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06章 鱼的吃口和调钓的关系(下)

四、钓法选择——调钓的前提

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钓法是台钓和传统钓。相比较之下,台钓的理论体系更为完善,在竞技和黑坑作钓当中普及度较高;传统钓法种类繁多,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自然水域作钓,以死铅和跑铅钓法为代表的传统钓,有着非常庞大的用户群体。

讨论吃口和调漂的关系,如果单纯以台钓或者传统钓作为研究对象,得出来的结论都将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为了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结论,必须将两者同时考虑在内。在这其中,什么时候选择什么钓法,是调钓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首先确定钓法,然后才可以讨论漂相的问题。

钓法的选择,遵循的是适用性原则。不同的钓法,不分优劣,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我们讨论台钓和传统钓,并不是要在两种钓法孰优孰劣的问题上分个高下,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水情、鱼情,选择到最合适的钓法。在回答不同吃口的鱼种究竟应该选用何种钓法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不同钓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1台钓的适用范围

台钓是台湾钓法的简称,也有人称之为悬坠钓法或者高低钩钓法,它确切定义应该是:静水悬坠鲫鱼钓法。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台钓法,既有先进的一面,又有容易受限的地方。

首先,台钓适用于静水作钓,如果是在水流较大的江河或者是风浪较大的湖泊水库,台钓的效果就有可能大打折扣。其次,台钓的铅坠是悬浮在水中的,为了实现悬坠的目的,必须要通过增减铅皮的方法让铅坠、钩饵与浮漂之间实现力量的平衡。因为铅坠悬浮,在坡度较大,水底凹凸不平的水域作钓,要让浮漂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钓目,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第三,台钓是以鲫鱼为主要对象鱼种研究出来的钓法,针对的吃口为吸,如果作钓其他非吸口的鱼种,其适用性也有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根据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台钓法是针对封闭水体研发出来的,以吸口(包括吞口)鱼种为主要作钓对象,以底钓为主,兼钓半水定层和行程的一种功能比较强大的钓法。同时,台钓法受到的限制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水流急、小鱼闹窝严重、水底不平等情况之下,作钓效率就会略显不足。

2、传统钓的适用范围

传统钓中最具代表性,使用频率最高的当属死坠和跑铅钓法。和台钓法相比,死坠和跑铅钓法,调钓方法简单,容易上手,因而深受新手喜欢。除此以外,传统钓还有台钓无法比拟的其他优点。

首先是传统钓重铅的穿层、避小鱼、抗水流效果要远胜于台钓法;第二是传统钓属钝钓法,子线躺底,对滑口的底层鱼,吃食谨慎的大形体鱼,尤其是以吞口、刮食为主的鱼种具有很大的杀伤力;第三是在复杂的地形和水流条件下,通过增减浮漂,可以实现有漂钓法和无漂钓法之间的快速转换,降低了台钓法因需要频繁找底而对作钓造成的影响。

当然,传统钓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对于吸口为主的鱼种或者吃口较轻的鱼种作钓效果不慎理想,另外就是在淤泥底或者塘底条件比较复杂的水体当中容易出现钩饵陷入淤泥、挂底等现象。

3、其他钓法

除了台钓和传统钓,近几年开始流行的路亚钓法,手竿活饵拖钓法,筏钓法等,都是因应不同的鱼种、鱼情和水情发展起来的新钓法。这些钓法目前的受众有限,而且和调漂的关系不大,所以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

4、鱼的吃口和钓法选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台钓也好、传统钓也罢,在调钓的时候多少都会受到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进而影响到我们的作钓精度。调钓的方法千万种,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让钩饵在水下呈现出最方便鱼咬钩的状态,同时浮漂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吃口的信号!根据鱼吃口的不同,我们在作钓的时候,一般会采用以下的钓法:(见表15)

15:鱼的吃口和钓法选择(手竿)

五、 鱼的吃口和漂相的关系

不同的调钓方法,浮漂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不同的吃口,漂相会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以几种常见淡水鱼种为例,为大家深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1白鲫和吸口——最是那一顿的温柔

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钓友喜欢钓鲫鱼,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很享受浮漂下顿的那种美妙感觉,而顿口的出现,和鲫鱼的就饵方式密切相关。前面已经提到,鲫鱼的就饵方式是吸,也就是嘴不动饵动,当吸的动作发挥作用,钩饵在水流的带动下产生小幅度位移,从而带动线组和浮漂下行,这就是顿口出现的原因。

