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喝玩乐过一生,风流才子蔡澜告诉焦虑的年轻人的生活哲学

文/爱啃骨头的猫咪

作为《十三邀》的忠实观众,我从第一季看到第三季,没有落下一集。对于蔡澜的认识,也是从这里开始。

在许知远与蔡澜的对话中,我们能看到许知远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心系天下、忧国忧民,始终怀揣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情怀,当他在跟蔡澜先生谈论蔡澜父亲关于“读圣贤书所谓何事”这个问题时,他内心的焦虑,和迫切想要寻求一个内心已经笃定的答案的神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脸上。他不断的对蔡澜先生进行追问,“你是更喜欢活在哪个时间空间”、“你是如何从对世界对生活的焦虑走出来”像极了众多内心焦虑、拥有满腔热血想用一己之力改变这个社会的不公、黑暗的热血青年。他想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哪怕不能改变任何,但至少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以此唤醒沉睡的大众。

但蔡澜先生完全不同,面对许知远不停的追问关于情怀、焦虑、矛盾等急于寻求一个答案的迫切,他只是哈哈大笑,转移话题糊弄过去。他不止一遍地对许知远说“你想太多了”。在很多人看来,蔡澜先生跟许知远比起来像是从不会为这些事烦心痛苦,但蔡先生说,“人怎么可能没有痛苦?但我不讲出来。”

《十三邀》采访部分截图

对于许知远的焦虑,很多活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很有共鸣,当然,这里的共鸣不全是指忧国忧民、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与焦虑、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的那种无力感等这些大情怀。而是作为普通的年轻人,更多的是个人面对眼前的实实在在的生活的焦虑感,对工作、生活、爱情、友谊、赚钱、买房、自我怀疑等等各种各样的日常烦恼,一连串的问题围绕在身边,挥不走,赶不去。

怎么办?怎么才能让自己不焦虑?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快乐?

在《年轻人自救指南》一书中,蔡澜先生用犀利幽默的回答,真诚的分享自己的处世智慧,他的每一篇简短的文章中,都嵌入了自己的吃喝玩乐,在这最日常的生活中发掘生命的意义和真谛:今天活得比昨天高兴、快乐,明天又要比今天高兴、快乐,如此而已。

蔡澜其人

蔡澜的文章简短精炼,类似明代小品文,他与写武侠的金庸、写科幻的倪匡、写歌词的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他从19世纪80年代起写作美食专栏,担任《风味人间》、《舌尖上的中国》的总顾问;从影四十余年,在邵氏、嘉禾等公司任电影监制,与好友黄霑、倪匡合作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曾创下收视率纪录;他对书法、篆刻、绘画等样样精通,花鸟虫鱼、家长里短、人生感悟,蔡澜的写作不拘泥、不死板,笔触呈辐射状蔓延至世间万千,目前已出版作品超过200本。

蔡澜是一个活的很通透的人。1941年8月18日出生的他,14岁就开始四处旅行,14岁知道并尝试过性,与不同的女性玩乐各种不同的浪漫,经历过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看过很多起起落落,如今年近80,依然对世界充满好奇,玩电子科技,玩直播,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吃喝玩乐过一生”。

都说会吃的人会有更敏感的神经,作为美食家的蔡澜,他敏感洞察自己所处的世界,让他能看透事情的本质,但洒脱的性情,他看透却不执着。就如他自己所说:“这个不行,那就找下一个了。”他不愤世,不嫉俗,不是因为他没有正义感没激荡热血,而是因为他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正如金庸先生所说:“率真潇洒而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

蔡澜年轻时也抗争过,也失败过。年轻时候的他不想一直拍商业电影,某天他问邵逸夫先生:我们已经拍了40部赚钱的电影了,能不能拍一部不赚钱的电影?邵逸夫果断地拒绝了他。打那之后蔡澜就知道,拍一部王家卫的电影需要“死”很多人,需要踩很多人爬上去。而自己改变不了这个大环境,那就算了。于是,他就转头写文章去了,因为写作就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蔡澜的生活哲学

《年轻人自救指南》一书,是蔡澜先生的短篇小品文集,他用或幽默风趣或平实真切的小故事小感悟,讲述了一些能够让你真心接受、慢慢思考的大道理。你得自己细细咂摸,才能在那不疾不徐的话语中看透、想透其中的关巧,才会更加珍惜和享受自己的生活。

1.关于吃喝

蔡澜是美食家。他的很多文章中几乎都能看到美食,他也会去尝试开发美食。比如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给洪七公做的那道“二十四桥明月夜”,就让他真的做成了菜品。他曾说:“人生的意义就是吃吃喝喝”,他觉得吃喝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

蔡澜也是生活家。他知道怎么吃一碗汤面能吃出三种味道,他知道哪里的茶品味好哪里的酒最易入喉。蔡澜的养生口号是:抽烟喝酒不运动。听来令人啼笑皆非,但人生的道路上,总要尝试一些未曾尝过的东西,不必太过在乎那么多条条框框,道貌岸然循规蹈矩,或许保温杯泡枸杞的养生,真不如发自内心的快乐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索性,人不如任性一点,随性一点,率性一点。

2.关于玩乐

压力的死对头是好玩,什么东西把它变好玩了,压力自然就减少了。很多年轻人不信,认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你不去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蔡澜常说:做,机会是五十对五十;不做,等于零。

面对着桌子上的半杯水,悲观主义者会说这个杯子有一半都是空的,而乐观主义者却说,真好,这个杯子的水还剩下一半。蔡澜先生就属于后者。他在面对生活中众多不如意的事情时,会主动的选择积极乐观的一面,凡事都往好处想,会让我们黯淡的心情很快豁然开朗,从种种苦恼中自我解脱。蔡澜先生说,将那些烦恼痛苦都锁到保险箱中,再拿一条大锁链把它锁起来,一脚踢进海里。

《十三邀》采访部分截图

玩是天性。玩,不需要什么条件,看蚂蚁搬家,养条金鱼,种盆小花,都可以玩个够。保持自己的好奇心,从生活各处发现乐趣,就如香港电影中常说的那句话:做人嘛,开心最重要。

结语

蔡澜看似是在嬉笑怒骂中游戏人间,但实则他是真正的热爱生活的人。他会吃,会喝,会玩,会享受,他把自己的所有都投入到生活里,把日子过得丰富多彩,过得开心有趣。他去世界各地旅行,去找最好的食物,他一切的目标就是“好奇地把一生活完”。他常说人生就是吃吃喝喝,但也绝非表面的吃吃喝喝那么简单,所有的一切背后都是为了快乐,“我们跟整个宇宙相比,只是短短几十年,一刹那的事情,希望自己快乐一点。”这就是蔡澜生活的真谛。

在你心烦意乱时,不如拿出这本《年轻人自救指南》读一读,也让自己逃离现实的压力,逃离焦虑的挤压,能任意随性地释放自己。看看蔡澜先生这种很温暖,很市井,很朴实,很生活,很食人间烟火的作家,是如何好好吃,好好玩,好好生活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蔡澜的港式点心店来了,文艺的设计深得年轻人的喜欢!
小闲情 真品位
《年轻人自救指南》:蔡澜写给焦虑不安的年轻人,简单生活的智慧
蔡澜带你领略时间魅力,享受生活的吃喝玩乐
人生艰难,万千风味,皆有欢喜——跟随蔡澜,品人间至味
看了蔡澜,才明白人间值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