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太祖诸子之十六宁王朱权

洪武十年,对大明王朝来说是很平常的一年,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朱元璋一如既往地治理着国家,就在这一年他接到后宫中传来消息,他的一名妃子给他生下了他的第十七个儿子,朱元璋没有太高兴的,毕竟自己这么多年已经有了十多个儿子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他例行公事的看了一眼儿子,没想到这个儿子长得面相很好,心中十分喜欢,于是特意给他取名朱权。

朱元璋和朱棣

朱权在皇宫中逐渐长大接受教育,逐渐长成一个少年,他天资聪颖,尤其喜好读书,这要是书他都搜集过来,仔细研究,尤其精通儒学,对佛道之说也很了解,看上去就像是个普通的读书人。朱元璋认为这样不行,为了教育儿子,培养儿子的尚武精神特意让他和五位兄弟一起前往临清练兵,进行军事训练。在练兵过程中,朱权虽然不够勇猛,没有上阵杀敌,但是他善于指挥军队,沉着冷静,遇到险境毫不胆怯,淡定自如,颇有统帅之风。朱元璋看在眼里感觉这个儿子很有计谋,要知道不分青红皂白就带着人冲上去砍人那是蠢将,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于是一项新的计划呈现在朱元璋的脑海里,朱权随后被册封为宁王,封地为大宁。

大宁这个地方在关外,地处喜峰口外,和北元接壤,是一个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这种地方朱元璋只能交给亲王镇守才放心。朱权的军事表现让朱元璋很满意,于是他决定把这个军事重地交给朱权,由此朱权成为边境九大塞王之一。

大宁卫

两年后朱权前往大宁就藩,一到大宁,朱权感到自己身上重担不轻。父亲交给他的大宁家底是 “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的还有以骁勇善战出名的朵颜三卫骑兵,他的军事力量超越之前任何一个藩王哥哥。父亲可以说是把北方的家底全交给他了,他十分感激父亲对自己的信任。朱权就藩后,多次和其他几位哥哥一起出塞和蒙古人作战,并且多次大获全胜,有力的保证了大明北部边疆的安全。由于朱权在这些战役中表现很突出,人们将他和朱棣放在一起并称“燕王善战,宁王善谋”,这是对他最大的赞扬。

北平和大宁距离

如果没有意外,朱权将在大宁用尽一生抵御外族,镇守边疆并且他的后代一直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世代代为大明守卫边疆。可惜的是之后的一场皇室内乱打破了这一切,从此朱权的军事才能湮灭无闻,昔日意气风发的大将消失不见,只剩下了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提早退休受尽屈辱的老人如履薄冰默默无闻的苟活下去。

建文元年,朱权的侄子朱允炆登上了帝位,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处理他的这些手握重兵的叔叔们。

朱权因为一向低调所以没有第一批进入侄子削藩的名单之中,但是看到自己的兄弟们一个个的都被处理,朱权心中也生气不满,他认为我们这些叔叔有什么罪?都是给你看大门的,你把我们都处理,将来谁还会管你。就在朱权生闷气的时候,四哥朱棣和侄子反目了,公开造反了。朱权听了很惊讶,没想到四哥居然如此胆大,而且四哥这个举动让朱权陷入了被动,作为臣子,朱棣是造反,朱允炆是正统皇帝,自己理应站在侄子一旁,出兵平叛;作为兄弟,他十分理解四哥也是被逼无奈,同时也是对他们兄弟的保护,毕竟朱允炆太狠了,对他们这些做叔叔的赶尽杀绝啊。一边是侄子一边是兄弟自己该怎么办呢?

就在朱权左右为难的时候,朱允炆和朱棣同时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朱允炆是害怕这个手握重兵的叔叔投靠朱棣,到时候他们兄弟兵和一处将打一家自己就糟了,于是传旨让朱权来南京。

朱棣是看上了朱权手中的兵马,他曾经说过如果能得到大宁兵马,就如虎添翼大事可成,因此邀请朱权同自己一起靖难。

去投靠侄子,自己以后难免会落个被削藩的下场;跟着四哥,前途未卜,自己不想冒这个险。思前想后,他决定坐观其变,谁也不管,看最后结果。

因此朱权既没有像辽王那样渡海逃跑,也没有起兵去帮四哥靖难,他还悠闲地在大宁过着自己的日子,他不知道自己的好日子马上就要结束了。

朱允炆对朱权抗旨很生气,于是他下令削去朱权的三个护卫以示惩罚,其实这个惩处毫无作用,毕竟现在朱允炆的命令也传达不到大宁,即使到了也没什么用,天高皇帝远朱权根本就不会遵旨。而朱棣对兄弟的反应也很生气,他亲自到了大宁,从而彻底断了朱权坐观成败的天真想法。

