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曲第八讲 重头小令

元曲第八讲   重头小令

主讲:绝谷画蝶

我们还是先简单复习一下上周的课程

一、散曲

1、什么是散曲?

散曲,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在元代兴盛,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散曲是一种诗歌体裁;是一种另类格律诗;是一种不带科白的曲,(科,动作。白,道白),不用舞台来表演故事,只是用来清唱,有人也称之为“清曲”。 

二、小令

1、什么是小令?

小令是元朝散曲的一种,原是民间的小调,元时宋词渐渐凋零,伶人多向民间小调寻求突破。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一般以58字以内为小令,所谓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征。

2、小令的形式

小令分为寻常小令、摘调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和集曲五种形式。 

1)寻常小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征。

2)摘调小令:指从套曲中摘出之曲调,有如词中之摘遍,所摘之调必是套中精粹者。

3)重头小令: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则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

4)带过曲:是小令的一种体式,见于北曲,即用两支或三支不同曲调的曲子组成一个新曲谱。

5)集曲:又名犯调,见于南曲。集曲是摘取各调的零句而合成的一个新调,另外起一新名。即集合数调之美声而腔板可以衔接者次为一新曲。

3、曲牌小令与词小令的联系和区别
   曲与词都是一种艺术形式。

共同点:短小。
不同点:

词的小令:是指体制短小的词;

曲的小令:指的是与相对成套曲的区别而言的。 

曲的小令:每首曲的小令是一韵到底而不换韵。
    可以说,散曲小令是对词类小令的改进,曲小令的韵脚较密,但平、上在某些位置上(一般在去声字的前后)可以互换,不像诗词那样严格。但曲谱中标去声的地方是不允许变动,这是与诗词不同的地方。此外,曲在句式定格外可加衬字,用语更加口语化外。
    三、寻常小令

1、什么是寻常小令?
   指单支小曲。为曲中至简者,与诗一首、词一阕相当。如黄钟节节高、贺圣朝。这是元曲中最简单但也是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种形式。

2、寻常小令特点
    1)小令每支独立,一韵到底中途是不能换韵。至于少数不是句句押韵,是另外一个概念。
    2)每支小令都有曲牌(曲调),如同词牌(也叫词调)一样。各调有不同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即所谓“句式定格”。
   3)哪些曲牌可以用为小令,这个问题大家不用死记硬背的。了解就可以了

四、摘调小令

摘调 ,也称,摘调小令。联套之曲牌,或以声律优美,或是曲辞清丽,而为曲家采撷,从套曲中最精粹之一、二调,摘出来单独传唱的,叫做摘调小令。

五、学习小令曲牌〔双调·清江引〕和〔仙吕·后庭花〕。

1.清江引〕又称《江儿水》,总共5句,四仄韵,句式为七五五五七,一二四五押韵,同时大家看看这首曲子中,“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是不是有一合璧对。

谱:

平平仄平平去上(韵),仄仄平平去(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去(韵)。

[平][平]仄平平去上(韵)。

2.〔仙吕·后庭花〕 曲牌名。七句,句式为五五五五三四五,押五平韵。一二句对仗。

谱:×平×仄平(韵),×平×厶平(韵)。

×仄平平厶(可韵),×平×厶平(韵)。

仄平平(韵),×平×厶,×平×厶平(韵)。

1〔仙吕·后庭花〕清溪一叶舟

元代: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复习课就简单复习到这里,下面开始今晚新课的学习!

一、重头小令
1、什么是重头小令?
    重头:又叫“联章”,见于北曲,指同一曲调的反复或联缀,数量不限。
    重头小令:是指以同一宫调和曲牌,重复填写几遍或若干遍,即围绕某一主题撰写数支曲子。具体看例词,如:

张养浩有四首〔中吕·朝天子〕携美姬湖上
远山,近山,两意冰弦散。行云十二拥翠鬟,搀不定春风幔。锦帐琵琶,司空听惯,险教人唤小蛮。粉残,黛减,正好向灯前看。
锦筝,玉笙,落日平湖净。宝花解语不胜情,翠袖金波莹。苏小堤边,东风一另,怕羞杀林外莺。方酒醒,梦惊,正好向灯前听。
玉舟,渐收,淡淡双蛾皱。鸳鸯罗带几多愁,系不定春风瘦。二八芳年,花开时候,酒添娇月带羞。醉休,睡休,正好向灯前候。
美哉,美哉,忙解阑胸带。鸳鸯枕上口揾腮,直恁么腰肢摆。朦胧笑脸,由他抢白,且宽心权宁耐。姐姐,奶奶,正好向灯前快。

