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人王阳明,光明;做事曾国藩,坚持

  

每日清晨 

阅读公社  与您相约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作者:十点君

想要在哪个方面取得成就,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这个领域学习的目标、追随的榜样。

有了这个榜样,你就会明确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要学习的东西,每当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看到他,就可以继续找到希望。

在中国历史上,王阳明是很多人的榜样,无数人在他身上找到人生的意义、做事的原则,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

他说:“明代论学,每尚空谈,惟阳明能发为事功。”

据说在曾国藩的书桌上,总是放着一套王阳明的书,每当夜深人静时,便细心阅读。

在王阳明的心学基础上,他悟出了一套自己的处世经验,成了晚清首屈一指的忠臣。

有人说,做人王阳明,做事曾国藩。

在王阳明身上学习的是“此心光明”的境界,在曾国藩身上汲取的是“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的坚持。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善,无有作恶,不动于气。”

在他看来,圣人没有所谓的善恶,他的内心是平和的,不会刻意去做善事,也不会作恶,只是秉持一颗安定、清净之心。

王阳明的弟子薛侃曾向他请教:“为什么天地间的善难以培养,而恶却难以去除呢?”

王阳明认为,因为心中有善恶之念,引发好恶之心,才导致为善或为恶。

他用花草来举例。当人们想赏花时,就认为是好的,而它周围的杂草都是恶的,因为那些杂草影响了赏花的效果;而当人们要用到那些杂草时,又认为它是善的。

境随心转,事事由心,王阳明一生所追求的,就是修好一颗心。

年轻时,他连续两次落榜,父亲以为他会伤心抑郁,结果王阳明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落第本身并不会让他觉得自己失败,为落第而心思打乱,才是失败。

在被贬到偏远的贵州龙场做驿丞时,他面对恶劣的环境、内心的孤苦,但依然潜下心来思考、悟道。
王阳明记录过一个故事。

有一年,一个小官带着儿子和仆人,从京师出发去上任,路过龙场,见过王阳明之后继续出发,后来都陆续死在了半路上。

王阳明得知后,让人去把尸体埋了,并感慨地说:“前两天我隔着篱笆望见你愁容满面,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如果你实在贪恋这五斗米的俸禄,就应该高高兴兴地去上任,为什么要这么不开心呢?

要知道,在遥远的路途中,餐风宿露,攀越崖壁,行走于高山野岭之顶,经常是饥渴劳累,筋骨疲惫不堪,而又有瘴厉之气时时侵扰着身体,如果这时又有忧郁哀愁积于内心,内外夹攻,岂有不死之理?”

他自己经历过初来贵州的种种不适,之所以能安然无恙,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着豁达愉悦之心。

生命走到最后时,他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8字遗言。

唯有内心光明,你的世界才会光明。

和王阳明尚书之家的显赫出身不同,曾国藩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父亲曾麟书参加了十七次科考,才得了一个秀才,曾国藩自己也经历了七次科考落榜。

只是曾国藩的第八次科考就开始逆袭了,不但中了秀才,还接连考中举人、进士。

或许,“厚积薄发”就是他取得成就的密码,无论考场,还是在官场。

在翰林院,曾国藩研读了王阳明的《传习录》,他发现自己之前的格局太小、境界太低,人生的终极目标,不是读书科考当大官,而是做一代圣贤。

要做圣贤,就要改变自己身上的一些坏毛病,曾国藩自省:第一是浮躁,静不下心;第二是傲慢,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第三是容易顺情说一些违心的好话,还要不懂装懂;最重要的,是好色。

为了改正这些,曾国藩每天都写日记监督自己、不断制定新的目标,他还把日记给身边的朋友看,让大家督促自己。

一次,弟弟写信给他,说家里杂事太多,静不下心来读书,想到外面找个私塾,边教书边读书。

曾国藩回信给他说: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内心有志向,在什么环境下都能读书。

凡事不要看外境如何,而是要看内心是否坚定。
初入官场,曾国藩处处碰壁,他逐渐知道,客观上有皇帝小心眼、大臣私心多的原因,主观上,也是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处事风格中也有诸多缺陷。

他自己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觉得自己了不起,说话太冲,办事太直,都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对于这些,他也用心改正,让自己变得和气、谦虚,这才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为清朝“中兴第一名臣”。

读王阳明,你的内心会归于平静,找到自己的光明;

读曾国藩,你会看到坚持和恒心,找到修正自己的方向。

有人说,如果不读书,你的三观就是由身边的亲朋好友决定的。

就像曾国藩读到了王阳明,很多时候,我们在读到一本书、一个人时,才真正找到了影响自己最大的人。

一本传记,就是一个人精彩的一生,读一本传记,你就像在别人的生命里“多活了一次”。

别人经历的成功与失败,能让你看到别人走过的弯路,学习到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获得启迪。

当你想看的书太多,不知从何看起,不妨试着从传记开始,在不同领域的人身上,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作者简介:十点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人王阳明,做事曾国藩​◆王阳明在《传习...
曾国藩:养颗光明心,做个清醒人
王阳明: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破心中贼难
做人王阳明,做事曾国藩
炼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