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昨天有个读者来信问我:”出了校园以后,工作越来越忙。突然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很少。那么,读什么书可以让我获得更多知识,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已经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这个时代普遍存在的问题: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嘛?那获取知识的目的又是什么了?

关于知识,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 ’。可是知识并没有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命运才算是好的。就好比说:我们读了很多书,掌握了很多知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所以,在读书之前,在想靠读书获得知识之前,我们是否应该先弄明白:知识是什么?

(1)知识是什么?

A: 如果把'知识’当成一个词语来解释,它的含义就是: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

它包括①人类的认识成果。主要来自社会实践。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按其获得方式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

②有关学术文化的:知识界|知识分子。

③相识;朋友:例如:朝廷大臣多有知识的

B:如果从哲学意义来解释:知识可以分为①陈述性知识?:即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包括三种不同水平:符号表征、概念、命题。

②程序性知识:即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可用来进行操作和实践。

很显然,我们多数人所认为的知识就分两种:世界是什么?我们做什么和怎么做?

(2)如何获得知识?

一言以概之:在书本中获得,在实践中获得。

对于书本中的知识,学的越多,领悟的越多,在社会实践中成长的就越更快,成才的可能性就愈大。

但另一方面:书本中的知识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真正被我们掌握。一个人掌握的书本知识如果不能用于实践,不能被社会认可,也就无法用知识改变命运。

要获得书本中的知识,'阅读’无疑是最好的最廉价快捷的方式。'阅读’可以让你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经历一千种人生。

当我们从'阅读’中获得大量理论知识后,这些知识并没有完全被我们掌握。它们就像货架上的货物一样,还只是摆设。它们只有放在生活中,被我们使用,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它们才真正被我们掌握。

(3)获得知识的目的是什么?

是否如题目中发问者一样:就是为了成为一个博学的人?换言之,就是为了成为一个掌握大量知识的人???

很显然,不是。

不论是靠读书学习来获得知识,还是靠社会实践掌握知识,最后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记住那些知识,而是为了让知识触发你的思考,在书中认识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这才是获得知识的最终目的。

学习文史知识目的在于“温故”,有文史修养的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代一个漫长的时间段里。学习科学知识目的在于“知新”,有科学知识的人可以预见将来,他生活在从现在到广阔无垠的未来……

总之,获得知识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这些知识触发了你的思考。

(4)读书的重要性及正确的读书方法??

A:读书的重要性

自从文字被创造出来以后,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便主要分为两种:从社会交往和生活经验中获取;通过读书获取。

然而每一个人的社会交往和生活经验又都是有限的(对于出身社会底层,阅历不丰富的人更是如此),这就决定了这种方式的局限性;

而通过书籍获取知识这种方式,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摆脱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通过读书你可以和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人物进行交流,可以继承全人类千万年积累的智慧,而不是被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

读书可以让人有效地摆脱生命长度,活动空间,社会出身和时代背景对其自身的限制性。

B: 读书的目的

读书分为谋生和谋心两种:谋生的读书是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为的是找个工作,这不是真正的读书;而谋心的读书是为了心灵的寄托。

如果你是为了谋生而读书,就和一个搞演讲的人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一样,你只需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做什么,然后便去读有关这些经验的书。

比如你想从事金融,你就看《金融学》;你想做律师,你就去看《法律学》……

如果你是谋心的读书,那就不要贪多,要多加思索,尊重自己所读的书。有耐心和意愿去弄懂它,谦虚地认可他,倾听它。

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

只为消遣而读书,读的书再多再好,读过就会忘,读后与读前同样贫乏。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我们排除做学问很实际的目的,读书就是我在吸取营养,把自己丰富起来。

我自己感觉,读书最愉快的是你突然发现“我也有这个思想”。书把你本来已经有的,却不知道的东西唤醒了。

c: 如何读书?

知识不是以读书的数量来计算的,读书破万卷的人很多。但真正的'用心读书的人’很少。能切读出来的知识渗进骨子里的人更少。

如果你感到哪本书实在是一本好书的话,那么就请隔一段时间重新读遍,而且每遍,都用不同颜色的彩笔画上线,在空白处记下阅读时的杂感。这是一种有益的读书方法。

简言之: 精其选 解其言 知其意 明其理。

总之,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成为一个博学的人。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而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读书,更要善读书
读过就忘?掌握这几点读书笔记方法,打造受用一生知识宝库
朋友,别让“伪读书”耽误了您
做一粒书本上的尘埃
为什么要考研? 因为人丑就要多读书!
让读书成为人生的良好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