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博物馆头条# 【堇鼎:见证北京城市...
堇(jin)鼎,1974年北京琉璃河253号墓出土,现藏首都博物馆。

堇鼎,通高62厘米,口径47厘米,折沿方唇,口微敛,折沿,方唇,直耳,鼓腹,兽蹄形足。

器内底有三个圆形浅洞,分别与三足相对应。两耳外侧各饰一组两头相对的龙纹,口沿下饰一周由六组兽面组成的兽面纹带,每组兽面纹均以凸起的扉棱为中轴的鼻、额组成,三足根部各饰一组兽面纹,兽面纹下饰以三道弦纹。

堇鼎造型凝重,纹饰古朴,气势宏伟,其器形、风格、铭文、字形与黄河流域商周遗址出土的同类器物完全相同,说明三千多年前北京地区已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同中原地区在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形成了统一的整体。

鼎腹内壁铸有4行26字铭文:“匽侯令堇饴太保于宗周,庚申,太保赏堇贝,用作太子癸宝樽枘口。”

铭文讲述了一个史实:燕国国君让一个叫堇的人在宗周宴请太保。在庚申年,太保赏给堇钱。在西周时期的钱币大都是用青铜做成的,堇把太保赏给他的零花钱倒进炉子里熔化,然后铸造了这尊青铜鼎,还把它献给了太子。

燕侯派堇前往宗周为太保奉献食物,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召公奭以其长子就封于燕,而自己留在宗周辅弼王室的记载,填补了文献史料对西周燕国记载的不足,进一步证实了北京琉璃河地区即当时古燕国的始封地。

资料记载,琉璃河遗址是迄今西周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处城址、宫殿区和诸侯墓地同时并存的遗址,被列入“二十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正是从这出土的大量带“匽侯”铭文的器物,证明了这里就是三千多年前燕国的都城所在地。堇鼎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北京城历史之源的见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琉璃河遗址 两段铭文共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牛头鬲”见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与城址
西周疆至的考古学考察(上)
文物介绍——印证北京历史的克盉
它的出现,将北京建城史提前了3000多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