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戈泼墨山水 | 具有独特的渲染意境

黄戈

黄戈,曾用名黄清贵,广西桂林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人民书画院艺术创作院理事,桂林开明画院副院长。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艺术师范专业,后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生班和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高级研修班。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教改科研项目。出版《黄戈桂林风光写生集》、《黄戈山水画集》等多部专著。多篇学术论文和数百幅绘画作品发表于《美术观察》、《社会科学家》、《美术》、《中国美术报》等国家核心期刊。《家山宿雨》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岁月如歌》、《多少楼台烟雨中》、《侗乡夕照》、《秋雨过侗家》、《家山秀水》等十余幅主题创作在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获奖入选。《多少楼台烟雨中》、《侗乡夕照》、《秋雨过侗家》多幅作品被组委会和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等多家机构收藏。2019年在北京山水美术馆举办了“泼墨写家山--黄戈山水画作品展”。

岁月如歌 220x200cm

黄戈山水画述评
文/傅京生

一 立基视觉方式的学术突破

黄戈热爱速写,他的速写,既适用于创作,亦具有独立艺术性。《榕津古榕》、《师专校园古柏》、《桂林独秀峰》、《漓江九马画山》等作品,画面上的点、线、面,黑、白、灰,构成了犹如古筝乐曲般的张力,而物象的聚散、疏密、开合构成的义旨,同样具有动人心魄的美感。更重要的是,画面极具生生不息之气,朴茂的生机,能沿着内在的抽象的“势”、“韵”、“意”、“趣”,而“笔笔生发”,自然而然地生成“意味”,这是以中国文化中的“气本论”作为“底盘”,让思绪奔驰在现实美感感受大道上使然。

看家山云卷云舒 240x144cm

黄戈生活、工作在广西,他的速写,是因家在画屏中,美感被激发,情之所至、兴之所起的速写。记录了他的鲜活、生动的现场感受。但中国画毕竟,一方面是感性学之物,另一方面,则是化育人文的载体。所以,他的“主题式创作”,譬如《看家山云卷云舒》等作品,一方面,有他数不尽数的速写托底,故有鲜活的生活气息,而另一方面,他的”创作式写生”,如《庆源写生》,则在学术突破上,成为他的“主题式创作”的另一先决条件。天分高,并勤奋,定慧双修,终以技成,成就了黄戈,他的学术上的突破,首先应该是在大量类于《榕津古榕》这样的速写,以及《庆源写生》这样的创作型写生实践中,奠定其基础的。

漓江幽境 138x69cm 2019年

从《庆源写生》等创作型写生,以及,结合《看家山云卷云舒》这一类大幅主题式巨制来分析、研究、判断,总体而言,黄戈无疑已经发现、提升、整合了蕴含在传统中国画中的 “在太虚翱翔取像”之法;从而,不仅使得画面纷纭繁多的具象物象井井有条,而且,还使得审美接受者的审美期待,在审美欣赏时,其视觉心理能够愉悦、顺畅展开。这是对“散点透视”学术上的校正与提升。在本质上,这实际上,是画家以“神思”的方式在“大气层的平流层”观物取像而表达,这是黄戈在艺术实践中取得的不可小视的学术成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牧归图 138x69cm 2019年

当然,上述 “在太虚翱翔取像”之法,对黄戈作品中那以“水撞墨”方式显现的抽象的图像形态,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使得《春雨》中的“水撞墨”形成的图像效果,不仅,显现出只有水墨材质才能表达出的那种特有的视觉语言,而且,还能标示它能言说出水墨艺术所赖以存在的精神情感空间的文化归属与价值指向——《春雨》中的“水撞墨”形成的图像指向,犹如曹子建《升天行》所形容的那种道家所期待的人的人生信仰与精神归属(即人是精神指向,乃是犹如“曹子建与众仙一同翱翔云端”般的即理想化的文化归属与价值指向),这在当下,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

唯见长江天际流 138x69cm 2019年

简言之,黄戈的《龙脊印象》,同《春雨》一样,欣赏者所看到的图像表象(即画面表现的如仙境般的人居环境),其“表诠”的,只是“第二义”,但这“第二义”指向的,却是黄戈理想中的具有人生信仰与精神归属属性的图像语言的“第一义”。能达于此境,应该归功于上述的“画家以神思的方式取像”的观念与手段,或曰,是他的“知行→知识结构”所决定的“观看→想象”的方式,首先,便于中国画崇尚的书写式的笔墨手法自由展开;其次,便是这一“取像→表达”方式,能有效使画面具象与抽象的手法,无缝对接、平滑过度。

