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了才明白 浙江非遗缘何“四连冠”?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国务院近日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浙江以30项的入选数,位列各省份第一。继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遗项目以来,浙江连续4批国遗项目入选数量保持全国第一,实现国遗项目申报“四连冠”,总计入选217项。






  浙江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存量大,省政府已公布了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入选788项,其中101项有两个以上保护地,按保护地数量计算,共969项。这些省遗项目中,前三批已入选国家级名录的有187项,浙江省遗项目和国遗项目数量居全国首位。





  接下来,让小布为你介绍下新入选第四批国遗的部分项目~


乐清首饰龙



  首饰龙是龙灯的一种,产生于浙江乐清白象镇,已有400多年历史。由于乐清地处海滨,有信奉海神的民风,逐步形成了春节扎龙灯的习俗。


  龙灯开始较简单,谓之“平龙”,也称“龙船”,后来越做越精致,龙船上置亭台楼阁、流光溢彩,渐发展为现在的“首饰龙”。



泰顺木偶头雕刻



  木偶头雕刻与其他木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木偶戏演出的道具,要为演出服务,应尽量使操作者便于操纵,雕刻时就要随机化裁,不入窠臼。

  泰顺明清时期的木偶头造型艺术和雕刻技法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刀法娴熟,雕工精细而简练,开相文静秀美,脸谱描绘简洁朴素,粉彩工艺细致讲究;传承至今的泰顺木偶头雕刻正是基于传统工艺,吸取其精华而成的,技法古朴,人物造型俊美。



婺州窑陶瓷烧制技艺



  婺州窑传统烧制技艺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早在东汉及三国时期,婺州窑就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捏塑、贴粘、雕刻、镂空等技艺,在各种器物上展现人物、动物、亭楼等,逼真而生动。


  到了宋代出现了高浮雕,这时期以乳浊釉双龙梅瓶为代表的堆塑工艺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生动再现了当时人们的宗教、民俗、服饰、建筑、杂技艺术等生活形态,这在越窑等其他窑口中还没见到过。



三门祭冬



  三门祭冬是传承于浙江省三门县各乡镇聚族而居村落之中、在冬至节举行的隆重而庄严的拜冬祭祖民俗活动。三门县位于浙东中部三门湾畔,东濒东海。人们耕海牧渔,耕读传家,所以特别尊重自然和重视家族关系。



木版水印技艺



  木版水印是中国古代科技生产史上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勾描、刻版、水印等工序,对书画作品进行复制,被称为“艺术再创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工之乡”温州的这些民间手工艺简直绝了!不看绝对后悔!
泰顺概况
明天,泰顺大安有一场非遗盛宴等你来!
江南最被低估的小县城!山水美成秘境,县里人人都是隐藏的美食家!
浙江温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顺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邮资机戳1枚于2022年4月30日启用
温州·泰顺           浙南秘境藏着中国版“廊桥遗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