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禹锡的一首经典名作,写出了世间最美的花,千年来无有出其右者

人们心中对花的美自有定论!桃花在《桃夭》中“宜室宜家”,芍药在《溱洧》中是定情之物,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之风。可以说,人们爱花,不仅仅爱花美丽娇艳的外表,更爱花独特的个性与内在,准确的说,在不同的花朵身上,人们可以寄予自己独特的志向和情怀。

所以,究竟哪一种花才是世间最美的花?估计很难有定论,就像“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样。可是,如果非要给自然界中的“花朵”分个高下,那么有一种花无疑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它就是牡丹花。牡丹花在历史上一直有“花王”之称,是很多国人都喜欢的一种名花,芳名永播。

在唐代,牡丹花更是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的宠儿,备受喜爱,成为世间最美的花朵。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咏牡丹的经典之作,刘禹锡的《赏牡丹》。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4句,却堪称写牡丹的压卷之作,千百年来无有出其右者。全诗如下: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在国人心中,“大唐盛世”一直都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而作为“国花”的牡丹毫无疑问,是与这种“盛唐气象”最相配的花朵。它大而艳丽,品种繁多,妖艳而不失端庄,气质雍容华贵,自古以来就成为富贵吉祥、繁荣幸福的象征。唐人对牡丹的爱与其说是爱它的美,不如说是以“牡丹之爱”为名来一场生命的狂欢,演绎大唐的风华绝代。

历史上歌咏牡丹的诗作非常多,例如元稹的《牡丹》“ 簇蕊风频坏,裁红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别一年春”,还有王维的《红牡丹》 “王维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等等。然而,唯有刘禹锡的这首《赏牡丹》最能体现牡丹的“神韵”和“风姿”:美丽高贵,端庄典雅,气质非凡。

作为一首咏物诗,刘禹锡此诗写得很是高明。首先,这首诗本来是《赏牡丹》,可落笔却不先说牡丹,而先对芍药和芙蕖进行评赏。首句“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用芍药的“妖无格”和芙蕖的“净少情”来反衬牡丹有格有情又兼妖艳之态。

芍药,历来被人们称为华中丞相。它在外形上虽然与牡丹较为想像,但牡丹为木本,花大枝粗,芍药为草本,娇小柔美,在气质上,芍药就自然显得“小气”一些了,也就是诗人说的“妖无格”:妖艳但格调不高。

那么,芙蕖与牡丹相比,逊色在哪里了?诗人说芙蕖“净少情”,意思是说:在诗文中,芙蕖总是以“清高洁净”的面目出现,她亭亭玉立于池面之中,令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缺乏人情味,不接地气。牡丹虽然端庄典雅,却有一种世俗的富贵气,令人可亲。

其次,在后二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中,作者用“国色”来比喻牡丹,便将牡丹的超群姿色表现了出来。在这二句中,作者从观者“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样一个富于联想的画面来烘托牡丹的魅力。这个手法就像写罗敷之美从观者之态穷形尽相而不从正面落笔,写海伦之美从引发战争这样一个结果来烘托一样,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首诗只有短短四句,却写了三种名花,其中深含了诗人丰富的审美思想。在诗中,作者为了突出牡丹的美,将另外两种名花:芍药和芙蕖拿来作比较。然而,作者并不是单纯地否定一个,肯定另一个,而是即赞美了其中两种花,又以此来突出牡丹的“独特魅力”。如此,效果反而更好。

此外,在所有吟咏牡丹的诗作中,刘禹锡的这首作品与牡丹的雍荣华贵和王者气质最为契合,可以说写出了牡丹的“魂”。作为王者,既要有俯瞰众生的气度,又要与众生心灵相通,具有世俗气。这些气质,是高冷的芙蕖无法做到的,也是芍药不能具备的。如此,这首诗才堪为咏牡丹的经典之作,后世无人能超越。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哪些描写洛阳牡丹的古诗词?
刘禹锡的一首牡丹诗,短短4句,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国色天香”
刘禹锡诗《赏牡丹》赏析
写花朵最精彩唐诗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下一句是什么?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是长安的牡丹还是洛阳的牡丹?
【转】牡丹诗画欣赏:唯有牡丹真国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