朱棣急于将朱权手中的兵马弄到手里改变战场上敌强我弱的状况,于是他带着一队人马跑到了大宁要会会弟弟。

朱棣靖难图,明显专门去了大宁一趟

朱权对四哥的突然到来很感意外,不过他还是想到了四哥的目的,于是只让四哥一个人进城。

一见面朱棣就对朱权作出一副,久别重逢死里逃生的面容,哭的泣不成声,表示自己造反真的是被侄子逼得,现在自己走投无路,希望十七弟向侄子说几句好话,让他放过自己吧。

朱权看到四哥这副落魄模样很是心酸,防备之心全都没有了,当时表示他一定会为四哥求情的,接着就留四哥在家里住了几天。几天后,朱棣表示自己要回北平了,朱权亲自送四哥出城。

一出了大宁城,朱棣突然要求朱权和他一起去靖难。朱权严厉的拒绝了他,突然四处伏兵四起将朱权抓了起来,最让朱权惊讶的是这里面很多人都是自己的部下,原来朱棣利用这段时间趁朱权放松警惕,派人入城和朱权的部将还有朵颜三卫联系上,在许以巨大的好处之后这些人都背叛了朱权,面对阶下囚的弟弟,朱棣多少也有些不好意思,于是说道你随我去靖难,成功后,我分你一半天下。

朱权苦笑一声,他也不是傻子,这种事成中分天下的诺言他自然不会相信。他长叹了一声,不禁感慨,自己枉称多谋,实际上还是一个蠢货,姜还是老的辣,自己还是没斗过四哥。

之后朱权全家都被带到了北平,朱棣将大宁的兵力全部抽走帮助他打内战,大宁这个军事重镇从此被废,而朱棣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这个举动给他的后世子孙留下了多么严重的后患。

四年后,朱棣成功的打下了南京成为大明新的皇帝,于是开始奖赏有功之人,处罚不附自己的人。周王等人都恢复了王爵各回封地,唯一一个棘手的难题就是朱权怎么处理?

中分天下不可能的,自己辛苦打下来的天下怎么可能给别人一半,让他回大宁,自己又担心他造反,干脆让他换个地方,只要他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能平安无事。

于是朱棣找来朱权,对他说靖难已经完成了你打算怎么办?

朱棣能当上皇帝,朱权手中的那支军队自然功不可没,按照功劳来说朱权有资格要求朱棣兑现中分天下的诺言,但是朱权不是傻子,现在自己什么都没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有什么资格和别人提这么过分的要求呢。于是他希望自己能够回到大宁为四哥戍边。

朱棣不许,理由是大宁已经残破不适合居住了,大明除了南京和大宁只要没有藩王的地方随便选。

朱权知道四哥担心自己回到大宁集结旧部同时联合联合蒙古人,怕自己造反。自己什么都没有了还造什么反,不如自己今后做个享受荣华富贵的逍遥王爷吧,去个富庶的地方过几天好日子,于是他提出去苏州。

朱棣的回复是否决,他表示苏州在南京边上,是国家赋税来源之地,父亲在世的时候就没有分封出去,再换个地方。

朱权无奈,说道那就去钱塘吧,钱塘就是杭州。朱棣再次否决,表示太祖将钱塘封给五弟,结果五弟没有去反而去了开封,建文帝将他的弟弟封到这里,结果他也没能前往,所以你不能去。这样吧建宁、重庆、荆州、东昌都是不错的地方,你在这里面随便挑一个。

朱权苦笑一声,自己还挑什么啊,建宁重庆当时都是偏远小城,东昌虽然在山东也并不繁华,荆州很不错但是十二哥死在了那里,而且辽王被朱允炆改封到这里,现在朱棣正生他的气,如果自己去了辽王能去哪,他已经够倒霉的了,还是给他留一块地吧。于是他表示自己不挑了,一切听凭皇帝的旨意。

