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己亥新春策划 | 一年之计,许多期待又该被重置了

《城市》

你说:「我要去另一块土地,我将去另一片大海。

另一座城市,比这更好的城市,将被发现。

我的每一项努力都是对命运的谴责;

而我的心被埋葬了,像一具尸体。

在这座荒原上,我的神思还要坚持多久?

无论我的脸朝向哪里,无论我的视线投向何方,

我在此看到的尽是我生命的黑色废墟。

多年以来,我在此毁灭自己,虚掷自己。」

你会发现没有新的土地,你会发现没有别的大海。

这城市将尾随着你,你游荡的街道

将一仍其旧,你老去,周围将是同样的邻居;

这些房屋也将一仍其旧,你将在其中白发丛生。

你将到达的永远是同一座城市,别指望还有他乡。

没有渡载你的船,没有供你行走的道路,

你既已毁掉你的生活,在这小小的角落,

你便已经毁掉了它,在整个世界。

—— C.P.Cavafy

西川译

网络上有着这样一个说法:每年公历的一月份,便是新一年的 30 天体验试用期,是报刊媒体的「您还可以免费试阅 6 篇文章」按钮,是购物网站的「7 天无理由退换」。当你回过神来时,二月份已经正式发出付费请求,然后,一切都变得刺骨、赤裸起来。不过,这种体验可能只存在于东亚文化圈—— 由于农历纪年法的存在,中国人得以在年初两个月内度过两次新年。这是两个交叠的时空,有时会让既过万圣节和圣诞节、又过春节假期的新生代们不知所措。所以,夹在两个阀门之间的一月份就显得那么无关紧要,很少有人能在一月份就做足了一整年的打算。2019 年也是如此。2019 年,注定会像一场会议、两个半场之间的茶水时间,人们在昏昏欲睡间度过了上半场,在此时抓紧时间咖啡浇头,好打起精神来面对下半场 —— 不知为何,我们对 2020 年寄予了如此之多的厚望,好像 2019 年就成为了一次漫长的起跑。也许是因为 21 世纪第一个百年里,1 字打头的年份即将全部结束,四舍五入的传统智慧,总让我们善于将一切归于整数。

话说回来,虽然 2019 年和一月份也许在历史上无足轻重,但倘若摘除它,又宛如生生剥掉了一层保护膜。莫不如说这就是它本身的魔力:它的存在即是注定要被赋予意义。它是序曲的鼓点,揭晓的幕布。它总让我们相信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它是开始前的开始,它就是作为仪式的节日。

「201X 年,请对我好一点」,现在流行这么说。转发锦鲤和星座转运预言,或者在日历上涂黑页码,人们坚信数据、天体、人造历法和季节应该对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这是新时代的泛灵信仰。固然年轻人们不愿承认,即便裹上赛博的外衣,转运机制的内核仍然是祖宗父辈古老而淳朴的「彩头」二字

一切都关乎入口和出口。入口是日常,出口是节日。文化人类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定义叫做「阈限」,用于描述人进入传统社会仪式前一个「非此即彼、既此又彼」的状态。一年中的首个节日 —— 春节 —— 虽然不似洗礼、婚礼和葬礼之类的人生仪礼那样意义重大,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一种抽离。最起码可以放假,不消在办公室格子间里消耗灵魂。头脑逃离资本计算,肉身飞往海岛丛林,非日常的节假日因此闪闪发光。返璞归真的身份变革,从周汤米李汉娜杨艾什莉变回出生时的奶名 —— 老家和童年是另一重空间。剥干洗净,回到重置状态中。这么一说,好像一句「新年新气象」比意想中的还要隆重庄严了些

有一部黑色喜剧,叫《巴瑞》,讲的是一个叫巴瑞的杀手突然面临身份危机,一时兴起报名了表演课、想转行当演员的故事。他尽力保持两重空间的平行,但两个身份之间的可能性总是会不可避免地坍缩成一个。巴瑞想退出杀手的身份,但就像所有电影里俗套的「最后一单」那样,要杀的人总是杀不完。第一次他向联系人提出退休,「你的演艺生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现在开始(Starting now)。」巴瑞说。但一切都不如想象中的那么断舍离。他一共说了四次,每迫不得已杀掉一人,就握紧拳头闭上双眼重置一次:「从现在开始。」

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多人要杀,但我们每年都重置一次新年计划:运动节食早睡,观影读书旅行,恋爱理财跳槽。我们选择性地忘记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是源自于年复一年的重重堆积,在新年重置的喜悦气氛里,将责任投给新的一年。如果新的一年对我们不好,就推给更新的一年。年节就是焦虑的出口,正当化的理由。它让我们相信世界上确有出尘一说,只要摁下按钮,就能在翻开的白纸上重新书写一切。

但是更幽默的一点是,人们却比自己所以为的更依赖于轮回的稳定。稳定到「一眼万年」的程度:我们知道自己将在某个深夜被突然的饥饿感战胜,知道躺在床上的舒适感远胜于无休无止的跑步机,知道消费主义必将痛击钱包和信用卡,王者荣耀比安哲罗普洛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更活泼。哪怕假日将我们洗净,走出节日的隘口,却又在暖烘烘的惯性中回到旧日的舒适里去。回过神来,到了四月,我们已经对接下来八个月的发展了如指掌。仪式感带来的魔力幻象已经被撕碎,你想着:从现在开始。从下个周一开始。从下个月开始。从下个生日开始。从新的一年开始。

你是否曾有几年,着迷般地沉浸在创造仪式感的努力中。总想着赋予跨年夜的节日更多意义。它总应该轰轰烈烈,风风火火,酩酊大醉彻夜欢歌,把日期的变更用力刻在皮肤上,好像刻得越深,新的一年就会越有存在感。最后一年我们站在无人的海边,在迫近零点的黑夜中,沉默地等待着分针划过「12」。最终,指针交叠,旧的一年寿终正寝,但周围没有响起任何欢呼。去年未竟的一波浪被冰冷的海风追赶着融进沙滩。就算新年未至,它也会如此。我没有在那一刻之后信心倍增,也并不会突然收到神意。我迟缓地意识到自己只是在借用纪年的刻度来赋予生活以意义,以延缓某种失望。但今天可以是明天,明天可以是昨天。我们制定时间,却不是为了让它丈量我们。于是,我站在庞大的非我之海中,感受那失控的熵增,剥离了时间的壳罩,我对我的过往、失望和希冀负有全责。不知为何,那一刻我却感到真实。

撰文:热苏斯

编辑:唐卓伟

监制:李森

微信编辑:Antoine Ya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八一碎语
我们为什么喜欢过节?仪式感的心理学秘密
为什么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越来越多的节日
圣诞节的意义不在圣诞节
瑞雪兆丰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