桂山烟云 69cmx46cm 2019年

二 多维知行成果构成的思维范式观照

上述学术成就,表面看,是有利于充分显示笔墨精神与文化意象乃至文化境界之归属之表达,而本质上,则是黄戈立基视觉方式建构前提下的体系化的中国画思维与技法范式美学建构的突破。

黄戈喜用铁线描,建筑物、林木、山石、溪瀑,乃至点景人物,大多以铁线描为之。但不是那种高古游丝式的使笔,也不是行云流水式的用线;他用的是尉迟乙僧“紧劲如屈铁盘丝”且服务于“凹凸立体感”的那一类勾勒。黄戈的勾勒法,有如打铁锻、炼、淬之后,形成的铁线,如此,物象可以被“榫卯成型”,表现得结构结实,不散松、不坍塌。当代画坛巨擘卢禹舜先生、范扬先生等,都是调遣这种造型意识付诸实践的高手。

漓水幽居 68x46cm 2019年

尉迟乙僧善于晕染,用色则沉着浓重,有明显凹凸感。黄戈的泼墨、泼彩,借鉴有这种凹凸法因素。但他的泼墨,却是受着自己的“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所支配的。所以,那泼墨、泼彩,所涉及到的,即不仅仅是造型能力问题,而是,是在“造型境界”里进行的宣泄了。早年,秦宣夫、苏天赐等有“现代意识”且“再扬东方”的画家,都注意到尉迟乙僧的铁线描、凹凸法,对唐代吸取西方画风有很大帮助。纵观黄戈先生的作品,显然可以看到,他在有意识用学院训练出的“科学造型”能力,去拉动他所理解的传统,并使之“再显青春”,而延展于当下大放异彩,其目的,指向的是当下人们的精神层面所需要的美学建构。

清湘诗意图 69x46cm 2019年

纵观黄戈的作品,他的精致、典雅,与钱选、赵孟頫那样的作品,有着审美取向意义上的家族相似性;而他的洒脱、奔放,则又与熊秉明、赵无极、朱德群等人的抽象表达,有着主旨、意象、境界追求意义上的异体同构关系。他应是意欲把钱选、赵孟頫那样的“返归晋唐”的美学思想的物化手段,立足具象表达,而借助表现手法的“抽象性”或曰“现代性”,以属于他自己的“中体新用”的方式,或具体说,是以“返归晋唐”、“榫卯成型”、“关注当代”、“再扬东方”的方式,将其延展到当下审美空间的。譬如,他的《春雨》,《龙脊印象》,虽是小品,但仍可充分说明他极注重“以线造型”,其作品显现出的筑锋下笔、以气运腕,既是书法意识观照下的服务“学院造型”的“铁线描”,也不违“学院的科学写实”,所以,他的“铁线描”,既亲和着传统书法的审美意识与中国画的意象手法的结合,也服务着“学院的科学写实”在“延展到当下的中国文化空间”的化用表达。

山水涵情 68x46cm 2019年

当然,他的上述的 “榫卯成型”但“不违书法”的“铁线描”,虽特别有益具象表达,但更重要的,却又是极为亲和抽象表达。譬如,在《看家山云卷云舒》中,水撞墨形成的肌理,极尽只有中国画材质才能表达出的那种酣畅淋漓的美感。近现代以来,水撞墨这种语言形式,多有画家在应用,但黄戈将这种语言提挈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作为语言,在水撞墨难以控制的生发、变化中,黄戈能在刹那间有效控制水撞墨的偶发性,从而使其语义的表达极为准确、清晰;并且,在他的作品中,这种语言形式,还有语义层次,他将这种技语言的修辞、语用,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层次。他能够立足当代艺术美学前沿,让水撞墨形成的抽象的视觉语言,与画面具象的物象显现结合得浑然一体,自然、合恰,从而使得欣赏者的精神情感能翱翔于他的画面空间,随着画面形式语言的表达,而在“神游”其形式语言所“倾诉”的境界中得到品性的升华。