吸口的特点,决定了这种就饵方式,鱼吸饵的力量和浮漂的行程都不会太大,表现在浮漂上面,也就是1-2目的下顿,至于黑漂或者大顶漂,是鱼已经将钩饵吞到口咽腔里,扭头走或者抬头上浮时才会出现的漂相。在鱼活性不足,或者作钓的是小个体鲫鱼的时候,浮漂的下顿表现更为柔弱,有的时候,浮漂1/3目的轻微点动,钩饵就已经被吸到嘴里边了。

吸口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在作钓鲫鱼的时候,无论是线组,调钓方法还是饵料的状态,都要比作钓其他鱼种时更为精细,在技术层面上对钓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尺寸较小、比重较轻的饵球才能让鲫鱼吸动。

2) 吃铅量小,漂尾细,漂身纤细的浮漂更利于浮漂动作的出现。

3) 由于鲫鱼的体型和嘴裂较小,细线细钩是必然要求。

综合以上1-3点,我们在垂钓鲫鱼时,不管用的是搓饵还是拉饵,调目一般都控制在空钩调平水到5-6目之间,如果是在竞技比赛当中作钓小个体的鲫鱼,甚至会用到慢下沉,也就是调负目的方法。除非是在腐殖质底(淤泥底)底钓,或者采用的是半水定层钓法,否则空钩调7目以上的方法在实战当中都很少用到,因为如果调目过高,由于钩饵的比重较轻,一场垂钓下来没有找到底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选择吃铅量大、漂尾较粗的浮漂时尤甚。

下顿,是吸口动作在漂相上的典型表现,但是,它并不是作钓鲫鱼时的唯一漂相。在实战当中,特别是采用行程钓法的时候,浮漂在下降过程当中的停顿、加速、上顶动作,也是鲫鱼的典型漂相。在底钓的时候,浮漂上顶然后下顿,出现的频率甚至比直接下顿更高。

浮漂的上顶然后下顿,可以理解为鲫鱼的吸饵动作被分解成了两部分——先吸到嘴边,然后吞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漂相,不外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鲫鱼在就饵时先将口咽腔内的水排空,造成饵球被水流推起,随之带动浮漂上升,当吃口出现时下顿动作出现;二是饵料味型不对口,鲫鱼先将饵球吸到嘴边,用味蕾去感受饵球的味型,觉得安全和对口后才吞入;三是钩饵过大、饵球过硬、线组过粗,出现所谓档口现象,鲫鱼无法一口将钩饵吸入。后两种情况,和下面要谈到的啄吞有点类似。

2、 鳜鱼和咬口——浮漂的功能被弱化

鳜鱼是攻击性鱼种,用路亚、活饵拖钓等钓法很容易就能钓到,但是,用台钓法挂上商品饵去守钓,效果往往并不太好。路亚、活饵拖钓等方法,一般是凭借手感或者通过观察鱼线的松紧去判断吃口,很少会用到浮漂,因此,对于咬口鱼种,浮漂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了。

被弱化并不等于在垂钓这些鱼种的时候,浮漂就毫无用武之地。

同样是咬口鱼种,公罗非在交配期间也极具攻击性。利用公非的攻击特点,聪明的南方钓友发明了专门作钓非公的钓法——拖非。拖非钓法的线组搭配非常简单,粗尾大漂+大钩即可,在作钓的时候,先将线组扔到远点,然后拖动鱼钩和浮漂,观察浮漂露出水面的高度,如浮漂出现下沉,说明此时鱼钩位于非窝之中,一旦浮漂出现大幅度的上顶、拉黑甚至是抖动的动作,都说明非公正对鱼钩发动攻击,此时起竿,十拿九稳。

同样的方法,如果挂上泥鳅、小虾等活饵作钓,对鳜鱼、鲈鱼等其他鱼种堪称必杀。

3、草鱼和吞口——调钓方法多样化的代表

很多人不喜欢钓草鱼,在他们看来,钓草鱼就是挂上颗粒去死等,这个过程太枯燥,没有挑战性。其实,这是对垂钓草鱼的最大误解,经常钓草鱼的钓友会告诉你,钓草鱼,无论饵料还是钓法都是最丰富,变化也是最多的。

在正常开口的情况下,草鱼的就饵方式是吞,当见到味型对口,状态合适的饵团,不管是商品饵料还是颗粒饲料,不管是草叶果蔬还是飞蛾爬虫,草鱼往往是一口就吞下去,而后扭头游开。草鱼这种生猛的就饵特点,决定了它在就饵时的力量,动作幅度都是非常大的,正因为如此,不管我们采用的是何种钓法,浮漂都能清晰地反映出鱼汛。在实战中,从最钝的死铅、大小跑铅到最灵敏的双钩带饵调平水钓法,从底钓,行程到半水定层,我们都可以很轻松地钓到草鱼,这,正是草鱼吸引人的地方。