看到朱权如此听话,朱棣也就不再坚持思考一番后让他去南昌。

明南昌府

南昌今天是江西的省会是个繁华的城市,在当时并不算太好,虽然做过南唐一阵都城并且现在是江西一省官府驻地,但是那么多年了一直没有发展只是一座普通的城池,为什么朱棣提出的地方一个没让朱权去,反而让他去南昌呢?因为当年朱允炆曾经计划将朱棣改封到这里,南昌就深深的印在了朱棣的脑海里。朱棣提出的那几个地方虽然也不怎么地,但是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离京城太远,不利于控制朱权,南昌不远不近正好在自己的可控范围之内。

朱权虽然不喜欢南昌,但是他没有反驳的权利,于是乖乖的带着老婆孩子来到了南昌。

一到南昌果然遇到了麻烦,南昌本是小城,从没有过藩王被封到这里,南唐的宫殿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找了半天居然找不到适合朱权住的房子,于是郁闷的朱权一家住进了主管一省政务的布政使司衙门。

堂堂藩王无处居住,只能到官府借房子,这个消息传到南京,朱棣也有些同情十七弟,不过他没有拨钱给弟弟盖房子,刚打完仗,用钱的地方太多哪有钱给他盖房子啊。最后朱棣下旨,来个直接运用,把布政使司衙门改成宁王府,建筑是现成的不用改变,所居之所,无丹彩之饰,王府屋顶只用土瓦不用琉璃,从外面看上去根本就不像是个王府,可怜了布政使司大小官员只能搬家了。

按理说这样的王府根本就不是朱权这样的王爷所居住的规格,但是朱权对这样的装修很满意,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成了皇帝重点观察对象,自己只有低调才能活下去。

可是朱权想低调生活下去,朱棣却找上门来了。朱棣对朱权还是不放心,有人看出了朱棣的心思,于是赶紧上报朱权在封地诅咒皇帝诽谤他人。朱棣听了后赶紧让人调查可是查了半天什么也没查出来,于是不了了之。不过这件事把朱权吓得够呛,于是他只能更加低调。他给自己取了臞仙、涵虚子、丹丘三个别名,这三个名字一听就和道教有关,他一心投入到了道教之中,表示自己今后不再过问俗人之事每天修炼企盼羽化登天,同时他不再与任何官员和外人接触,专门修建一个书斋,在里面以读书弹琴为乐,同时辅以著书立说。从此直到去世,闭门不出一心宅在家里的他在音律,医药,杂剧,文学,史学,茶道,绘画,农学等领域留下了诸多不俗的著述典籍,在文化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或许是因为这样,朱棣再也没有找过他的麻烦,兄弟二人很平静的在各自的领域生活着。

朱权虽然彻底退休不过问日常之事,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死心,作到清心寡欲,也就是说他这一切都是装的,他无力对抗四哥,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求得生存。果然朱棣死后,他行动了,宽厚的朱高炽即位后朱权突然一反常态向侄子上书表示南昌并不是他的封国,希望把他改封到一个富裕的地方。

朱高炽知道朱权还没死心,于是回复道,先帝把叔父封到南昌二十多年了,不是你的封国是什么,你说清楚。朱权哑口无言,他根本想不出怎么回答,是啊,不是你的封地你怎么在哪待了二十多年。

朱瞻基即位后,朱权感觉自己辈分高可以向孙子提要求了,于是他上书希望把南昌附近的土地赐给他,同时对宗室品级的事有诸多不满。朱瞻基十分不高兴,专门下达了诏书把他骂了一顿。这下子朱权彻底明白了,自己不可能离开南昌了,如果皇帝发怒自己还有后代很有可能会遭遇不测,也为了保住自己还有后代的命,心灰意冷的他向孙子送了一把扇子,希望皇帝赐给自己铁笛。这就等于朱权彻底向四哥一脉投降了,希望皇帝能够留下自己的后代。朱瞻基明白了十七爷爷的意思,最终放过了他和他的后代。不过他们两个人和解了,但是后代心中始终存在着心结,最后在几十年后终于分出了胜负。

朱权晚年写了一首诗:“光浴咸池正皎然,忽如投暮落虞渊。青天俄有星千点,白昼争看月一弦。蜀鸟乱啼疑入夜,祀人狂走怨无天。举头不见长安日,世事分明在眼前。”他有苦不能说,由才能不能发挥,有雄心不能实现,最后只能做一个在鄱阳湖畔饮茶读书听琴的普通老头了此残生,并且随着年龄的老化,朱权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身后事,他亲自挑选墓地修建自己的陵墓,屡次前往查看,关心程度已经胜过了他现在住的王府。

