勤能补拙,以其严格的勤奋改变了自己家族的命运。

曾国藩的一生办过很多大事,而且手段都非常高明。但其实曾国藩的智商并不是特别高。

关于曾国藩的智商问题,当时就有很多人议论。左宗棠就曾评论过曾国藩“欠才略”、“才太短”。他的学生李鸿章当他的面说他“儒缓”,意思是他做事太慢。

他为人傲慢、修养不好、脾气比较暴躁,曾经和别人发生过几次比较严重的冲突。曾国藩过后感到非常后悔,说自己这种举动太有辱斯文了。

所以30岁以前的曾国藩,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很平庸的人,和我们后来印象中人格完美无缺的圣人有非常大的差距。

就算这样,曾国藩还是被誉为“中国第一完人”,也是因为曾国藩学会了自我反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看待事物要有大局观,从全局看待问题,做事要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说话要注意分寸尺度,不然很容易得罪他人。

他在北京当官时见到了许多的大学者,很受感触。做官后,曾国藩也开始研究一些学问。

他自己也觉得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混下去,要脱胎换骨,学做圣人。曾国藩一开始是每天从写日记开始,将自己每天的大事小事,所作所为都记录了下来,尤其是将作为不符合圣人的事情摘录出来,以此来反省自己。

许多人都对曾国藩持有争议,那最大的争议在于曾国藩到底是不是一个真诚的人。有人认为曾国藩是一个正人君子,也有的人觉得他是一个虚伪的人,所做的这一切都只为了升官发财。

严格意义来说,曾国藩的生活水平确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只不过是降低了。曾国藩在穿衣方面不仅是朴素,而且是到了不修边幅的程度。

这一印象是得到了外国洋枪队首领戈登的证实的。为什么曾国藩穿衣不修边幅呢,完全因为当时在当地,曾国藩是最大的官员,没有上级可以觐见,所以他可以穿的随便些。

同时,曾国藩身上也有不廉洁的一面。曾国藩也四处宴请官员。同治十年,曾国藩去苏州检查工作,每天大部分的日程就是请客吃饭。到临走前还摆了两桌。在他的晚年,也在向在京的官员送冰敬、炭敬,多达几千两白银。

曾国藩有着几十年的从政、治军、为学、处事的阅历,积累了丰富 的心得和经验。

曾国藩有一句话,他说“尤不愿得清官之名”,就是说他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清官,这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他自己和官场的冲突,

有利于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为社会办一些大的事情。所以我认为曾国藩他是一个内清而外浊、内方而外圆的一个非典型的清官。

当然,一篇简单的文章并不能充分地让我们了解到曾国藩的一生。我们可以通过《曾国藩全集》来对曾国藩的传奇一生进行深入的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学做圣人”:发誓不靠升官发财--
曾国藩:真心完善自我的人,即使三十岁才开始也不晚
为何明朝人会如此评价海瑞:“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
李鸿章:1894年的官场生态一瞥
他是唐朝第1清官,穷的连皇帝都不忍直视,皇帝:求你了,贪点吧!
30岁还没有作为?不妨看看这些,曾国藩30岁时比你还平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