大家注意看每支的最后一句,看,听,候,快。他们之间是不是有联系的。
咏美
翠梳,浅铺,粉汁香尘素。画阑谁与月同孤,试听高唐赋。云堆玉梳,多情眉宇,有离人愁万缕。若还,寄取,罗帕上题诗去。
柳腰,翠裙,不似昨宵困。轻风吹散晓窗云,花落佳人鬓。璧月多情,黄昏谁近,素盈盈罗帕尘。泪痕,尚存,须寄与东风信。

又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咏四景,分咏春、夏、秋、冬四时景色。

远村、近村,烟霭都遮尽。阴阴林树晓未分,时听黄鹂韵。竹杖芒鞋,行穿花径,约渔樵共赏春。日新,又新,是老子山林兴。

自酌,自歌,自把新诗和。人间甲子一任他,壶里乾坤大。流水当门,青山围座,每日家叫三十声闲快活。就着这绿蓑,醉呵,向云锦乡中卧。

此花,甚佳,淡秋色东篱下。人间凡卉不似他,倒傲得风霜怕。玉蕊珑葱,琼枝低压,雪香春何足夸。羡煞,爱煞,端的是觑一觑千金阶。

此杯,莫推,雪片儿云间卧。火炉头上酒自煨,直吃的醺醺醉。不避风寒,将诗寻觅,笑襄阳老子痴。近着这剡溪,夜里,险冻的来不得。

2、重头小令分类
    重头小令按其写作形式包括:同调异韵重头小令,同调同韵重头小令,“同调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
    1同调异韵重头小令
    是指围绕某一主题以同一宫调和曲牌,重复填写几遍或若干遍,且所用韵部各异所撰写的数支曲子,简单地说:同调异韵重头小令就是主题相同,曲牌相同而韵部不同的几支小令曲子的组合。

      我们看鲜于必仁(元代散曲作家,复姓鲜于,名必仁)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共八首: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洞庭秋月
水无痕,秋无际。光涵赑屃(bì xì),影浸玻璃。龙嘶贝阙珠,兔走蟾宫桂。万顷沧波浮天地,烂银盘寒褪云衣。洞箫谩吹,篷窗静倚,良夜何其。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烟寺晚钟
树藏山,山藏寺。藤荫杳昔,云影差差。疏钟送落晖,倦鸟催归翅。一抹烟岚寒光渍,问胡僧月下何之?逐朝夜时,扶筇到此,散步寻诗。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江天暮雪
晚天昏,寒江暗。雪花黤黤(yǎn,深黑色)云叶毵毵( sā形容毛发、枝条等细长的样子。)。渔翁倦欲归,久客愁多憾。浩浩汀洲船着缆,玉蓑衣不换青衫。闲情饱愔,高眠醉酣,世事休参。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潇湘夜雨
白苹洲,黄芦岸。密云堆冷,乱雨飞寒。渔人罢钓归,客子推篷看。浊浪排空孤灯灿,想鼋鼍(yuántuó )出没其间。魂消闷颜,愁舒倦眼,何处家山?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平沙落雁
稻粱收,菰莆(gū)秀。山光凝暮,江影涵秋。潮平远水宽,天阔孤帆瘦。雁阵惊寒埋云岫,下长空飞满沧洲。西风渡头,斜阳岸口,不尽诗愁。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远浦帆归
水云乡,烟波荡。平洲古岸,远树孤庄。轻帆走蜃风,柔橹闲鲸浪。隐隐牙樯如屏障。了吾生占断渔邦。船头酒香,盘中蟹黄,烂醉何妨。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山市晴岚
似屏围,如图画。依依村市,簇簇人家。小桥流水间,古木疏烟下。雾敛晴峰铜钲挂,闹腥风争买鱼虾。尘飞乱沙,云开断霞,网晒枯槎。

