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宁:建设“道德银行”助力精神脱贫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公营子镇创建的“道德银行”脱贫模式,在扶贫启智上的诸多亮点值得借鉴。

“大家给评评理,凭啥我家分低,让乡亲们咋看我?”村民刘玉书闯进正在开会的村部,坐下就哭。在场的村干部都没说话,彼此明白咋回事——在“道德银行”的积分榜上,刘玉书家排名倒数第一。

刘玉书赖在村部给自己家求情,希望加些“感情分”。虽然做法让人哭笑不得,但也算情有可原。打分那天,刘玉书在家打苞米,院里苞米棒散落一地,院外的垃圾也没来得及清扫,一片狼藉被评比组逮个正着。再加上上个月,村里一处失火,她家恰好在外地参加婚礼,没参加救火。所以,综合评比的积分就落下了。

“感情分”虽然不能加,但南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董亚超笑着安慰刘玉书,“刘姐,消消气,打分是公平的,一个月一评。这次虽然少,但日子还长着哪,下次咱肯定能撵上来。”

镇领导去村民家宣传“道德银行”

希望的田野

村民在意的“道德银行”,并非真实银行,而是喀左县公营子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的创新举措。镇党委、镇政府对辖区内14个村和两个社区的村民在“思想进步、实用技能、律己守法、移风易俗、清洁卫生、创业致富、敬老爱亲、热心公益、政策明白、扶助感恩”10个方面进行评比,并把累计积分存入每家的“道德银行”账户,然后村民用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

在喀左县总工会主席高相成看来,“道德银行”的建立,离不开公营子镇整体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从最初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到后来‘道德银行’落地南山村,我们县总工会都是倾力相助,也见证了扶贫持续深化的整个过程。”

公营子镇南山村是喀左县总工会的脱贫包扶村。早在2015年12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后的半月间,喀左县总工会就选派工会干部董亚超,赴南山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后来,又在南山村成立了由三人组成的驻村工作队,由董亚超任队长。

从南山村的脱贫攻坚的路上一步步坚实走来,作为亲历者的董亚超感触颇深,“脱贫攻坚是一场整合社会资源的大作战,针对村民这个群体的特点,工作需要精心谋划。”

比如基层扶贫工作要跟上国家节奏,这就需要解读很多政策文件和扶贫信息。村民早已习惯了守土农耕的生活,对中央精神往往领会不到位,让很多好政策与自己擦肩而过。

董亚超介绍,县总工会根据上级扶贫开发局的文件内容,积极争取到扶贫资金,为南山村的13户危房贫困户实现了住房重建或改造。“村移民搬迁项目中,我们挨家挨户做政策解读和思想工作,在炕头上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讲的入理入心。”

通过采访了解,如今南山村移民搬迁项目已经完成一期项目。预期到今年夏天,再来南山村时,看见的就会是两室一厅的现代居室,门前绿草如茵,房后小河流水的景象;相比于住房改善的预期,出行难题已得到了彻底解决。由县总工会出资修建的一条总长5公里的村级巷路,让“每逢雨季,沙泥俱下”成为了过去。

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2015年底,喀左县委在南山村开展精准扶贫动员会,提出了旱烟种植和葫芦深加工两个项目。董亚超看好这个商机,立刻和村两委一同调整村里的农业结构,适时引进了这两个项目。如今,村里累计种植旱烟和葫芦近200亩,实现年纯收入近50万元。

打井、搞光伏发电、发展果树种植……脱贫攻坚工作逐项落实,让南山村的脱贫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顺,无形中,也为其后“道德银行”的建设积累了物质基础。

村民们查看积分兑换物品选项

精神求富足

如果给贫困户做一下简单分类,不难发现,除了老弱病残等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不具备脱贫条件的人,剩下的主要就是脱贫能力匮乏、脱贫志气不坚的人。

这种情况在喀左县公营子镇同样存在。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一些矛盾也相继浮现,尤其是道德滑坡和价值缺失导致的返贫问题尤为突出。为了彻底改变一些贫困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党政送小康”的懈怠心理,一年前,公营子镇在初步完成脱贫工作后,镇党委、镇政府开始把工作重心从改善村民物质生活,转向提升精神风貌。

“这几年赶上国家的好政策,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公营子镇党政百姓上下齐心协力,村民的腰包鼓了,我们想着也要让大家精神富起来。”镇党委书记于洋直言,打赢脱贫攻坚战,物质达标不算完,精神富足才是赢。

一项百姓精神文明提升工程的轮廓,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笔下勾勒出来,第一笔是“最美公营子人”评比。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何况榜样来自左邻右舍。村民还都清晰记得去年的夏天,47名“最美公营子人”披红挂彩,登台亮相。这其中有脱贫攻坚的、有孝老爱亲的、有爱岗敬业的、有诚信奉献的……媒体里的榜样离得远,身边的榜样看得真。每逢看到有自己村的人登台时,村民都会比着热烈鼓掌,仿佛要和领奖者一同分享这份光荣。