松云图 69x46cm 2019年

白石曾说,作画要“半如儿女、半风云”,意思是说,作画要精心呵护与襟怀豪放兼顾。黄戈的作品,精致典雅与洒脱豪放并存,这实际是人生立世的立场、态度乃至信仰、追求,借助图像语言的一种传达。所以,从黄戈作品显现的美学思路以及与此相关的技法来源来看,他是在属于他自己,但合于时代发展需要,多元多维并可易简操作的系统美学范式的观照下,进行他的山水画创作的。

概言之,黄戈先生的造型语言,或曰笔墨意象、图像境界的表达,所皈依、指向的,无疑是他所选择,或曰,他所建构的那个具有信仰属性的“精神灯塔”。他的山水画创作,其创作行为过程,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行的,所以,其作品中的物象表达,乃至图像的格调、气象、境界,都是有生命的、有灵魂的,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所以,其图像的技法语言的形式与内容,既不会空疏,也不会没有价值指向——一言以蔽之,能够如此作画,不仅是在与先贤同行,而且还是在走向通往大师之路的路上。

云卷云舒神仙境 69x46cm 2019年

三 继往圣绝学开现世太平

黄戈有高迈的文化襟怀,他有丰富的知识、技能积淀,以及,有欲与先贤比肩的人格、人品修养、修炼。黄戈的作品分为主题性作品、扇面、小品、写生几大类。这些作品,均能说明,非人格、人品修养、修炼到足以与先贤比肩,则不足以表达出令人崇仰的人生观照与精神指归。

白云生处 69x68cm 2019年

黄戈的小品,幅面虽小,但意境不小。《秋韵》,《青山寨》,《西行梦境》,皆截取自然一角,但能裁成一相,成就一个世界,达于以小见大、有情有味之境。他是在让艺术达成寓教于乐使命这一观念指导下,进行他的艺术表达的。他的写生,《麦积山后川村写生》、《天水刘家崖写生》,能做到写生即创作,通过笔墨,重整河山,将自然美,换元为艺术美,具有教科书级别属性。在这一前提下,他的作品,特别具有亲和人的眼目、心灵的可观、可赏性,即使其具有极为鲜活的、真诚的、饱满的,感人的艺术性。当然,更重要的是,他的写生,再现中,还隐含着抽象的精神神采以及文化理念支撑。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更加饱满的人文文化意义上的物本珍贵性,保证了其作品具有的特定的精神张力与审美魅力——这样的作品,在公共空间,是集结文化共同体精神、情感的载体,在个性空间,则是自我品性修为的桥梁、纽带,而其欣赏、品味、把玩,则能成为人的情性、品质操练的中介与载体。

侗寨高秋 69x68cm 2019年

黄戈的作品,有鲜活的生活气息,他的《看家山云卷云舒》,云卷云舒的景境里,犹如舞蹈演员在舞台上,沿着事先设定好的迹线位‎置,依情感需要进行动作移位表达,即画面中的林木、屋舍、家山、溪瀑,能沿着内隐的有风骨、气象、韵致属性的抽象骨架自下而上置陈布势,达成一种属于黄戈自己的独特的“游观美学”观照下的图像显现。《庄子》有“大鹏徙飞”的记载,中国山水画的“高远构成”方式,与此有关。但黄戈在此作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来源,还应是有航拍经验,或曰对航拍图像有感觉的人的切身感受。所以,他的《看家山云卷云舒》,不仅延展了传统,而且,还有“现场”带入感,有情有味,绵长亘古,这无疑是在多维而系统的技术范式观照下进行创作的具体体现。

谷雨 69x68cm 2019年

画画,是需要才气与功力的;但画中国画更需要文化学养。黄戈的《崖上牧歌、《岁月如歌》,此两作,皆见才气与功力,亦见深厚的文化学养滋润。此两作,章法用的是《庄子》的“沧海一粟之观”之法,但他是把《庄子》的以“太虚之观”所观者,拉近局部看;简言之,这是以犹如看太空卫星传递回的图像一样的态度或曰方式,通过放大细节,用笔墨意象显现出宇宙空灵飘渺的万有之象。这犹如先宏观把握,后以放大局部方式细看,从而以小见大。所以,在《崖上牧歌》、《岁月如歌》这两幅作品中,他的泼彩,撞色、撞水,都不是炫技,他是把自然宇宙等同人所应该具有的襟怀、气象来表达的。所以,此两作,犹如表现人的精神、情感一样, 把最具气质的地方,如五官表情,眼睛,拉近特写,使画面显现出“肖像性”。进而言之,黄戈用的是类于王微《叙画》 “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的方法。在深厚的学养的观照下,这使他的山水画,显现出“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意义上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体现出了对人文文化的观照。

