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师谈诗】谭汝为:(24)双声叠韵

谭汝为:1945年生,广东新会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修辞语用学、汉语词汇学、民俗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及天津方言与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著述:《古典诗歌的修辞和语言问题》、《词语修辞与文化》、《民俗文化语汇通论》、《天津方言词典》、《天津方言文化研究》、《天津方言与津沽文化》等。

第24讲:双声叠韵

      为什么许多古典诗词作品具有和谐抑扬的音调美呢?除了平仄之外,双声词、叠韵词的运用也是一条重要的原因。

      双声词和叠韵词是由部分声音相同的字组成的词,声母相同的叫双声词,如玲珑、淋漓、犹豫等;韵母相同的叫叠韵词,如徘徊、依稀、彷徨等。还有极少数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的词,如辗转(zhǎn zhǎng)、缱绻(qiǎn quǎn)等,这被称为双声兼叠韵词。

      为什么双声词、叠韵词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呢?因为这些词的音节中某一个构成要素(声母或韵母)是有规律的重复出现,造成音素的回旋,形成听觉上的美感。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云:“叠韵如两玉相叩,取其铿锵;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婉转。”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余谓苟于词之荡漾处多用叠韵,促节处用双声,则其铿锵可诵,必有过于前人者。

      双声叠韵的音乐效果是很突出的,如《诗经》中双声叠韵使用相当普遍,其中“栗烈”“参差”“踟躇”“玄黄”“荏苒”“邂逅”“流离”等都是见于《诗经》的双声词;而“仓庚”“窈窕”“绸缪”“栖迟”等都是见于《诗经》的叠韵词。在《楚辞》、汉赋及魏晋南北朝诗歌中,双声叠韵的运用更踵事增华、蔚然成风。

      诗歌发展到格律严整的近体诗阶段,运用双声叠韵来锤炼字句已成为诗歌创作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了。清人周春在《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中指出:

      双声叠韵,分而言之,三百篇所早有。延及西汉、魏晋,莫不皆然。但尔时音韵之学未兴,并无所谓双声叠韵名目,故散见而不必属对也。自沈约创四声切韵,有‘前浮声,后切响’之说,于是始尚对者,或各相对,或互相对,调高律谐,最称精细。唐初,律体盛行,而其法愈密,惟少陵尤熟于此。神明变化,遂为用双声叠韵之极。

       诚如周春所言,杜甫的律诗喜欢在上下句之间对应使用双声和叠韵,使之臻于善境。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骆难。(《宿府》)

      “荏苒”是双声,“萧条”是叠韵。

        江间泼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之一》)

       今人吴战垒分析说:“上句‘江’‘间’‘兼’三字双声,‘间’‘兼’‘天’三字叠韵,又多为舌齿音,读来连绵赓续,形成一种急速流转的节奏,有助于烘托江上后浪推前浪、滔滔滚滚的汹涌气象。”(《中国诗学》第166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晚唐李商隐在律诗语言形式上继承了杜甫精严工稳的特点,同时又青出于蓝,把双声叠韵同平仄、对偶相配合,极大地强化了诗歌的节奏美和音乐美。在整首诗中运用双声叠韵,更显示出李商隐驾驭音律达到精纯的境地。如《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今人叶君远分析说 :“首句‘屏风’和‘影’、‘云’和‘深’、‘母’和‘烛’叠韵,次句‘晓星’双声,三句‘应’和‘灵’叠韵,‘应’和‘药’双声,二三句之间,‘长’‘娥’同音,‘河’‘娥’叠韵,四句‘夜’字叠音,短短一首七绝,竟使用了如许多的双声叠韵,所构成的音律真是美妙绝伦了。”(《诗》第18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词学大师夏承焘先生对李清照的名作《声声慢》的双声叠韵运用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说:这首词的双声叠韵字,多为舌齿声。计用舌声的十五字:“淡”“敌他”“地”“堆”“独”“得”“桐”“到”“点点滴滴”“第”“得”。用齿声的四十二字:“寻寻”“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时”“最”“将息”“三”“盏”“酒”“怎”“正伤心”“是”“时”“相识”“积”“憔悴损”“谁”“守”“窗”“自”“怎生”“细”“这次”“怎”“愁字”。夏先生分析道:

      全词九十七字,而这两声多至五十七字,占半数以上;尤其是末了几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叠,这应是有意用啮齿叮咛的口吻,写自己忧郁惝恍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夏承焘《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见《月轮山词论集》)

      在这里应强调指出,由于古代语音系统与现代语音系统不同,有些古代双声叠韵关系而现代不是了。例如“憔悴”“滑稽”“容与”等在上古都属于双声词,但在现代汉语中却不是双声了;又如“朦胧”“仓庚”等在上古都属于叠韵词,但在现代汉语中却都不是叠韵了。有些现代为双声、叠韵关系而古代却不是。例如“珍珠”“威望”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双声词,而在上古汉语中它们都不是双声;又如“树木”“舒服”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叠韵词,而在上古汉语中却不是叠韵。


商丘市诗词学会

商丘市诗词学会是商丘唯一一家在商丘市作家协会领导下成立的专业诗词类社团组织。旨在普及诗词格律知识,学习诗词创作技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美好家园。

顾   问:李传申(释然)

会   长:徐永学 李智信

副会长:徐建华 侯公涛 章宗义 刘成宏 徐泽昌 王文正 李辉民

秘书长:徐泽昌(兼)

副秘书长:李山松 朱光伟 黄 灏 王继峰 乔宇振 杨正伟 葛   霞

欢迎全国各地的诗友踊跃赐稿,邮箱:shangqiushici@163.com,设有新闻信息、诗词人物、诗林撷英、才女芳华、自由花香、诗词课堂、商都书画、佳作点评、当代诗话等栏目。

【新朋友】请点击图片右上方蓝色“商丘诗词”关注,并点击查看历史消息。

【老朋友】请点击右上方分享到朋友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关雎》中词语的基本结构类型,试探古诗音韵美的奥秘
双声叠韵词
古人怎么念“红鲤鱼绿鲤鱼与驴”?九首奇诗让你读到舌头打结
大鹏扶摇文学———古韵馨语(第105期)
古代汉语(自考)中,下面哪些是叠韵连绵词那些是双声连绵词?逍遥、荒忽、栗烈.叠韵和双声怎么区别?
谭汝为:人名与音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