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制式最完整的衙署 坐拥唯一“穿堂”建筑 被誉“京南第一府”

府衙,是中国古代官员办理公务之地。位于河北省河间市的河间府署,自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置府以来,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明朝时期,河间经济繁荣,成为与保定、济南、开封齐名的京南四大名府,因其地处京城南下的第一站,故又有“京南第一府”之称。

河间府署共有房屋60余幢、300余间,是目前我国制式最完整的衙署建筑。府署内主要建筑沿中轴线一字排开,依次为大门、仪门、戒石坊、大堂、穿堂、二堂、三堂以及内宅。两侧分别设有司狱司、狱神庙等场所,除大堂遵循了元代建筑风格,其它建筑大多为明清建筑风格。

穿过仪门,正中的甬道上矗立着一座“公生明”戒石坊。“公生明”取自《官箴》中的“公生明,廉生威”,意为“公正则使人显得光明磊落,廉洁则使人显得不怒自威”。古代官衙为了告诫官员们洁身自好,竖立这样一座牌坊,让官员每天经过都会看到,可谓煞费苦心。

沿着甬道前行,就到了始建于元代的大堂,这里是知府拜牌迎旨、举行贺典和公开审理重大案件的地方。大堂飞檐斗拱,画栋雕梁,从里到外悬挂了三块匾额,其中的“我思燕南”,是纪晓岚回乡省亲时题写;而“宝釐堂”匾额据说由明万历首辅严嵩题写。

大堂的后面是一座可以穿行的“穿堂”,正门两侧的楹联为:“榆枌其乐升平日;禾麦当歌大有年”。这是一处为审理案件过程中提供临时休息、或是遇有案情变化商议策略的场所。值得一提的是,河间府署是除北京故宫之外唯一建有穿堂的衙署建筑。

“穿堂”的后面是二堂,这里是审理机密案件的场所。二堂里面还有宋朝时期包拯办公的蜡像。原来包公曾在公元1052年7月——1053年12月,任高阳路都部署安抚使、知瀛州(今河北河间县),他为官刚正不阿,清正廉洁,虽然只当了一年多的瀛洲知州,却深受当地民间推崇。

河间府署建筑分为东、中、西三路,除了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西轴线上的司狱司、狱神庙、同知署也令人印象深刻。狱神庙是祭祀狱神皋陶的庙堂,囚犯被关押入狱后或起解赴刑前都要来此跪拜狱神。而由20间牢房和狱吏办公场所组成的司狱司,是曾经关押重刑犯的地方。

民国时期,河间废府存县,重心他移,河间府署也因财力不济,年久失修,直到日本侵略者占领河间时已成废墟。2010年府署复建时,清理出河间府衙庭院的部分旧基,经专家鉴定为明代府衙二堂遗址,现在已按原样原址保护,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沧州旅游政务网
陈玉洲丨古老的保定直隶总督,我终于读懂了你
内乡县衙赋
直隶总督府
中国级别最高的县衙
南阳知府衙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