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年读书:打造爆款产品的六个原则

《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

[美]乔纳·伯杰(Jonah Berger)著

刘生敏廖建桥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年1月第1版

242页,48.00元

文|周晓峰

春节前一部《啥是佩奇》的短片刷屏朋友圈,夹杂着一点土味和硬核风的鼓风机佩奇瞬间成为爆款。对于企业而言,值得思考的就是为什么口口相传比广告更吸引人?为什么网红店引来无数人追捧?一个产品到底要具备哪些因素才能获得疯狂传播?网络广告效果

这些问题或许可以在乔纳·伯杰的这本《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找到答案。

乔纳·伯杰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是活跃在营销界的顶级人物。他在全球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关于营销学的文章,另有诸多广受欢迎的文章登载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哈佛商业评论》等刊物上。

一般来说,高额的广告投放未必能带来产品的流行,产品或者思想的推广有着它的规律和原则。乔纳·伯杰总结了产品和思想之所以能够流行的STEPPS六大原则,即社交货币、诱因、情绪、公共性、实用原则、故事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产品和思想包含社交货币,容易被激活,能够诱发情绪,有公开性和实用价值,并且融入故事中。

如果你的产品具备了这六个特性,那么成为爆款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原则一 社交货币

社交货币是一种新形式的货币,来源于产品、思想对人身份的隐性提升。就像背香奈儿包或者开奔驰车一样,人们会以此作为评价对方的重要因素。人们都希望自己看起来更加灵巧、更加富有、更加时尚。所以在产品设计中,需要迎合人们向身边朋友炫耀身份的需要,构建他们渴望的形象。

作者提出,共享思想、观点和经验的意愿成为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能够流行的基础,甚至沉溺于社交网络的人们不能停止这种共享行为。所以如果产品和思想能使人们看起来更优秀、更潇洒、更爽朗,这些产品和思想自然会变成社交货币,被人们大肆讨论,达到畅销的效果。

同样,卓越非凡的事情能够引起人们更频繁的关注,这就是内在吸引力。神秘和争议是产生非凡吸引力的两大要素。不管是产品还是思想,一定要提炼出非凡的吸引力,才能让人们记住,才会激起人们的广泛讨论。

作者还提出了“让人们感觉像自己人”的观点。拥有内部身份也是一种社交货币,例如各种专属会员身份、粉丝身份。产品的稀缺性和专用性让人们感觉有归属感,故而激发了人们口口相传的欲望。

这也是小米饥饿营销的成功之处:制造供不应求的氛围,让用户有一种迫不及待想要拥有的感觉,从而让用户产生追逐的心理。当然饥饿营销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做成功的,饥饿营销最终要和粉丝结合在一起,需要提升用户归属感。

原则二 诱因

怎样能提醒公众想到我们的产品和思想呢?正如听到一首歌,突然想起初恋,这首歌就是“诱因”。我们需用一些刺激物瞬间激发人们的记忆,他们就能迅速回想到相关的产品和思想,并加以讨论和宣传。

为什么人们更加喜欢讨论某些特定的产品?有趣的产品并不一定比乏味的产品口碑传播时间更长。比如脑白金洗脑式的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这种无趣的产品传播让不少人感到厌烦,但却成功地被植入记忆中,带火了保健品、饮料的补脑概念。

作者提出,一个有效诱因的判断标准是激活的频率,也就是说刺激物有多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以米克劳公司的啤酒广告为例,最初的广告语是“节假日最适合喝米克劳啤酒”,但是节假日的频率太低,对顾客的刺激不够频繁。所以广告语最后调整成了“周末最适合喝米克劳啤酒”,因为“周末”是比“节日”频率更高的诱因。

我们会发现海底捞只会说自己是“好火锅”,而不会强调“四川”属性。海底捞之所以不喜欢强调自己的“身世”,就是因为大品牌如果以地区作为产品的诱因,引发联想的“频率”太低了,相当于在消费者心目中放弃了领先者的地位。再比如小罐茶虽然为人诟病,至少从营销上是成功的,摈弃了传统茶的产地、茶叶品质、采摘时间等因素,将“好”的标准与“大师”直接挂钩。

原则三 情绪

有感染力的内容经常能激发人们的即时情绪,这种情绪决定了我们会不会向朋友分享。

人们经常会使用朋友圈的共享链接作为获取信息的捷径。为什么有些内容成为最热门的链接,有些却石沉大海?两个理由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会共享信息,就是兴趣和实用性。此外还有一种敬畏的情绪驱动人们的共享行为,它包含着惊讶、出乎意料或神秘。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让人敬畏的文章转载率比一般的文章高出30%,这也解释了科学文章的点击率为什么能超过政治、时尚等新闻,原因就在于科学文章能够激发读者某种特殊情绪。

作者提出,商家不应喋喋不休地去宣传产品和相关内容,而应该更多想办法引起消费者的情感投入,关心消费者的感觉(一种潜在的、能够影响行为的情感)。同时,如果能合理利用消极情绪,也可以引发人们的口碑传播。

原则四 公共性

公共性就是,人具有从众性,模仿他人所作所为,要让让隐私的事情可视化

所以我们需要设计包装一些产品和原创思想,制造一种行为渗透力和影响力,让人们买了产品之后更有回味的感觉,以激活愉快的记忆和联想。

怎样设计产品让它们具备更多的公共可视性呢?制作有自我广告效应的产品非常必要,例如形状、声音以及其他区别的标志能让产品为自己做广告。

最初大部分播放器都使用黑色耳机,而苹果恰恰开发了白色耳机,这种可视化让苹果的使用者感受到了购买的愉快感。

原则五 实用价值

人们喜欢传递实用的信息、他人能用的信息。

这种行为是为了帮助他人。节省朋友的时间或者节省他们购物的费用,这些有用的信息促使人们共享。因此只要让产品具备某种实用价值,就足以带来传播效应。

在实用价值中,折扣与数量都是人们考虑的因素。折扣,是相对折扣,价格越贵,人们对价格越不敏感。信息包装的形式要简短,有效,让人一看就懂。

原则六 故事

除了信息,人们更愿意分享信息背后的故事,就像特洛伊木马一样经久流传。产品信息要隐藏在故事里,满足人们血液里的八卦天性。

相比于广告,人们很少会排斥故事。故事提供给人们一个心理学上的包装,更容易为大众所传颂,而不像广告推销那样让人厌烦。作者提出,要建立特洛伊木马这样的传奇故事,用来注入我们的产品和思想。当品牌或者产品与故事相结合,故事的最能焕发活力。

品牌专家李光斗在本书前言中同样指出,事件营销可以让广告新闻化,化解消费者的抵触情绪,从而让消费者易于接受。好的事件营销能够促使媒体的自发报道和消费者的主动参与传播,使产品像病毒一样迅速流行开来。就如张瑞敏在1985年用大锤砸冰箱一样,成功的事件营销使品牌的美誉度迅速流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分钟读完《疯传》
樊登说他的读书会就是照搬这本书的方法,读懂《疯传》读懂营销
疯传六原则:你的产品如何才能实现疯传?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疯传》读书笔记
口碑营销STEPPS法则
63疯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