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人三十六计 识破小人伎俩 6

识破小人伎俩6

第24计 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五 唐纪三十一

   林甫又奏分遣御史即贬所赐皇甫惟明、韦坚兄弟等死。罗杀奭自青州如岭南,所过杀迁谪者,郡县惶骇。排马牒至宜春,李适之忧惧,仰药自杀。至江华,王琚仰药不死,闻希奭已至,即自缢。希奭又迂路过安陆,欲怖杀裴宽,宽向希奭叩头祈生,希奭不宿而过,乃得免。

   李林甫又上书请求派御史分别前往各被贬官员的贬所,赐流放的皇甫惟明、韦坚兄弟等自杀。罗杀奭从青州到岭南,所经过的地方,诛杀贬官,各郡县官民惊慌失措。驿马排列的形成到了宜春,在那里的李适之忧愁恐惧,喝毒药自杀了。到了江华,王琚喝了毒药没有死,听说罗杀奭已经到了,就上吊自杀了。罗杀奭又绕道路过安陆,打算吓得裴宽自杀,裴宽向罗杀奭磕头祈求饶命,罗杀奭不住宿就走了,裴宽才免掉了一死。

见第03计 借刀杀人的【案例背景、人物介绍】。

   李林甫并没有直接说杀李适之、王琚、裴宽,实际上就是奉命赐皇甫惟明、韦坚兄弟死,结果故意弄得鸡飞狗跳墙声势很大,其他被贬谪的人就开始心慌,两个自杀一个勉强苟活。这个事最高管理者知道了也还就不好说什么,因为使者就是路过那里而已,那些人自己胆小自杀的,完全可以说这几个自杀的人是心怀鬼胎闻风丧胆。
   “不到最后绝不轻言牺牲”,对于外界的动态传闻,要掌握,但不能过于敏感,过于敏管的话只能是被人家利用。

○第五套〖并战计〗
第25计 偷梁换柱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


《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七十 陈纪四

   齐琅邪王俨以和士开、穆提婆等专横奢纵,意甚不平。二人相谓曰:“琅邪王眼光奕奕,数步射人,向者暂对,不觉汗出;吾辈见天子奏事尚不然。”由是忌之,乃出俨居北宫,五日一朝,不得无时见太后。
   俨之除太保也,馀官悉解,犹带中丞及京畿。士开等以北城有武库,欲移俨于外,然后夺其兵权。治书侍御史王子宜,与俨所亲开府仪同三司高舍洛、中常侍刘辟强说俨曰:“殿下被疏,正由士开间构,何可出北宫入民间也!”俨谓侍中冯子琮曰:“士开罪重,儿欲杀之,何如?”子琮心欲废帝而立俨,因劝成之。
   俨令子宜表弹士开罪,请付禁推。子琮杂它文书奏之,齐主不审省而可之。俨诳领军库狄伏连曰:“奉敕,令领军收士开。”伏连以告子琮,且请覆奏,子琮曰:“琅邪受敕,何必更奏。”伏连信之,发京畿军士,伏于神虎门外,并戒门者不听士开入。秋,七月,庚午旦,士开依常早参,伏连执士开手曰:“今有一大好事。”王子宜授以一函,云:“有敕,令王向台。”因遣军士护送。俨遣都督冯永洛就台斩之。

   北齐琅邪王高俨因为和士开、穆提婆等人专横跋扈奢侈放纵,感到愤愤不平。和士开、穆提婆二人互相说:“琅邪王的目光奕奕有神,几步路以外就咄咄逼人,以往和他暂时打个照面,不知不觉地就出汗了;我们面见天子奏事时还不致这样。”因此对他忌恨,便将高俨调出住在北宫,五天上朝一次,不准他随时去见太后。
  高俨被授职太保时,其余的官职都被免掉,不过还带有中丞和京畿大都督的职衔。和士开等人因为北城有武器库,想把高俨调移到城外,然后夺取他总督京畿军队的兵权。治书侍御史王子宜,和高俨的亲信开府仪同三司高舍洛、中常侍刘辟强对高俨劝说道:“殿下所以被疏远,正由于和士开从中离间挑拨,您怎能离开北宫住到民间去!”高俨对侍中冯子琮说:“和士开罪孽深重,孩儿打算杀掉他,怎么样?”冯子琮心里想废掉后主另立高俨做皇帝,因此劝高俨这样做。
高俨令王子宜上表弹劾和士开的罪状,请求将他收禁并加以审问。冯子琮又夹杂了其他文书一同上奏,后主没有仔细审阅就批准同意。高俨欺骗领军库狄伏连说:“奉到皇上的命令,叫领军收禁和士开。”库狄伏连把这告诉了冯子琮,请他再次向皇上奏报,冯子琮说:“琅邪王已经接到皇上的敕令,何必再次奏报。”库狄伏连相信了,于是征调京畿的军士,埋伏在神虎门外,并告诫守门人不要让和士开进神虎门。秋季,七月,庚午(二十五日)早晨,和士开按常例到宫中早朝,库狄伏连上前握住他的手说:“今天有一件大好事。”王子宜递给和士开一封信,说:“皇上有敕令,叫你去到台省相见。”并派军士护送。高俨派都督冯永洛在台省中将和士开杀死。

