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鑫|敦煌莫高窟第254窟《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壁画

敦煌莫高窟北魏开凿的第254窟中有一幅《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壁画,描绘的是释迦摩尼佛前世的事迹,这种画题被称作佛本生故事。它讲述了一位名叫萨埵那的王子,如何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一群饥饿的老虎,以慈悲奉献的行动积累了后世成佛的因缘。这个故事流传广泛,还存有梵语版本。在多部佛经中,这个故事虽然彼此细节有所区别,但萨埵那义无反顾的慈悲精神和对佛法的诚挚追求作为舍身饲虎故事的核心,令人印象深刻。萨埵那在第一次以身饲虎的时候,由于慈悲之力的震撼和老虎自身的虚弱,老虎竟然无法下嘴去咬,然后萨埵那以竹枝刺颈出血,从高处跳下,仆倒在老虎前,让老虎先舔他的血得以恢复力气之后再来吃他。

这幅壁画从经文中选取了发愿救虎,刺颈跳崖,虎食萨埵,亲人悲悼,起塔供养五个情节,对故事进行了完整的表现。画师将三处情节安排在画面上方,两处在下方,并利用人物的体态来加以间隔与联系。尽管观众站在这幅壁画前的第一印象是繁密复杂:不到三平米的画面中绘有二十个人物,若干只动物,大片的山峦和一座高耸的白塔,人物尺寸差别不大,各情节之间没有明显的空间层次,也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是,只要熟悉了舍身饲虎的故事内容,便不难将几个关键场面分辨出来,由此将整个故事勾连起来。

当观众顺序看过画师精心选取的五个场景,不难意识到,这幅壁画的创作者,一直在用姿势及色彩等造型语言,引导着观众重新对这个著名的佛教故事进行深入体会。这种视觉上的方向感和运动性,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可被归为“势”的范畴,它超越单个具体的物象,代表了一种带有趋向性力量的运行与转化,使有限的画面蕴含着可被感受到的力量与生机。

通观整幅画面,我们会注意到画师早已埋伏下的两条基准线:垂直方向上,发愿的萨埵王子的长袍,形成向下的视觉趋势,指向吃奶的小虎,它昂首挺胸的姿态表达了重获生机的喜悦,而小虎脚下就是献出生命的萨埵。舍身伏地的萨埵就如牢固的基石,将小虎的生命托起,小虎的尾巴在萨埵的胸口轻拂,两条生命间似乎有一种默契与沟通。都是视觉的实现,把发愿,舍身奉献与重获新生联系在一起,产生了生死相托的意向性,水平方向上,右边舍身刺颈的萨埵,与左边象征成佛的白塔的塔基,连成一条直线,将萨埵的舍身与未来的成佛贯穿了起来,两条基准线,一纵一横,从献身到新生,从舍身到成佛,因果关联,既具有佛教的义理,又建立了画面的内在视觉框架。“势”的运行和丰富的细节在这一框架内变得井然有序,意味深长。

    处于各个时空片段中的人物在“势”的作用下彼此关联,共同构成了对萨埵慈悲精神的完美演绎——对天发愿的坚定,刺颈跳崖的决绝,拯救生命的担当,以及亲人经历无尽悲痛后的纪念赞颂,这一切通过复杂,精确的构图和造型处理,每个局部既是其自身,又是整体运行力量的一部分,饱含象征性与精神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看懂敦煌壁画,从古代画师角度来观察是个好办法|纸言片语
敦煌壁画故事
T116M. 敦煌壁画(第一组) (小型张)
敦煌莫高窟壁画赏析:舍身饲虎图
美轮美奂——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南壁壁画——舍身饲虎
西行杂记之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