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中国颇有渊源,安第斯文明山西博物院首展,木乃伊细节清晰可见

不出国门就能够欣赏来自南美的安第斯文明特展,实为一大幸事。来自秘鲁11家博物馆的157件藏品让我们见识到了不同的文明发展。印加帝国的繁荣是安第斯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果。他们没有文字、车轮,但却留下了古城、地画,陶器、金银制品等。16世纪初西班牙的强盗踏上了这片土地,印加帝国被征服。图中:公元前1000年女性雕像

秘鲁早在15000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考古界的共识是,他们15000前由亚洲穿过白令海峡由北向南迁移到南美,DNA显示秘鲁人群与我国西南和藏族人十分相似,难怪之前看到南美新闻或者电影中的秘鲁人,总觉得与中国人很相似。图中:大型纳斯卡彩陶瓶,公元前100年到公元700年,披着披风的人物,披风上有各种拟人化的形象。

这个陶瓶中您会发现什么?人脸型陶瓶,库比斯尼克文化,大约在公元前1250年至公元前500年。他的眼睛很特别,表明此人可能失明。人脸布满划痕,以朱砂进行彩绘。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1月5日,在山西结束首展后,还将在天津、重庆、武汉、广州等城市展出。

当我看到这个神兽型的陶瓶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想起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晋候鸟尊,这件陶瓶属于帕拉卡思文化,大约年代公元前900年至公元100年,居然与晋候鸟尊的年代重合。该容器独特地采用矿物颜料与树脂混合。

彩色羽毛扇, 纳斯卡文化时期,公元前100年到700年,长37厘米宽29厘米,扇子上的羽毛可能来自金刚鹦鹉。

这件陶瓶上的动物真想不到!是蜥蜴。在莫切艺术中,蜥蜴有时候代表着太阳神和死神,它们白天活动,且大部分时间在地下。该陶器展现了跳跃的蜥蜴,背面镶嵌了海菊蛤贝壳。

作战纹扩口瓶,莫切文化,大约在公元250到800年之间,修复后的陶瓶口沿部分展示了蛇带神与神话人物,凤螺怪兽,恶魔鱼怪进行的一系列战斗场景。

持杯男子形陶罐,莫切文化时期。莫切工匠善于捕捉人类形态和表情的细微差异。容器中描绘了一个残疾人,腭裂且鼻子变形。莫切文化中认为残疾人与祭司一样具有某种超能力。

动物在莫切文化中占有非常的地位,很多动物形象频繁在陶器上出现,其中有豚鼠,鹿,美洲驼、海狮和各种鱼类。

棍神纹大形彩陶瓮,来自于纳斯卡山谷的帕切科遗址,高62厘米,宽79厘米,属于瓦里文化,公元650年到1000年,画面正中是一位男神,而仅以玉米头饰装饰的象征性头部可能是一位女神。

美洲驼形彩陶器皿,瓦里文化。是供奉给神灵的祭品之一,秘鲁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国家博物馆馆藏。

黄金面具。这套黄金头饰总重达2公斤,连同附着的真实鸟类羽毛一起,1米多高,60厘米宽。

圆柱形黄金皇冠,西坎文化,750年到1375年。发现于罗洛神庙中。细看可以发现,皇冠装饰有几排小孔组成的几何图案。

几何纹金衬衫片饰。同样属于西坎文化,最高等级的贵族通常用大量金片制成装饰品,来装饰全身。这组黄金片饰本来缝制在针织衬衫中,现在衬衫已消失。

木质男性雕塑,契穆文化,1100年到1470年。昌昌古城的宫殿围墙上装饰有土坯浮雕,格子以及木质雕塑。雕塑上有彩绘的脸,还镶嵌了贝壳装饰。

昌凯文化于12至15世纪在秘鲁中部海岸蓬勃发展,最具特色的是陶器和纺织品。最常见的是双直提梁大度瓮。

阿黎巴洛瓶,印加文化,13世纪早期到1572年

在安第斯,7000年前就开始制作木乃伊,并将其作为尊崇祖先的对象,定期祭奠膜拜。与古埃及相比,印加的木乃伊更像一个大大的包裹,这个木乃伊顶部还描绘了人脸轮廓,考古学家猜测可能表示包裹内人脸的位置及死者的身份。

这张图片,我犹豫了很久,因为看得有点惊恐,也是我第一次亲眼见木乃伊。画面上手指指甲清晰可见,他似乎在思考。另外这名男子人为扩大了耳垂,印加人视耳大为美,每个印加贵族男子都会用金针穿出硕大的孔洞,最大的可以容纳桔子大小的耳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秘鲁文物汇聚山西博物院:从山鹰之子看安第斯文明
秘鲁墓葬地出土至少40具保存完整的千年木乃伊
神秘莫测的安第斯文明,分享首博“秘境”展
500年前的冰山女尸重见天日,尸检后,揭开一段残酷的历史
“世界十大古都”库斯科
智利惊现千年墓穴 挖出的东西震惊所有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