见第14计 借尸还魂【案例背景、人物介绍】

   和士开是个小人,小人自然是要排挤君子的,和士开连皇族的王爷都排挤。琅邪王高俨为了杀掉和士开,和王子宜合作,把拘捕和士开的奏章和别的奏章混杂在一起,北齐后主本来就昏庸,没有细看就批准同意了,这样他就等于得到了皇帝的允许,这是偷梁换柱的小人手法,为了灭小人,不得已也用了小人的手法。
   作为管理者,要经常签字批准一些事情,当管理者拿起笔的时候,要仔细看看,是不是有人给你偷梁换柱了。
   引申一步,特别重要的事情,即使看到了上级的签字批准,最好也要再核实一下,免得有人偷梁换柱,假冒或者蒙蔽上级来欺骗你。


第26计 指桑骂槐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指着桑树哭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哭那个。


《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一十四 唐纪三十

   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视听,自专大权,明召诸谏官谓曰:“今明主在上,群臣将顺之不暇,乌用多言!诸君不见立仗马乎?食三品料,一鸣辄斥去,悔之何及!”

   李林甫想不叫唐玄宗了解到真实情况,好自己专权,就召集诸位谏官对他们说:“现在圣明的皇帝在上面,群臣顺着皇帝的安排做都忙不过来,不用多说什么了!大家看到仪仗马了吧?吃的是相当于三品高官薪俸的饲料,只要一鸣叫,就被赶走了,后悔都来不及!”

见第03计 借刀杀人的【案例背景、人物介绍】。

   小人就是小人啊,为了蒙蔽皇帝自己专权,用仪仗队中的马打比喻,告诉谏官们不要多说话,否则就要被撤职。
   作为管理者,当越来越听不到基层的声音,听不到反对的意见,那就要好好想一下了:究竟是自己做错了,还是有小人了?
   我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实事求是,该说了就说,这样才是正理。要是管理者,不要太严厉了,免得别人因为怕而不敢接近,还要尽量深入基层多听真实的声音;还要对提反对意见的人好一些,对这样的人过于严厉别人就不敢说真话了。尽量避免只听一个人的汇报和意见。


第27计 假痴不癫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五 唐纪三十一

   禄山在上前,应对敏给,杂以诙谐。上尝戏指其腹曰:“此胡腹中何所有,其大乃尔!”对曰:“更无馀物,正有赤心耳!”上悦。又尝命见太子,禄山不拜。左右趣之拜,禄山拱立曰:“臣胡人,不习朝仪,不知太子者何官?”上曰:“此储君也,朕千秋万岁后,代朕君汝者也。”禄山曰:“臣愚,向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储君。”不得已,然后拜。上以为信然,益爱之。上尝宴勤政楼,百官列坐楼下,独为禄山于御座东间设金鸡障,置榻使坐其前,仍命卷帘以示荣宠。命杨銛、杨锜、贵妃三姊皆与禄山叙兄弟。禄山得出入禁中,因请为贵妃儿。上与贵妃共坐,禄山先拜贵妃。上问何故,对曰:“胡人先母而后父。”上悦。

