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轮练考点:第44练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真题 模拟)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01  核心知识

基础梳理

1.体温调节

2.水盐调节

3.血糖调节

难点突破

疑难点1: 明辨体温调节的五个易误点

(1)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

(2)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既增加产热量,又减少散热量;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节主要是增加散热量。

(3)温度感受器能感受到外界温度的变化,而不能精确地测出绝对的温度值。

(4)在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持续升高,如果体温保持不变,则产热就等于散热。

(5)温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中,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疑难点2: 明辨水盐调节的三个易误点

(1)渗透压感受器和渗透压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2)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

(3)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分泌激素)。

疑难点3:血糖调节涉及的器官、激素及血糖调节

(1)①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②相关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其中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③相关的器官有肝脏(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脏(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和小肠(糖类的消化和吸收)等。

(2)人体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①血糖浓度高时,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

②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02  对接高考

1.2019·全国Ⅱ卷)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产生渴感

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解析】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A正确;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引起渴觉中枢兴奋,产生渴觉,B正确;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正确;抗利尿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错误。

【答案】D

2.2019·全国Ⅲ卷)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皮肤血管舒张

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用酒精擦拭皮肤

【解析】人体热量主要来源于骨骼肌和肝脏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放能,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产热过程不利用散热,A错误;外界温度高时,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利于人体散热,B正确;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利于人体散热,C正确;用酒精擦拭皮肤,酒精挥发带走热量利于人体散热,D正确。

【答案】A

3.2018·全国Ⅱ卷)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解析】激素只具有调节功能,不能提供能量,不属于高能化合物,A错误;激素只有调节功能,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错误;激素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C错误;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D正确。

【答案】D

03  模拟小练 

1.2019·黄山三模)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神经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浆→组织液→神经细胞

B.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运动员在比赛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D.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主要是由于特异性免疫力减弱

【解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食物经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进入血液,经循环系统的运输运到组织细胞周围,经内环境(组织液)进入细胞而被利用,A正确;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血糖水平过高,B错误;只有将刺激作用在神经纤维上的时候,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才是双向的,在整体状态下,刺激只能作用于感受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人体的皮肤、黏膜等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力减弱,D错误。

【答案】A

2.2019·河南模拟)Ⅰ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会排斥胰岛B细胞,使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低而患病。美国研究员通过一定的技术使胰腺中的少部分D细胞具有和胰岛B细胞一样的功能,同时又不影响机体的正常活动,进而从根本上治愈了Ⅰ型糖尿病。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Ⅰ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可通过效应T细胞攻击胰岛B细胞

B.经过改造的D细胞能分泌胰岛素,也能对血糖水平作出反应

C.神经递质在胰岛素分泌的过程中可作为信息分子

D.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一段时间后才被灭活

【解析】Ⅰ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会排斥胰岛B细胞,此过程通过效应T细胞完成,所以Ⅰ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可通过效应T细胞攻击胰岛B细胞,A正确;经过改造的D细胞具有和胰岛B细胞一样的功能,能分泌胰岛素,也能对血糖水平作出反应,B正确;胰岛B细胞可以接受神经递质的刺激,神经递质在胰岛素分泌的过程中可作为信息分子,C正确;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会立即被灭活,D错误。

【答案】D

3.2019·威海模拟)生物钟是指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哺乳动物的生物钟包括脑部的中枢生物钟和周围器官中的外周生物钟。实验发现,分别敲除两组正常小鼠肝脏和胰腺中的外周生物钟基因,小鼠分别表现出低血糖和糖尿病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参与中枢生物钟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B.肝脏和胰腺细胞中不存在中枢生物钟基因

C.低血糖出现的原因可能是肝糖原分解受阻

D.敲除胰腺中的外周生物钟基因可能影响了胰岛素的分泌

【解析】在各级神经中枢中,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中枢在下丘脑,A正确;脑、肝脏和胰腺细胞都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所以肝脏和胰腺细胞中存在中枢生物钟基因,B错误;血糖含量低时,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低血糖出现的原因可能是肝糖原分解受阻,C正确;敲除胰腺中的外周生物钟基因可能影响了胰岛素的分泌,D正确。

【答案】B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总结
2019高考题易错纠错:专题13 体液调节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体液调节
怎么改善与预防糖尿病?最新研究:调整恢复你的生物钟
【生物】巧用下丘脑,网控内分泌
【引用】下丘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