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八讲 小令的布局谋篇和表达手法

今天和大家一起赏析几首词。

赏析的目的呢,是为了写。看看这些名作是怎么处理情节、景物、抒情的。

怎么布局谋篇,怎么来表达。

我们讲过,在柳永和苏轼之前,词多为小令。

小令就是文字少,篇幅短小的那种词。

字数一般以80字为界,多于80字就算长调或慢曲。

一开始的词,就是这种短小的,大家从白居易,二主词、冯延巳、温庭筠,包括宋初的晏殊、欧阳修等人,他们的词都是这种小令。

为什么一开始是小令啊?怎么没人写长篇一点的啊?

我们学习诗词史,不仅要知道发生了什么,还有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才有趣儿。

大家想一下,为什么词一开始是小令,而不是长调?

我提示一下,我们开篇讲词的时候,我让大家千万要树立一个概念,是不是还记得?和这个概念有关。

这个概念就是,词是用来唱的,词是音乐文学。

那么用来唱,就应该短小吗?长调也可以唱啊?

实际上,我们说词是音乐文学的时候,其实其含义是,词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发展的,曲为主,词为从。

最初的曲子,多是大曲,舞曲,成篇成套的。音乐家从这些曲子里,拿出一小段适合配词演唱的,就成为曲子。

你选取一段,往往是选取短的,而长曲旋律复杂,不便于演唱。

所以在最初,唐人称这种可以配词演唱的曲子,就叫“曲子”。

配写的歌词,就叫“曲子词”。

对对,就是叫小曲儿。这是曲子的主要来源。另外就是原来的教坊曲的改造,这才有大曲、长调,这要等柳永出来做这事儿。

后来有了长调,这些短小的曲子,就被称为小令了。

小令,也分上下片,当然也有不分的。

那么怎么唱呢?

分上下片的,其实就是一个旋律,不同歌词唱两遍。

不分上下片的,就一个曲子,演唱的时候可以同样的词曲,再重复一遍。

副歌性质的唱法,在长调里有。长调的上下片,往往就不一样的。

由于这种情况,上下片的内容和情感就不一样了。

尤其长调,长调的上片情感舒缓,以写景啊、叙事啊为主。下片就进入情感充沛的阶段,议论、直抒胸臆就有了。

这些都是随着音乐的特点来改变的,是音乐决定了词,而不是词决定了音乐。

小令的上下片,情感和内容区别没那么大,这是因为曲调一样或者比较接近的缘故。

但是,并非小令的上下片就没区别,在写法上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形成转折。

这种转折,往往是情感的递进,或者场景的转换。

大家记住这一点,一定记住这一点,否则你写出小令来,就太平,平踏踏地没起伏。

写法上,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一个情绪或者一个景物的特征,贯穿始终。

怎么贯穿呢?首先要有统领的一句话,别的都围绕这句话来写。这句话,也可以简略为一个词、几个字。

在行文过程中,不断强化、深化,达到逐渐加强的艺术效果,并且使整篇浑然一体。

掌握住以上两点,小令基本写法就掌握了。

但是,这也仅仅是章法上保证你写对,而要写好呢,还需要你的才情。

另外补充一下,词牌的平仄、韵脚,这些是固定的,比近体诗的格律还严格,并且还复杂。

当然,在周邦彦之前,词的格律还算宽松,所以苏轼常常又不符合格律的情况。

北宋末年的周邦彦,把词的格律严格化,就更加要求严谨了。所以我们称周邦彦和他之后那一派,叫格律派。

关于周邦彦,我计划专门开一个专题,他对词的贡献,尤其对词的格律的贡献,相当于杜甫对格律诗的实践和贡献。

所以,周邦彦被称为“词中老杜”。这是后话,我们今天主要掌握小令的写法。

小令的写法呢,就上面两点最关键,下面我们举例说明,你才有感觉。

稍等啊,我找找

今天留作业,选了三个人的各一首词,我们先看这三首。都是鹊踏枝,第一首是冯延巳的。

鹊踏枝·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大家回顾一下刚才说的两点写法,对照看这首词。

看第一句,是最关键的一句,我说的是写法上。

“谁道闲情抛掷久”,里面是“闲情”是统领全篇的,你们想想你们自己写的,是不是有这样的统领句?

“抛掷久”,是另一层意思,由此才能引出惆怅。

所以,从第一句就能知道,这首词写的是闲情带来的惆怅。

我们再往下看,怎么样来描写闲情的,怎么样来表达惆怅的,这就进入赏析了。

冯延巳的高明在于,不是写一时的惆怅,而是放到一个很大的时间流里,就增加了感染力。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这句一出,时空感马上就出来了。大家看是不是?每年都是这样啊。

那么,后面的“日日花前常病酒”,是说什么呢?