正统十三年,朱权病死在南昌,享年七十一岁。因为朱权信奉道教,于是在死后是身着道冠道袍而非王服入殓的,或许他是想以与世无争的态度前往另一个世界吧。

朱权坟墓前的华表

后人

朱元璋给朱权这一脉定的辈分是:“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

朱权万万没想到自己为了后代能够保住性命永享富贵,只能向皇帝服软,可是他所做的努力最后还是白费了,宁藩最后还是被废除了。其实宁藩被废倒是不怨皇帝,因为皇帝根本就没有去管他,宁藩被废还是自己找死。

朱权死后几代藩王都很老实,他们在南昌过着平静的生活。当王位传给第五代宁王朱宸濠时,宁藩的平静生活结束了。

朱宸濠是个不安分的人,他视财如命在南昌欺压百姓巧取豪夺,贪婪地聚敛钱财,甚至集结盗贼四处抢劫,害的南昌百姓苦不堪言。

朱宸濠

同时他生性轻佻无威仪,但是他很自负,认为自己才高八斗,神功盖世,各项指标爆表可是现在却窝在南昌这个小地方,太屈才。他有政治野心,身边的术士曾经对他说过南昌城东南有天子之气,并且朱宸濠面相奇异,这使得他更加坚定自己不是一般人。同时他对朱棣一系的皇帝一家怨恨颇深,他认为当年朱棣造反成功主要是靠了他祖先朱权的兵力,可是朱棣当皇帝后非但不报恩,反而将祖先贬到南昌,让他们一家几代人在这委屈的生活,这是人干的事吗?

朱宸濠不甘心向他的祖先那样在这里委屈的过一辈子,他发誓要让朱棣一系把从朱权手里夺走的一切都还回来,甚至让他们匍匐在自己的脚下。

朱宸濠开始自己的行动,可是内心澎湃了半天才发现自己身边一个兵都没有,自己就是个光杆司令,总不能赤手空拳去和皇帝打架吧。当年祖先“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的巨大优势早就没了踪影,就连身边的护卫都被削的干干净净了。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造反。朱宸濠打定了主意,当然了公开招兵买马那是不可能的,于是拿出了祖先几辈子积攒的金银财宝送到北京,找到了大宦官刘瑾,希望刘公公帮忙让他把护卫给恢复了。

刘瑾比较守信用,收钱办事,于是朱宸濠的护卫申请马上批了下来。朱宸濠看着这支队伍心血澎湃,恨不得马上挥师北上杀进紫禁城。可惜他还没来得及笑几次,就传来了刘公公倒台的消息。以往他批准的所有申请全部作废,因此朱宸濠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护卫也被撤销了,自己费了半天劲花了那么多钱全打了水漂。

换做一般人这个时候看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死心,因为这样的造反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希望。但是朱宸濠确没有死心,他实在无法放弃自己的造反决心,一个刘瑾倒下了,还有别人,大不了找别人帮自己。于是他继续广撒钱财到处找人,最终找到了钱宁等皇帝面前的红人。在他们的帮助下,朱宸濠终于有了自己的兵马。

经过几年的准备,朱宸濠觉得自己准备的差不多了于是决定造反。他的妻子娄妃得知了丈夫的决定后劝说丈夫放弃这个想法,这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朱宸濠根本听不进去妻子的话,他一意孤行坚持自己的主张。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在自己生日这天宴请江西官员,当大小官员道奇后,他对外宣布当今皇帝不是明孝宗之子,他奉太后的密旨起兵讨伐,公开造反,随后他派兵对不依附自己的官员全部杀死,占领了南昌,随后他举兵东进,号称十万大军,意图直扑南京,这个大明留都。

明武宗

在途中朱宸濠等不及到南京登基称帝,直接自行称帝,建年号顺德,以李士实和刘养正为左右丞相,王纶为兵部尚书,正式组建了自己的朝廷。

由于大明百年来没有这么大战乱,又事发突然,各地守军仓皇应战,寡不敌众很快多个城池都被叛军占领,大军扑向安庆,如果照这个势头下去,朱宸濠占领南京也不是问题。可惜的是朱宸濠并没有遗传他祖先朱权的优秀基因,他手下也没有真正的将才谋士,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一个比他厉害百倍的对手王守仁。