用不同的调钓方法钓草鱼,漂相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当采用的是死坠、大跑铅或者小跑铅钓法,浮漂的标准动作是有力的下顿、黑漂或顶漂,其中顶漂中鱼的几率,要远高于下顿或者黑漂;如采用的是台钓底钓法,浮漂动作则以有力的下顿和黑漂为主,虽偶有顶漂,但出现的频率和中鱼的几率,比采用钝钓法时要低许多;至于半水定层钓法,一般都主抓有力的下顿或者黑漂,行程钓法,多在黑坑新放小个体草鱼时使用,且多和底钓法配合使用,一般主抓浮漂停顿或者加速动作。

当然,草鱼的吃口及漂相表现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草鱼也会表现出类似吸口鱼种那样轻柔的动作,或者是类似啄吞鱼种那样谨小慎微的进食方式,在这其中,对吃口起主要影响的,是鱼的活性和食物的状态。

在水温低、溶解氧含量不足等条件下,草鱼的活性变差,就饵的方式会斯文许多,一般是介乎吞与吸,吞与啄之间,此时浮漂的表现是乱且无力。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仅要在饵料的味型和状态上做文章,还要在线组和调钓的精细度方面下功夫,比如我在冬春季钓草鱼,就喜欢用小漂细线,搭配搓饵或者拉饵作钓,主抓小顿口。

在鱼活性足,但是饵料过大、过硬或者不对口的情况下,草鱼的吃口会出现由吞向啄吞的变化,就饵动作不再干脆,浮漂通常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前奏感,点动、抖动甚至是无力上顶的动作会比较多,然后才是有力的下顿。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建议钓手要适当让口,抓轻微点动后的有力下顿,上顶后的有力下顿,有的时候甚至要在黑漂后等几秒再起竿,否则十竿九空。

4蓝刀和啄吞——解决挡口是关键

餐条又名蓝刀、白条,是水面系凶猛鱼种,它的进食方式也是吞。但是,由于餐条的体型纤细,嘴裂较小,在摄食个体较大的食物时,其进食动作往往会被分解为两部分——先是用嘴将食物叼住推到安全的区域,然后吞下。这种吃口的方式,我给它的定义是啄吞。

为了验证这个观点,我曾经在广州的和龙、茶山湖、筲箕窝等水库做过多次测试,在用米饭粒投喂的情况下,10厘米以下长度的餐条,基本上很难一口将饭粒直接吞下,取而代之的,是米饭粒在餐条的抢夺下浮浮沉沉,最后被其中一条餐条用嘴顶住游到鱼群之外,然后才一口吞下。

如果用颗粒较小的饵团去进行测试,结果又会怎样呢?

同样是这几个水库,当我采用0.5#袖钩,配上米粒大小的拉饵去作钓时,在肉眼之下清晰可见的是,钩饵在入水的瞬间就被餐条吞入了嘴中。这个测试告诉我们,当钩饵的尺寸小到某个程度,餐条的吃口就是典型的吞。

这种对于鱼钩大小和饵球状态近似苛刻的要求,让我们在垂钓餐条的时候,作钓效果会呈现出典型的两极分化特征:如果钩饵大小合适,作钓水层选择正确,不管漂相如何,起竿中鱼的比例基本可达九成以上;相反,如果钩饵过大,浮漂则会表现出动作夸张,假信号多的特点,即便是遇到大幅度的顶漂、黑漂甚至是将浮漂托平,起竿中鱼的比例都低得可怜。

以上测试结果也告诉我们,垂钓啄吞的鱼种,解决挡口问题是关键。

啄吞并不是餐条的专利。前面已经提到,当活性不足,或者饵料的味型,状态不对的时候,无论是吸口为主的鲫鱼,还是吞口为主的草鱼,在就饵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呈现出某些啄吞的特点,就更遑论尖嘴罗非等对饵料的味型和状态要求更为苛刻的鱼种了。当然,和进食凶猛,食性较杂的餐条相比,鲫鱼、草鱼、罗非等鱼种出现啄吞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更深层次的,应对的方法也更为复杂,如果我们只是在钩饵和线组的精细度,也就是在挡口问题上做文章,显然是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的。

5、土鲮和食——钝钓的最高境界

土鲮是口亚下位鱼种,这种上下额错位的嘴型结构,决定了当采用的是悬坠钓法,鱼在就饵时上额大几率会先触碰到子线,表现在漂相方面,浮漂首先会上下抖动或者左右晃动,然后才是下顿、黑漂、上顶。按正常的理解,当浮漂被拉黑或者上顶,此时钩饵已经在鱼嘴当中了,起竿应该中鱼才对,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在实战当中,我们遇到过太多这样的情况,当采用悬坠钓法作钓,尤其是调高目钓低目时,就算浮漂给出来的动作是标准的下顿甚至黑漂,起竿都以空竿居多。