这是排解惆怅的方法,其实就是借酒消愁。天天在花前喝酒,并且每次还喝醉。

“敢辞镜里朱颜瘦”,敢辞,就是不辞,不怕因为喝酒让自己衰老得快。

这几句下来,你就能体会,词里写的这个人,她的惆怅难以排解到什么程度。为什么是“她”?因为有“朱颜”。

冯延巳这首词,还是代言体,替歌女写的唱词。

那么,都惆怅到这种程度了,已经惆怅到极点了,下片怎么写啊?

下片,转折。一定要记得转折。

看冯延巳是怎么转折的。“河畔青芜堤上柳”,看到没?怎么转折的?

不在花前喝酒了,出来了是不是?到了野外,河边。

场景变换了。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这是不是和第一句对应啊?也和第二句对应啊。还是说年年如此。

问谁呢?大家想想。并且还是“新愁”,不是“旧愁”。

问谁?只能问自己,因为只出现了一个人啊。闲情、惆怅,再加上孤独,这是自问,自言自语。

新愁其实不新,旧愁其实不旧,是一样的愁。

好了,在家可以在花园喝酒排解,在野外怎么排解呢?

“独立小桥风满袖”,这是一个人,立在桥头,风吹过来,衣袖飘飘。

还是一个孤独的形象。

最厉害是结句,大家好好体会 一下“平林新月人归后”。

“平林新月人归后”,树林,新月,这位女子看到没有?是不是眼中景物啊?

尽管写出来了,但并非所见。

为什么?

因为,她已经回去了。

这些景物,这些构成孤独的景物,只是她想象的。

诸位,没有一个人的自然景物,你们写过吗?你没写的景物,包括很多诗人写的景物,都至少有自己的影子,有自己的存在啊。

冯延巳这句“平林新月人归后”所写的孤独的景物,连一个人都没有的。

所以这首词写得好,好在很多方面。大家要好好体会啊。

还有一个问题,这种“闲情”是什么?为什么会惆怅啊?

说不出是什么闲情,说不出什么理由。正因为这样,才让更多人去代入。

为什么很多人读了这首词都有感觉?不管是思念的、失恋的,还是什么的。都能代入进来。

这不是冯延巳的有意为之,而是因为,冯延巳本身就是一位宰相,他是真的有“闲情”啊。

并且,不要忘记,这是为歌女而写,他放大了这种闲情,以及闲情带来的惆怅。

另外,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冯延巳写情感的手法,并非直接说,而是用景物来表现。注意到没有?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谁的词?

这句“剪不断”是李煜的,看看署名写愁的?

李煜是直接说的,真愁是,这种愁剪不断、理还乱啊。

而冯延巳不这样了,他不说,直接写景,用写景来让你感受到。“平林新月人归后”,这样说一句景,就够了。

好,这是冯延巳的鹊踏枝。我们再看晏殊的同调词。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鹊踏枝到了晏殊手里,他给改名叫蝶恋花了,大家看到这两个词牌,其实是一回事的。

晏殊这首词,写的是什么?能不能找到统领的句子啊?

“槛菊愁烟兰泣露”,大家仔细看这句。

这句里面很清楚,“愁”,并且“泣”,这两个字,是统领全篇的。后面会告诉大家为什么“愁”,为什么“泣”。

这首词的人物是谁呢?第二句出来场景了,“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看场景,是一位女子。还是代言体,为歌女写唱词。

“轻寒”是季节,是初春,还是初冬?对,前面有“菊”。“燕子双飞去”,好了,啥季节啊?

点明是秋季,并且由于有“飞去”,还点出了“离愁”。

由于有了“飞去”表示离别,所以紧接着就直接说了,“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她在埋怨明月,为什么不知道我在犯花痴、犯相思呢?还把月光照进我的窗子?

大家看时间线,一开始,不是夜晚啊,现在有明月了。说明时间在流逝,并且相思没停止。

下片再看,第一句“昨夜西风凋碧树”,天哪,直接到第二天了。

或许一夜未眠,或许一大早就醒了,看到的是“西风凋碧树”这种凄凉景象。

还要想办法排解一下啊,于是就登楼。“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登楼远望,等着思念的人回来,盼着思念的人出现。

可是,“望尽天涯路”,两眼望穿,也不见远方的人归来。

排解,反而更加增加了愁绪。

还要想办法啊!不能只是遥望等待啊。

于是写封信吧。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信可以写,但那个人到底在哪里?只知道在远方,不知道具体地址。