黄山宿雨 69x68cm 2019年

综上所述,能达此境,不是空穴来风。黄戈对艺术有极虔诚的态度。他作画如铁匠打铁,自身硬朗,尽心尽力,“锻炼”出造型表达。《岁月如歌》,铿锵爽快,图像有力度,但他也不失如诗人推敲诗句那样,推敲用线的粗细、虚实、疾徐、提按、顿挫,一丝不苟,又淋漓痛快。这些,当然很重要,但黄戈最可圈可点的,是他深知当代山水画,要与现代人的文化高度吻合。他的《侗乡夕照》,画面物象分组表现,各组各自为政,但能和合为一,他能用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时空意识,以“拓扑集合”会通“浑沦一取”之法,进行而“置陈布势→笔墨意象”表达。这有点像区块链写码思维。所以,《侗乡夕照》这一类作品,挂在即便是后现代建筑的墙面,也是贴切的。从中,是可以看出黄戈是有现代智性修养的,他在呼应着一种美学流派的生成。

秋雨 46x34cm 2019年

一言以蔽之,黄戈的一些作品,可比类“日本三山”(亦有五山说,东山魁夷、高山辰雄、平山郁夫、加山又造、杉山宁)的作品。但本质上,他的《江山平远图》、《烟江红帆》这类作品,却是三教合一哲学人生观、哲学方法论的可视化直觉表达。或进而言之,这是宋学之理气分殊、理气合一之文化观念,经早期雏形状态的“性灵说”碰撞,而使得绘画通过抒真趣、真情、真性而让人的生命意旨,在审美活动中有滋有味的一种文化观的彰显。所以,他画的《江山平远图》、《烟江红帆》,这一类作品,外在的具象图像显现,通过以形写形, “可游、可居”,而内在的有仪式感的抽象表达,借助理入影迹,而能使其格调、气象、风骨、意态、境界,有滋、有味。这显然表明,黄戈已经把握住了能“为往圣继绝学”的笔墨,与绘画通过“性灵”、“趣味”,要“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这一文化意旨的内在逻辑关系——他是在这样的文化高地上,进行他的个性化探索的。

烟江红帆 50x50cm 2019年

总之,写生和速写,为黄戈提供了重要的艺术营养,保证了他的艺术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从而,使得他当下所取得的成就,极具学术上的个案研究价值。他能损有余而补不足,譬如,他延展了前述的熊秉明、赵无极等人那样的审美理想,但依靠本文开篇所述的他的学术成果,他固守住了中国画的“具象→意象→境界”这一文化基因。再例如《庆源写生》这样的作品,能落笔即将景观置入精神境界空间,于“比兴”中,将自然景观生命“换元”为人的人文仪态的载体,形成符号,不仅显现万物生化、天人一体之义理,而且,还能让笔墨图像成为贯通宋学与性灵说的载体,让欣赏者在弥漫着文化义理的感性空间翱翔、升华,从而达成吾心光明的事上操练。于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黄戈完成的是丰富人生,艺术寓教于乐的使命,在他自己建构起的系统的,即体系化的思维范式观照下,他所取得的成就,是当下山水画画家思考、探索绘画如何发展不可或缺的参照。

2019年11月18日写于北京

雨霁 45x35cm 2019年

侗家 Φ40cm 2019年

青山寨 Φ42cm 2019年

子规声里雨如烟 Φ42cm 2019年



推广美学 | 攻学术·领收藏·私定制·终保真

北京墨轩臻品艺术有限公司 | 出品

尊重版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犹如哲理诗表达出的真实——女画家朱晶绘画析评
水墨再识 | 王作均国画作品欣赏
著名书画家杜晓波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山水画作品共118幅(四)
黄娜|中国画山水画作品欣赏
重磅!卢禹舜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