如果说“最美公营子人”评比是公营子镇精神文明提升工程的1.0版本,那么随着“道德银行”的融入,版本来到了2.0时代。

“一些贫困户习惯了传统的扶贫模式,觉得扶贫就是白给东西、白拿钱。”于洋感慨,被动地接受帮扶让部分贫困户逐渐产生了惰性思维,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催生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成为了“道德银行”的起因。

通过外地考察学习、专题会议研究之后,公营子镇委、镇政府决定创建“道德银行”。“一句话,‘道德银行’就是导入银行管理理念,构建以道德积分分享物质和精神成果,持续提升群众道德素质的扶贫、扶志新模式。”

公营子镇桥子村四组村民侯凤华是第一批受益者。8年前,她的丈夫惨遭车祸去世,留下一双年幼的儿女和年迈的公婆,家里没了顶梁柱,侯凤华又没有工作,贫困顷刻席卷而来,来不及悲伤,家庭的重担便压在她的肩头。

“幸好有扶贫工作队的支持,我在村里组织的农学班里学到了养牛技术,争取到了精准扶贫的养牛项目,还搞起了特色杂粮种植。”侯凤华在最灰暗的日子里,没有向命运低头,随着家庭走出贫困,她的励志故事也成为县里的一段佳话。

各村“道德银行”的积分大榜公布之后,侯凤华因为在脱贫攻坚中发扬榜样作用,积分高达500分,成为全镇“道德银行”的积分排名冠军。

村民用道德积分兑换日用品

善治路径

刘玉书和侯凤华邻村而居,一个夺冠,一个垫底,刘玉书的脸当然挂不住了。

别看刘玉书只有60多分,但也能兑换一些日用品。在今年3月1日南山村“道德银行”积分兑换仪式现场,各类生活用品摆的像小山一样。吃的米、面、油、盐、酱、醋……用的牙膏、脸盆、手纸、洗衣粉……一应俱全。1分换袋盐,2分换袋味精,3分换盒牙膏,25分换袋面,40分换桶油……本来刘玉书也想换些东西,但思来想去,啥都没换,她说要把分留着,攒多了才有面子换。

显然,“道德银行”的建立与深入,不仅让村民获利,更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自觉的道德遵守。

一组来自公营子镇派出所的数据显示:镇里开展“道德银行”以来,辖区“民转刑”案件零发案,刑事、治安案件与往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31.5%和28.9%。这些数据反映在村民生活里,则更加直观:村里打麻将、赌博、扯闲话的人少了,勤劳致富学技术的多了;搞封建迷信不孝敬老人的少了,敬老扶幼乐于助人的多了……

“过去,都比谁家致富,现在都比谁家的积分多。村民明白了一个理儿,自己家‘道德银行’积分上不去,让人瞧不起。”看到设计初衷初见成效,于洋坦言,如何吸纳资金保证其长久运作,成为公营子镇扶贫工作者的又一难题。

好在这个扶贫扶志的创新之举,吸引到了社会各方面的支援。“落地南山村时,县总工会倾力相助,尤其在资金方面,为‘道德银行’项目启动奠定基础。”于洋介绍说,镇党委、镇政府通过整合包扶单位资金、社会捐助资金、村集体经济收入、镇财政支持资金等,包括工会等各级社会组织的扶贫资金,共同充实到“道德银行”里。

各路扶贫资金为“道德银行”的运行注入了启动资金。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道德银行”在公营子镇赢得了村民们的口碑,相应的,当道德转化为一种信用资源,竟引得市场的关注。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喀左县公营子支行的办公人员,主动找到镇政府,开门见山表明了来意:想和“道德银行”合作,共同完善村民信用信息,为乡村振兴、为脱贫攻坚出把力。

原来,银行放贷需要对贷款人重重审核,这个过程既繁琐,又在扶贫工作中显得不近人情。有“道德银行”的数据支持,积分高的村民在银行眼中就可以视为优质客户,邮政银行不仅可以为这些村民提供贷款,还可以在额度和抵押利息等方面放宽条件。

虽然“道德银行”的此银行非彼银行,但与真正的实体银行相融之后,积分不仅当钱花,还可以抵信用。这也让公营子镇党委、镇政府深受启发,表示要把兑换的内容拓展到药品、农机具等方面,并在就学、就业、就医、参军、公务员录入等多个领域,都将给予政策支持。

“道德银行”通过对群体心理的精准分析,从契合实际利益的切口入手,汇聚扶贫各方甚至商业企业,从扶贫引导扶志,由物质到精神,借鉴金融模式,无疑在发挥多元化治理主体,形成多元合作共治互动的善治格局的理念中,找到了一条具有建设意义的可行路径。(编辑:高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帮助他人也是成就自己 玩车教授深入山村扶贫
大路朝阳奔小康
揭秘中国9大土豪村:比城市更霸气
建设银行“爱心超市”在武强县挂牌设立
黄镇山:振兴乡村立新风
百县千村行 | 南江小田村有个“道德银行” 村民挣积分当钱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