快递小哥也帮不上啊。

这是晏殊。晏殊和冯延巳一样,也是一位太平宰相,他写的这些思念,是写自己吗?未必是,很可能完全是代替歌女而写,酝酿感情,身临其境,所以写得这么深彻感人。

大家注意写法,首先有统领句,然后按着时间线,顺序而下,逐渐深入,写了不同场景,不同行为,不同景物,于是完成了这首词。

词,很短,但内容非常丰厚。

好,再看一首欧阳修的蝶恋花。

蝶恋花·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署名欧阳修的这首词,一般认为是冯延巳的,说法不一,我们只看作品本身吧。

统领句,首句就是“庭院深深深几许”,为什么要说深深,为什么要问深几许?

因为太无聊,太憋闷,太郁闷,所以在埋怨,有怨气啊,庭院好深啊,怎么那么深啊。

这种庭院之深,其实是愁绪之深。

仅仅是庭院之深吗?还不够,大家看下句。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是写杨柳,杨柳茂盛,一片连一片,并且如同帘幕,无数层。大家感受一下。

这种写景物的浓密深厚,其实还是写愁绪的浓郁。能不能感受到?

那么,这么深彻的愁绪到底是什么呢?

看下句,“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非常明显了,原来我们游玩的地方,只剩下一片孤寂,连章台路也看不到了。

章台路,是什么意思?这是个典故,大家看到古诗词里有“章台”,就肯定与离别、思念有关。

这是思念离人的愁绪,到这里就点明了。

然后看下片,看作者是怎么转折的。

“雨横风狂三月暮”,这是时间和天气的变化,一层转换,不在上片的时间和场景了。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傍晚时分,把门关上,但也无法关住春天的流逝。

这是说什么?不单是说时光啊,其实还是说自己曾经挽留那个人,挽留不住啊。

一个人离去,另一个思念。思念的人是孤独的,有话没人诉说,于是自言自语。

自言自语还好,偏偏不肯自言自语,而是憋不住要对人诉说。

实在找不到诉说的人,于是问花。

但花能回答吗?花能交流吗?“泪眼问花花不语”,这是多么郁结的情思啊。

多么无奈的一句话啊。

还是含泪。天。诸位好好体会体会。

最后一句是写花的回答,花在飘零,在飞。花,用花的飘零来回答。

“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不单是写花,是写这位女子内心那种涌动的愁绪,想花一样飘零、飘零。

我们看,这三首词,是一个词调,写的内容也差不太多,但最后这一首,感情最为深沉。因此有人说的欧阳修的,也不为不可能。因为欧阳修的词,和晏殊、冯延巳相比,就有感情强烈的这一特点。

刚才有人说了,看内容这不是在写歌女啊?

看得很对,这不是写歌女。我前面说的是,代替歌女写唱词,而不是代替歌女写歌女的情感。

这一点其实蛮重要,因为冯延巳、晏殊、欧阳修这样重量级的宰相,他们的生活圈子,不是以歌女为重啊。

没错,他们写的词里的女子,都是贵族女子。他们写的闲情,那真的是吃饱喝足没事干的闲情。

我们对比柳永,你就能体会到了。柳永词里的人物,多的下层女子,尤其直接就是歌女,包括柳永和歌女之间的故事。

这不是今天的重点,今天主要是看小令的写法。大家注意,我们之前讲了诗的写法,词,其实也是一种诗啊。主要的写法,比如用景物来写情感等等,都是诗的手法。

今天的作业,已经发布了,就是让大家练一练,写一首蝶恋花。

再强调一次,一定要先酝酿情感,再下笔。一定要结合自身周边的景物、自己的经历来写,写真实一点。一定要走出唐宋词那种古里古气的味道,写出时代的气息来。

【课后】

刚才有谁说,苏轼的词不和格律,因为偶尔用蜀语。这说法恐怕不太说得过去。古代诗词的声韵,是专门的一套声韵系统,与官话和白话都不一样,是另立体系的。所以不管哪里的人,写诗词用的声韵都是一样的。苏轼的词多不合格律,最大的原因是当时的格律不那么严格。另外,苏轼写词,确实比较粗,这一点在喜欢苏轼也掩饰不了的。

作者:费蜡斋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0cdfc3036800
来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豪放词的形成,不只是苏轼一人的功劳
一词丨五代·冯延巳《清平乐·深冬寒月》:往事总堪惆怅,前欢休要思量。
岭南诗词大师朱庸斋先生珍贵讲稿
《诗词的写作技巧》全文
堂庑特大 清丽多彩 委婉情深——谈开一代风气的词人冯延巳
辨析冯延巳、晏殊词的艺术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