   安禄山在唐玄宗面前,回答问题非常机敏,中间还掺杂着诙谐。唐玄宗曾经开玩笑指着他的肚子说:“这个胡人的肚子里有什么东西,怎么这个大啊?”,安禄山回答说:“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只有一颗赤心!”,唐玄宗很高兴。曾经叫安禄山拜见太子,安禄山不行礼。左右的人催促他下拜,安禄山站着说:“我是胡人,不知道朝廷的礼仪,不知道太子是什么官?”,唐玄宗说:“这就是储君,我死后,他代替我领到你们”。安禄山说:“我很愚钝,过去只知道陛下您一个人,不知道还有储君呢”,做出不得已的样子,然后下拜。唐玄宗信以为真,更加喜爱他了。皇上曾经在勤政楼设宴,百官都坐在楼下,唯独为安禄山在御坐的东边设立一个金鸡帘子,安排了座位叫他坐在那里,还叫人卷起了帘子来表示对他的荣宠。唐玄宗叫杨銛、杨锜、杨贵妃三姐妹都与安禄山论兄弟。安禄山可以在后宫出入了,就势要求做杨贵妃的干儿子。唐玄宗与杨贵妃一起坐着,安禄山先拜杨贵妃。玄宗问为什么这样,安禄山回答:“我们胡人就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唐玄宗很高兴。

   安禄山(703年~757年)为营州杂胡(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本名阿荦山(一作轧荦山),即战斗的意思。安禄山少孤,后其母嫁给安姓,随继父姓安。安禄山性骁勇,能通解运用六蕃语言,曾任互市牙郎(即现在的翻译官),其后任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捉上将,升讨击使,但因与奚、契丹战败,罪大当诛,因此被送往京师。宰相张九龄洞悉安禄山以后必会造反,请唐玄宗斩之,唯玄宗惜其才,得不死。
   安禄山貌似忠诚,但生性狡诈,常献奇珍禽异兽给玄宗讨其欢心,亦善事帝的左右,左右多夸其能,并使人留驻京师探听朝廷动静;因之对玄宗应对颇为投机,遂得到玄宗、杨贵妃的喜爱。又加权相李林甫为巩固相位,杜绝出将入相的习惯,劝玄宗用寒微的蕃人为将;安禄山更得到玄宗的信任,赐爵东平郡王,后兼河东节度使(今山西),天宝元年(公元724年)升任平卢节度使(今河北),三载又兼范阳节度使(今北京)。安禄山是武将封王的第一人,也是胡人(亦可称蕃人)前所末有的。
   公元755年,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便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同年攻占了洛阳,次年正月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建元圣武,6月在潼关击溃唐军,直捣长安,使唐玄宗匆忙南逃。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安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史朝义杀害。这场持续了8年的叛变史称安史之乱,亦是唐朝由盛至衰的转折点。

   安禄山装傻充愣的本事确实比较高明,哄得唐玄宗十分开心,对他格外信任,从而放松乃至放弃了对他的警觉,结果就是这个安禄山,发动了安史之乱,连年的战乱导致唐朝人口减少了2/3之多,为祸极大。
   对于那些显得很憨厚,有时候说话很直的人,一般人都认为这样的人很实在,多数是这样,但也有少数如安禄山者,假痴不癫,通过这个方法迷惑别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内精外露的人,大家都很警惕,而对于憨厚直爽的人,大家往往不警觉,这就是人性的一个误区。对于任何人,都要保持一丝警觉,不要以貌取人,被相貌及语言所迷惑。

第28计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一十四 唐纪三十

   窣干尝负官债亡入奚中,为奚游弈所得,欲杀之;窣干绐曰:“我,唐之和亲使也。汝杀我,祸且及汝国。”游弈信之,送诣牙帐。窣干见奚王,长揖不拜,奚王虽怒,而畏唐,不敢杀,以客礼馆之,使百人随窣干入朝。窣干谓奚王曰:“王所遣人虽多,观其才皆不足以见天子。闻王有良将琐高者,何不使之入朝!”奚王即命琐高与牙下三百人随窣干入朝。窣干将至平卢,先使人谓军使裴休子曰:“奚使琐高与精锐俱来,声云入朝,实欲袭军城,宜谨为之备,先事图之。”休子乃具军容出迎,至馆,悉坑杀其从兵,执琐高送幽州。张守珪以窣干为有功,奏为果毅,累迁将军。后入奏事,上与语,悦之,赐名思明。


