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化解“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期的难点

当前,“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已到了最后关键时期,各级法院迫切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强化“一把手”责任担当,优化“一盘棋”指挥架构,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攻坚克难,如期完成最高人民法院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地将党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  

在打赢这场“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重大战役中,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愈发地突出、叠加与交织。如何化解决战决胜关键期中的诸多难点,成为当前各级人民法院党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与使命担当。就笔者所在地区的情况研析来看,“基本解决执行难”依然面临诸多难点,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执行难,难在执行案件数量庞大。伴随诉讼案件不断增加,执行案件亦水涨船高般剧增。据统计,本地区执行案件数量每年约占全部案件数量的30%,但执行案件的增量占全部案件增量的比例却远远大于30%,甚至接近50%,加之实际执结率并没有实现逐年大幅上升的突破,导致旧存案件不断增加,而新收案件源源不断进入,在此情形下,就案件数量而言,执行工作犹如雨天背稻草,越走越沉重。  

执行难,难在执行案件耗时费力。执行工作中传统的登门临柜查人找物、调查勘验、财产保全,评估拍卖等,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其中,查人找物真难,找不到人就无法执行,相当数量的被执行人想方设法以转移隐匿财产、隐藏行踪等手段规避执行,甚至暴力抗拒执行。人民法院通过登门临柜的方式查找被执行人行踪和财产,不仅耗时费力、成本高昂,而且能够覆盖的地域范围和财产形式十分有限。  

执行难,难在基层组织配合意识不强。一段时期以来,基层组织弱化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等社会治理职责,对协助执行以种种理由推脱拒绝。同时,有负有法定协助执行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出于怕担责任,怕得罪人等原因,推诿、拖拉、不协助执行。少数部门人为设置障碍,甚至制定法外的内部规定,抵制执行权能的正常行使。在执行一些涉困、涉企、涉府、涉社会特殊群体的案件时,为了稳定问题,往往执行工作绕行,显得软弱。  

执行难,难在联合惩戒体系还未全覆盖。一些地区未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统筹协调联合惩戒工作,未就落实联动机制情况建立管理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一些协助执行单位未能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嵌入本单位管理、审批工作系统中,影响了失信惩戒的实际效果,查控下落不明失信被执行人的机制尚未普遍建立。  

执行难,难在执行队伍仍存不适应问题。执行规范化水平还不高,仍存在“一人包案”传统执行模式,存在少数干警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等。同时,由于执行案件数量大、增长快,加上“老赖”抗拒执行、逃避执行,执行干警持续节假日、超负荷连续作战,任务重、压力大、风险高,危及身心健康,部分干警产生畏难情绪。  

当前,“基本解决执行难”已处于最后关键时期,也到了推动长远解决执行难问题的窗口期。笔者认为,人民法院迫切需要抓住主要矛盾,瞄准主攻方向,强化“一把手”责任担当,优化“一盘棋”指挥架构,不忘初心,咬定目标,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攻坚克难,如期完成最高人民法院工作部署,坚定不移地将党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  

第一,在案件数量上,坚持控制增量与减少存量并重。注重执行案件源头管控,依法减少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的案件,强化立审执程序的结合与协调,确定以提升“自动履行率”和“实际执结率”为目标,以提高审判法官执行意识为重点,全面加强立审执衔接;严格公证债权文书审查,提升公证债权文书的可执行性,从源头上减少执行案件的增量;严格遏制终本案件,将过往终本案件数据录入系统,由专人进行跟踪管理;利用终本案件管理系统定期自动发起对被执行人财产的集约查询,将终本案件由以往的“档案式静态管理”转变为“系统化动态管理”,切实减少案件存量。  

第二,在执行手段上,坚持现代信息化手段与传统集中强制执行并重。信息化是人民法院的一场深刻自我变革,从“游击化”的查人找物到“信息化”的人财查控,将执行案件全部纳入网上办理,全程留痕、全程监管、流程节点全覆盖,将执行的主战场从“路上”扩展到“网上”。笔者所在法院自主研发的网络查控平台,立案即发起查控,目前该系统在全国首次实现“未来式”动态查控功能,通过系统对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进行实时监测、实时告知、实时控制。同时,在广大农村地域传统集中强制执行手段仍不可或缺,集中优势兵力开展集中强制执行,采取“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人员”的方式,提高错时执行、突击执行的频率。  

第三,在执行权运行机制上,坚持分权与集约并重。面对执行工作新态势,强力推进分权集约执行流程节点管理工作势在必行。笔者所在法院围绕科学界定执行节点、压缩执行期限,按照执行实施权分权集约实施流程,成立五室五中心。执行立案后系统自动统一发起查控,执行启动组集约制作送达执行通知书等材料;将诉前、诉中财产保全案件全部纳入保全中心统一实施,针对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由财产处置组开辟现场查勘、委托评估、网络拍卖、标的交付的快速处置绿色通道,提升财产变现效率,形成标准化的执行实施流程。专人负责终本审查,实时监测平台数据,严格终本案件审批把关,穷尽所有执行措施,严格流程节点把控,确保节点按期完成,形成标准化的执行终结程序审批流程。  

第四,在执行联动机制上,坚持利用联动单位与依靠群众力量并重。执行联动机制的核心是联动威慑和联动配合,在建立“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格局中,汇聚国家和社会的综合力量,在明确职能和权限分工基础之上,建立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努力以支持法院执行工作的制度模式,旨在通过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挤压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被执行人的社会生存空间,切实提高强制执行制度的生命力。针对县域农村地域广阔,群众居住分散,广泛全民动员,依靠群众,曝光“老赖”,举报悬赏,布下天罗地网,打响“人民战争”,“老赖”必将成为过街的老鼠。  

第五,在执行队伍建设上,坚持关怀厚爱与监督严管并重。破解执行难,队伍是关键,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实行“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加大考核问责力度,“刀刃向内”整治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等问题。定期为执行干警作“政治体检”,送政治关怀,旗帜鲜明为执行干警撑腰、为攻坚猛将加油,增强执行队伍的凝聚力和尊荣感。优化执行资源配置,按照1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法警+1名书记员模式,组建N个执行团队。针对执行行为监管难的特点,按照执行工作流程分段执行。结合执行工作特殊性,加强职业保障,真正落实干警体检、休假、疗养制度,保障干警休息权、休假权,为执行干警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落实“错时执行活动”补休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和保障干警身心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方新闻】北京二中院 信息化让执行工作“大变样”
样板法院执行工作的这些做法被最高法点名表扬!
欠债不还,执行局与村委会联动,太好了。
廉政短信正能量打造司法新品牌
 吴江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报告
【专题】全国法院执行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