〔中吕·普天乐〕潇湘八景·渔村落照
楚云寒,湘天暮。斜阳影里,几个渔夫。柴门红树村,钓艇青山渡。惊起沙鸥飞无数,倒晴光金缕扶疏。鱼穿短蒲,酒盈小壶,饮尽重沽。
    大家看看上面八首同用[中吕·普天乐]小令。在同一个潇湘八景总题目下分别有《洞庭秋月》、《烟寺晚钟》、《江天暮雪》、《潇湘夜雨》、《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和《渔村落照》八个分标题。并分别押曲韵“齐微”“支思”“监咸”“寒山”“尤侯”“江阳”“家麻”“鱼模”八个韵部,且它们各自为韵,这就是典型的同调异韵重头小令。

我们再看马致远〔仙吕·青哥儿〕十二月

春城春宵无价,(照)星桥火树银花。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鳌山下。
    

前村梅花开尽,(看)东风桃李争春。宝马香车陌上尘,两两三三见游人,清明近。

风流城南修禊,曲江(头)丽人天气。红雪飘香翠雾迷,御柳宫花几曾知,春归未。
    

东风园林昨暮,(被)啼莺唤将春去。煮酒青梅尽醉渠,留下西楼美人图,闲情赋。
    

榴花葵花争笑,先生醉读《离骚》。卧看风檐燕垒巢,忽听得江津戏兰桡,船儿闹。
    

冰壶瑶台天远,逃炎(蒸)莫要逃禅。约下新秋数日前,闲与仙人醉秋莲,凌波殿。
    

梧桐初雕金井,月纤(妍)人自娉婷。独对青娥翠面屏,闲(只)管银河问双星,无蹊径。

铜壶半分更漏,(散)秋香桂娥将就。天远云归月满楼,这清兴谁教庾yu江州,能消受。
    

前年维舟寒濑,(对)蓬窗丛菊花开。陈迹犹存戏马台,说道丹阳寄奴来,愁无奈。
    

玄冥偷传春信,(只)多为腊蕊冰痕。山远楼高雪意新,锦帐佳人会温存,添风韵。
    十一月

当年东君生意,(在)重泉一阳机会。与物无心总不知,律管儿女漫吹灰,闲游戏。(注女,以上代平)
     十二月
隆冬寒严时节,岁功(来)待将迁谢。爱惜梅花积下雪,分付与东君略添些,丰年也。
    大家看这十二首曲在格律上很标准,使用的是〔仙吕·青哥儿〕本调,五句五韵。
    由于是小令句子不增不叠,只第二句多一衬字。且它们各自为韵,即是同调异韵重头小令。
    2)同调同韵重头小令

我们来看关汉卿的〔正宫·白鹤子〕四首:    


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
    
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huá liú)骤。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注释:

①“四时”二句:一年四季,只有春天的景象最为旖旎富丽;世间万物,惟有美酒最能助人逸兴。

②澄澄水如蓝:清澈的湖水如同蓼蓝的颜色。白居易《忆江南》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灼灼(zhuozhuo):鲜明的样子。

④柳外:柳树帝、柳树下。缆:系住。

⑤骅骝骤:骖马往来奔驰。

⑥秋水双波溜:形容双眼象含着一汪秋水似的流动,顾盼。

⑦金鸭鼎:鎏金的鸭形香炉。

⑧“月在”二句:这是袭用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句。欧词这两句描写的是初春元宵之夜青年男女约会的情景。
    大家看看此四首同用〔正宫·白鹤子〕小令,并同时押曲韵“尤候”韵部,是典型的同调同韵重头小令。 指围绕某一主题以同一宫调和曲牌,重复填写几遍或若干遍,且所用韵部属于一个韵部所撰写的数支曲子。 简单地说:就是在同一曲牌的几支曲子都用一个韵部。

关于关汉卿的白鹤子这首是不是重头,也有争议的,我认为有关联但不够明显,从物象与画面还是有关联点,可以说这是一幅移动的画面。
     3)同调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
    就是在同一曲牌的几支曲子中,有些后边曲子某支曲子与前边的某支曲子韵部相同,有的曲子之间韵部各不相同,这样组合起来的重头小令。