   窣干曾经欠公家的债,逃到了奚(少数民族)这里,被奚的游弈抓到了,要杀了他,窣干骗人家说:“我是唐朝的和亲使者。你杀我,你们的国家可要倒霉了”,游弈就相信了,送到了大王帐下。窣干见到了奚王,作揖而不下拜,奚王虽然很生气,但是怕唐朝,不敢杀他,按照客人的礼节招待他,派一百人跟着窣干到唐朝去商量和亲的事。窣干对奚王说:“你派的人虽然多,但看他们的才能都不配见唐朝的皇帝。听说你有个不错的大将叫琐高的,为什么不派他入朝呢?”奚王就命令琐高与帐下的三百人跟着窣干入朝。窣干快到平卢的时候,先叫人对掌管那里军队的裴休子说:“奚派琐高及精锐一起来,说是入朝,其实是想偷袭城池,最好小心防备,先发制人”裴休子就整好军队出来迎接,到了驿馆,把奚跟来的兵将全活埋了,逮捕了琐高送到了幽州。张守珪认为窣干有功劳,就请示封他为果毅,逐渐升到了将军。后来窣干入朝请示事情,皇帝和他说话,很欣赏他,就赐窣干名字,叫思明。

   史思明(703~761),营州宁夷州突厥族中的杂胡。本名干。与安禄山同乡相善。初为互市牙郎,亦以骁勇为幽州节度使张守所知,任为捉生将。天宝年间累立战功,官至平卢兵马使。曾到长安奏事,为玄宗赏识,赐名思明。十四载(755)随安禄山叛乱,经略河北。后任范阳(今北京)节度使。至德二载(757)安庆绪杀其父安禄山,并谋除思明。思明遂以所领河北13郡归唐,受封为归义王、范阳节度使。半年后复叛,并与安庆绪遥相呼应。乾元二年(759)三月,与安庆绪大败唐九节度使之军于邺郡(今河南安阳),随即杀庆绪,还范阳。四月,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上元二年(761)三月,为其长子史朝义及部将所杀。

   安史之乱的史思明,曾经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了自己,不惜骗人家,还拐骗人家派几百人跟着他去找和亲的“好处”,而史思明一旦到了“自己”的地盘上,就骗自己这一方的官兵把人家都杀了,从而“立功”升迁。
   骗子总是很多的,要加强识别,现在通信手段远远比古代发达了,有什么可疑的事情,先核对一下总是没有坏处的。
   无论什么情况,不见兔子不撒鹰,是一种不错的反骗方法。

第29计 树上开花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以为仪也。比喻将本求利。


《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一十四 唐纪三十

   吏部侍郎李林甫,柔佞多狡数,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侍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常称旨,上悦之。时武惠妃宠幸倾后宫,生寿王清,诸子莫得为比,太子浸疏薄。林甫乃因宦官言于惠妃,愿尽力保护寿王;惠妃德之,阴为内助,由是擢黄门侍郎。五月,戊子,以裴耀卿为侍中,张九龄为中书令,林甫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吏部侍郎李林甫,表面和顺而实质有很多狡猾的计策,和太监以及嫔妃的家里都很好,由此探知皇上的动静,没有不知道的情况。从这开始每次对答,都非常符合唐玄宗的想法,皇上很欣赏他。这时候武惠妃在后宫中最得宠幸,生了寿王李清,皇上别的儿子都比不上李清,太子就更加疏远了。李林甫就通过太监对武惠妃说,愿意尽力保护寿王;惠妃很感激他,暗地里帮助李林甫,于是就被提拔当了黄门侍郎。五月戍子,用裴耀卿任侍中,张九龄任中书令,李林甫任吏部尚书、和中书门下三品一样的待遇。

见第03计 借刀杀人的【案例背景、人物介绍】。

   李林甫投机钻营的本事可谓比较高明,收买皇帝身边的人打听皇帝的动向,从而顺着皇帝的意思说,得到了欣赏,再借助武惠妃的力量,升官到了很高的位置。
   管理者的所思所想,身边的人可以感受到一些,一些“有心人”可能善于打听这些情况,从而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所以管理者要注意自己的兴趣爱好所思所想,不能轻易被下面的人掌握,避免因此而被别人利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唐灾星安禄山:如何顺利成为皇帝的“宠儿”
唐玄宗宠爱叛逆安禄山的根本原因
被史书疯狂追评的“奸相”李林甫,真的如此吗?
安禄山相比王忠嗣,兵少地小,为何他造反,秘密在他的次要地位里
唐纪三十_第二百一十四卷
唐玄宗养“胡”为虎,“矮挫胖”安禄山为何能拥兵犯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