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状元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状元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北京大学金秋心理研究中心对近年来179名全国省级高考状元进行调研发现:父母学历为硕士以上的仅有5%,本科和大专学历的占36%,高中学历水平的占32%,初中以下学历的有27%。更有趣的是,高中、大学老师和教授家庭极少出状元,反倒是小学初中教师的子女更易金榜题名。

  北大金秋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徐威前往广州荔湾区一些中学,将该中心几年来对高考状元的研究成果传授给高三学生的家长。

  父母没经验不会教孩子

  北大金秋心理研究中心对179名状元的调查结果显示,状元们有两大共同点:学习能力强、家庭成长环境好。

  根据调查,孩子从出生到6岁这一阶段,几乎被所有的父母认定是天才;到了小学一年级,80%的父母仍认为孩子是天才;小学毕业时,有一半父母坚持自己的孩子是天才,而另一半父母认为孩子仅仅是聪明而已;等孩子读到高中一年级,仍抱天才观的父母少于10%;高三毕业生的父母中更只剩下3%-4%的人坚持不变。

  是什么让同年龄、同智商、甚至同学校同班级的孩子在成长中出现如此之大的差异?徐威认为,许多父母将责任推给了学校和社会,或者孩子自身。殊不知,正是父母本人的言传身教导致了这一切。哪怕在北京、上海这样的经济文化发达城市,都有超过97%的当代父母没有接受过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培训。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大和普遍的独生子女现象,使得大多数父母存在没时间没经验的问题。

  母亲一句话女儿记心里

  2002年北京市高考状元石小楠初中时还是个成绩平平的学生,父母均是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普通工人,讲不出多少道理,也没法给女儿创造捷径。但初二时的一次变故,使石小楠开了窍。

  因为首次实行面点师资格证制度,小楠母亲下了岗。为了重新上岗,这个瘦小的女人开始重新学习。小楠在一篇作文里写道:当她和父亲去母亲上课的地方接她回家时,看到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母亲还在奋力地扯面、和面。母亲那个被汗水湿透的瘦小背影,深深地烙在小楠心里。

  当母亲以全北京第一的成绩,通过面点师资格证的文化课与操作考试时,石小楠记住了一句话:要做就要做第一!

  徐威认为,虽然石小楠的母亲一句大道理都没讲,但她的行动给孩子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在家庭教育中,言传远远不如身教,学历和知识不会遗传,父母再会讲道理,孩子一样会烦会逆反。

  徐威强调:孩子做作业时,家长把电视声音关得再小也没用,这时要让孩子静下心读书的唯一办法,就是陪在一旁一同读书。

  家中书成山儿子成大器

  李响是辽宁省2002年文科状元,生长在一个小县城。他家境非常一般,但家里的藏书价值超过10万元,李响对地理知识感兴趣,父亲连解放前的古董地图都买回来给他摆弄。凭着不高的经济收入,夫妻俩竭力为李响创造一个温馨宁静的读书环境。自儿子懂事以来,两人就从没当着李响面吵过架,就算吵架也会趁儿子出门,甚至等晚上儿子睡了关起门写纸条吵。

  徐威提醒,许多父母以为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就行了,或者觉得家里穷,反正也给不了什么,索性随他去。这些都是错误的教育态度。

  对状元家庭的调查显示,179个状元家庭平均有效藏书量为2300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包括了文盲、半文盲和低学历家庭,且这些藏书均被阅读过一遍以上;而状元的父母平均每人每年阅读图书(不包含报纸杂志)43册。

  徐威认为,父母的阅读量直接体现了学习精神和学习态度,而父母的态度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态度。普通家庭和状元家庭在阅读量上的惊人差距,提醒广大父母在这一点上需要补课。

  读懂青春期孩子考第一

  外人很难相信,西藏高考文科状元次仁曾是个陷入早恋的学生。

  在转学西藏读书前,次仁在成都和一个同班女孩非常要好。转学后,父亲以为儿子会慢慢忘记,却发现他每天心情郁闷,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次仁的父亲把儿子叫到面前,坦率地问:既然你想念她,为什么不给她写信呢?次仁一听两眼放光,当晚就写了长达9页纸的信寄往成都。半个多月后,信封背面写着我们还小,原信退回寄了回来。看到次仁再次像被霜打了的茄子似的,聪明的父亲说道:你很有眼光,喜欢的是一个理智上进的女孩。不过你知道吗,中国最适合谈恋爱的地方是一个叫一塔湖图(北大在网络上的别名)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如果你有心,可以到那里去等她。这一番话,不仅挽救了次仁,更造就了一个状元。

  徐威认为,这个父亲的聪明之处正在于抓住了青春期孩子的兴奋点,并加以正面的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说不清楚为什么的糊涂期,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把心思放到学习上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位4个博士的母亲谈家庭教育
什么样的家庭出学霸?大数据结果显示,和大多数父母想的不一样
董卿首谈儿子: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母亲守大门送儿子进清华,734分清贫状元,势比人差就拿命拼
学霸都是怎样养成的?美国人用大数据颠覆我们的认知
68个高考状元给父母的10个忠告!家庭教育惊人相似,说的真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