如关汉卿的重头小令〔仙吕·一半儿〕题情

云鬟huán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chēn),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淹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的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大家看看这里面是不是第一支和第四支就是相同韵部“家麻”韵。而第二支属于“真文”韵部。第三支属于“寒山”韵。
    以上介绍的都是用同一曲调的重头小令。是普遍应用的体式。
    下面再介绍一下用得极少的特殊的重头小令。
    4)异调重头小令
    指在散曲中有一种组合,通过不同的几个曲调反复使用,以描写一个较复杂的主题,而且各有自已的分标题和各自成韵,  如元代王晔()、朱凯合写《双渐小卿问答》16首(内容为双渐与苏小卿的故事,深为时人称道)。用〔庆东原〕〔折桂令〕〔殿前欢〕〔水仙子〕四个曲调错综排列。《双渐小卿问答》),通过〔双调·庆东原〕、〔折桂令〕等十六支曲子,运用对话形式刻意经营,重新组接了情节,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来妙趣层出。

《双渐小卿问答》16首其所用曲牌和题目如下:

  双调〔庆东原〕《黄肇退状》一〔折桂令〕《问苏卿》《答》一〔殿前欢〕《再问》《答》一〔水仙子〕《驳》《招》一〔折桂令〕《问冯魁》一〔水仙子〕《答》一〔折桂令〕《问双渐》一〔水仙子〕答》一〔折桂令〕《问黄肇》一〔水仙子〕《答》一〔折桂令〕《问苏妈妈》一〔水仙子〕《答》《议拟》。

  我们把这16首小令进行分组,约略可以看到小令的三种体式。开头的双调〔庆东原〕为单支小令,〔折桂令〕《问苏卿》《答》一〔殿前欢〕《再问》《答》一〔水仙子〕《驳》《招》则为重头小令,即同曲调的联唱。最可注意的是〔折桂令〕《问冯魁》一〔水仙子〕《答》一〔折桂令〕《问双渐》一〔水仙子〕《答》一〔折桂令〕《问黄肇》一〔水仙子〕《答》一〔折桂令〕《问苏妈妈》一〔水仙子〕《答》,实质上就是〔折桂令〕〔水仙子〕两个曲牌的反复联唱,即“异调衔接”。在套曲中,〔甜水令〕与〔折桂令〕是非常稳定的组合,占到了〔折桂令〕用例的95%以上,〔水仙子〕与〔折桂令〕相连的用例只有《东墙记》一处,带过曲〔水仙子过折桂令〕显然并非来自套数组曲,而极有可能来自这种小令联唱试验。
      有学者(如:任中敏)认为这是重头小令的变体,并称之“异调间列体”重头。  对这个“异调间列体”,究竟是不是重头,学术界还是有争议的。 所以一般说来,重头小令是指同调的重头小令。所以我们在此仅作了解,不予深究了。
    3、重头小令与一般同曲牌小令的区别

重头小令就相当于一组散套,用来叙述一件事或描写某处风景,每一曲描写的都是总题目的一个部分,各曲之间相对独立,有自己的分标题,不管是否写出总、分标题,只要具备这种含义即是。重头小令可以重复填写,可以填两首,也可以填上百首。但其内容上总要有些联系,这样的才是重头小令。
    我们看:张可久〔中吕·喜春来〕鉴湖春日雁

鉴湖春日

雁啼秋水移冰柱,蚁泛春波倒玉壶,绿杨花谢燕将雏。人笑语,游遍贺家湖。
    金华客舍
落红小雨苍苔径,飞絮东风细柳营,可怜客里过清明。不待听,昨夜杜鹃声。
    永康驿中
荷盘敲丽珠千颗,山背披云玉一蓑,半篇诗景费吟哦。芳草坡,松外采茶歌。
    春夜
收云敛雨销金帐,望月瞻星傅粉郎,欢天喜地小红娘。来要赏,花影过东墙。
   这四首在内容上是不是都是有联系的。

有人说所谓重头小令,即将一支单调小令曲牌重复填写。可以填两首,也可以多至上百首。每首用韵,题目都可以不同,但如果在题材或内容上没有一点联系,就是若干首同曲牌小令,而不是重头了。
     我们再看:吕止庵的〔仙吕·后庭花〕冷泉亭

湖山汲水重,楼台烟树中。人醉苏堤月,风传贾寺钟。冷泉东,行人频问,飞来何处峰?
    苍猿攀树啼,残花扑马飞。越女随舟唱,山僧逐渡归。冷泉西,雄楼杰观,钟声出翠微。
    渔榔响碧潭,王孙徙翠岚。玉勒黄金镫,红缨白面骖。冷泉南,踏花归去,夕阳人半酣。
    塔标南北峰,风闻远近钟。佛国三天竺,禅关九里松。冷泉中,水光山色,岩花颠倒红。
    鸭头湖水明,蛾眉山岫青。罗绮香尘暗,池塘春草生。冷泉亭,太平有象,时闻歌笑声。