王守仁

王守仁充分分析了宁王这次叛乱的前因后果和双方的实力对比后,他分析出朱宸濠的主要目标是南京,现在在安庆鏖战,叛军士气正旺,自己这点军队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而且朱宸濠为了攻占南京肯定会带走南昌大部分人马,南昌城现在防守空虚,而朱宸濠这个人瞻前顾后,目光短浅,毫无学识,如果自己攻打南昌,他肯定会回来夺取南昌,而且叛军连续作战长途奔袭到时候肯定疲惫虚弱不是自己的对手。主意已定,王守仁拒绝了援助安庆的建议带大军直扑南昌。

宁王叛乱路线

朱宸濠在得知南昌城被围了后,一下子慌了,读书不多的他没有看出这是围魏救赵的老把戏,南昌是他的老家命根子,如果那场丢了,南京打不下来,拿自己去哪呢,所以必须保住南昌。

他的手下得知他要回援那场坚决反对,表示我们是造反,人马有限,已经没有退路了,必须在全国兵马集结之前拿下南京,正名天下,南昌已经无足轻重,现在就算回去夺回南昌有什么用,到时候全国大军到来大家就全完了。

朱宸濠却拒绝了他们的建议,表示南昌绝不能丢。就像他坚持造反一样,他坚持要夺回老家南昌。

叛军奔袭回来,正中了王守仁的以逸待劳之计,朱宸濠大败,最后和儿子还有他的朝廷官员全部被俘。曾经劝谏他的妻子娄妃投江而死,其余人被杀被焚被淹死的数以万计,这场藩王叛乱前后四十三天就被平定了。

随后正德皇帝朱厚照以平叛为名带着大部队来到了南京,在听为叛乱被平定后他很不高兴,因为这无法施展自己的统兵才能,最后经过商量,王守仁把朱宸濠押到南京放到校场里,让朱厚照亲自将朱宸濠打趴下才算了事。

当朱厚照将朱宸濠打倒在地高兴的哈哈大笑的时候,朱宸濠不得不底下他那颗曾经高傲的头颅,留下了悔恨的泪水,朱权的子孙最后还是败在了朱棣的子孙手里,丝毫没有翻盘的可能,朱宸濠想为祖先报仇的愿望至此以失败告终。

随后朱宸濠和他的儿子按照规定被废为庶人然后被处死,在死前朱宸濠苦笑着说道:“当年纣王就是听信妇人之言才灭亡的,我却因为不听妇人之言灭亡的,如今后悔也晚了。”

处死朱宸濠后,接下来该讨论怎么处理宁藩。宁藩朱权不光朱宸濠一个后代,他们自然不希望宁藩被废,还希望自己继承藩王的爵位呢。朝廷上也争论半天,最后多数认为宁藩作为太祖之后,本应成为宗室的榜样,可是他却叛乱起了不好的反面效果,因此应该被废除。最后通过决议宁藩被废。宁藩族人闻讯只能自认倒霉,不过宁王被废,下面分封的郡王都还保留着,后来皇帝让其中的三位郡王一起管理宁王的族人,从此朱权的子孙都老老实实在南昌生活再也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

明朝末年,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宁王朱权这一支也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族人为了活命也四散逃跑,明朝灭亡后大多隐姓埋名,分散在各地繁衍生息过着平静的日子。不过朱权的后人还是出了个知名人士,就是朱权的九世孙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的花押

八大山人是中国书画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出生在明朝末年,生活在明末清初。他本名朱统(这个字实在找不到),又名朱耷,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良月、道朗等。

在明朝灭亡后,他面对国破家亡,心情悲愤,便装哑扮傻,削发为僧。将自己全部的感情都投入到了书画上面,因此成为明清时代著名画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初掌握朵颜三都卫的宁王,封地在大宁怎么到了南昌?
朱元璋之子朱权
朱元璋最长寿儿子,15岁执掌明朝最厉害军队,历6个皇帝71岁善终
王阳明的封圣之战:无能的领导,强大的对手?我照样干出好成绩!
宁王谋反,一部为祖先雪耻、复仇的百年血泪恩怨史
宗室之乱,宁王朱宸濠造反:他的反叛为何会快速失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