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和嘴型有关,还和土鲮的习性关系密切。我们都知道,土鲮属于比较活泼的鱼种,喜欢在活水中搏击水流,游动速度很快,同时,土鲮又是警觉性很高,吃食很谨慎的鱼种,有点风吹草动就会成群逃窜。土鲮这两种相互矛盾的习性,决定了它在咬钩的时候,一旦察觉有异,马上就会将钩饵吐出,甚至会快速扭头逃遁,因此当浮漂出现有力的下顿或者黑漂,有可能是土鲮将钩饵吐出或者摆尾的结果,而不是真正的吃口。

为了降低土鲮的警觉性,提高中鱼的比例,钓友们想出了很多奇思妙想的方法,比较典型的有三叉钩摇粉钓法,灯笼钩蘸饵钓法,大跑铅钓法,梅州钓法(小跑铅)等等。这些钓法,具有钝钓法的几个典型特征:比如铅坠到底,子线横躺,子线很短(甚至没有子线),顶漂中鱼率高等,但同时,这些钓法并不如传统钓那样过分强调铅坠的重量,由此可见,这些钓法,真正将钝钓法运用到了极致。虽然这些钓法作钓土鲮的效果都很好,但同时也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比如在淤泥底塘作钓,这些钓法可能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反而是台钓法的作用开始显现出来。

用台钓法钓土鲮,有两个不同的方向!

如果是在沙底、石底、黄泥底等硬底塘作钓,或者作钓的是大个体,警觉性高的土鲮,采用台钓法,在调钓方面依然以钝钓为主,比如空钩调平水反钓234目。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子线尽量弯曲,从而降低子线和上额接触的几率,从而提高中钩比例。

如果是在淤泥底塘作钓,或者作钓的是小个体的土鲮(一般认为是三两以下),底钓加行程的钓法是我们的首选。这种钓法,看起来和我们前面讲的原理相悖,但其实并无冲突:首先是调高目钓底目,可以让钩饵悬浮于淤泥层之上,更加利于土鲮咬钩;二就是小个体土鲮的抢食相对比较凶猛,具有所有小鱼的一切习性,和作钓成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6、 鲤鱼和拱食——吞吐中电光火石的一顿

鲤鱼的进食方式是拱食,既有吸的特点,又有吞的味道,但是,鲤鱼吃口最特殊的地方还不在此。鲤鱼在拱食的时候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会将食物、塘底的碎石、砂砾、杂物一起吸入口中,然后通过口咽腔内发达的味蕾和特殊的腮耙结构将食物与杂物过滤,分离,食物被吞下,杂物则会被吐出。我们都说鲤鱼是最聪明的鱼种,涮饵的现象比较严重,其实很多时候它并不是在涮饵,想吐出来的也并不是饵球,而是包裹在饵球里的鱼钩和露在外面的鱼线,所有这一切的发生,都源于鲤鱼的天性。

鲤鱼的吞吐,速度有多快?在拍摄《水底探秘》的时候我们发现,鲤鱼在进窝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拱食自饵球上散落下来的颗粒、碎屑,此时鲤鱼的进食是比较大胆的,通常是吸几口然后才吐一口。如果吸的是钩饵,则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反应:钩饵会在瞬间被吐出,这个动作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其速度之快,一般钓手是无法反应过来的。这,还是在饵料味型对口的情况下,如果饵料不对口,或者作钓的是老滑鱼,这个速度还要快上许多。

鲤鱼的这种吞完吐,吐完吞的吃口特点,决定了在作钓鲤鱼的时候,浮漂的反应是剧烈的,迅猛的,但同时空竿的比例也是极高的。这,就是鲤鱼,尤其是滑口鲤鱼难钓的原因。

排除了线组过粗,饵料不对口,调钓不正确等原因,如果我们在垂钓鲤鱼的时候,依然遇到有口打不到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有可能是我们在抓口时机的把握方面出现了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会建议钓手适当让口,火箭口不抓,小阴口不抓,颤漂不抓,只抓电光火石当中有力,沉稳的一顿,这,就是鲤鱼抓口的精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给黄尾鲴“吃口轻”正名 | 神网钓鱼
什么叫传统钓
最适合夏天用的2种钓法,一上午就能连杆不断!
[爆护节亅(技巧)掌握目标鱼的习性:食性和钓法是爆护的关键。
钓鲫鱼一定要懂吃口,鲫鱼咬钩对应浮漂的表现,轻松钓大鲫
顶、点、沉、摇、知道熟悉应对这些漂相,距离大师就不远了(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