这也是一组重头小令,他们的关联点在那里大家一眼可以看出来的。
    大家下课后可以再查一查马致远用〔双调·清江引〕,在《野兴》这一题目下,连写了八首,属重头小令。明人李开先,王九思作的《傍妆台》重头多至百首,《雍熙乐府》所录咏《西厢》故事的重头《小桃红》也多至百首。 《录鬼簿》载乔吉曾有咏西湖的〔梧叶儿〕百首,是重头小令之最长者。

我们之前读白朴的天净沙春夏秋冬四首,是不是重头小令呢?下面我发来大家认真体会一下

〔越调·天净沙〕四季

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栏干楼阁帘笼,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詹。纱帱藤箅,玉人罗扇轻缣。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一声画角樵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大家读了后就知道这四首是有联系的吧,是描写春夏秋冬四季, 所以这就是重头小令。

大家以后比着这个来检验一下自己所写的作品。如果都是写节令性景物的或同一主题的就是。如果其内容没有一点联系的就不是,就是同曲牌小令。

为了大家能更快的认识重头小令,我再把马致远的《双调·清江引》这一曲牌发来,在《野兴》这一题目下,连写了八首,属重头小令。

〔双调·清江引〕野兴

元代:马致远
樵夫觉来山月底,钓叟来寻觅。你把柴斧抛,我把鱼船弃。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
绿蓑衣紫罗袍谁是主,两件儿都无济,便作钓鱼人,也在风波里。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山禽晓来窗外啼,唤起山翁睡。恰道不如归,又叫行不得。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天之美禄谁不喜?偏则说刘伶醉,毕卓缚瓮边,李白沉江底。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楚霸王火烧了秦宫室,盖世英雄气。阴陵迷路时,船渡乌江际。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争甚么半张名和纸!
西村日长人事少,一个新蝉噪。恰待葵花开,又早蜂儿闹,高枕上梦随蝶去了。

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搭儿快活闲住处。

什么是稳便处闲坐地。就是诗人眼中抛弃了一切名利。

明人李开先,王九思作的《傍妆台》、重头多至百首,《雍熙乐府》所录咏《西厢》故事的重头《小桃红》也多至百首。《录鬼簿》载乔吉曾有咏西湖的〔梧叶儿〕百首,是重头小令之最长者。
学习曲牌重头小令〔干荷叶〕

1.曲牌介绍

〔干荷叶〕又名翠盘秋,南吕宫。用于杂剧和小令,亦入中吕、双调。共七句,“三三五三三七五”其中押平韵的四句,押仄韵的两句。其定格为:小令。我们来看刘秉忠的〔南吕·干荷叶〕。

南吕·干荷叶

元代:刘秉忠
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宋高宗,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

我们继续看刘秉忠的南吕·干荷叶又一体
干荷叶,色苍苍(平韵),老柄风摇荡(仄韵)。减清香(平韵),越添黄(平韵)。都因昨夜一场霜(平韵)寂寞(在)秋江上(仄韵)。

此调四五两句可合一七字句。(注:刘太保即刘秉忠,元初人)。
2.曲牌格式:干荷叶,又名翠盘秋〕。

谱:×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去△(仄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去△(仄韵)

3.例词:

南吕·干荷叶八首

元代:刘秉忠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干荷叶,映着枯蒲,折柄难擎露。藉丝无,倩风扶。待擎无力不乘珠,难宿滩头鹭。
根摧折,柄欹斜,翠减清香谢。恁时节,万丝绝。红鸳白鹭不能遮,憔悴损干荷叶。
干荷叶,色无多,不奈风霜锉。贴秋波,倒枝柯。宫娃齐唱《采莲歌》,梦里繁华过。
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宋高宗,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
夜来个,醉如酡,不记花前过。醒来呵,二更过。春衫惹定茨蘼科,绊倒花抓破。
干荷叶,水上浮,渐渐浮将去。跟将你去,随将去。你问当家中有媳妇?问着不言语。
脚儿尖,手儿纤,云髻梳儿露半边。脸儿甜,话儿粘。更宜烦恼更宜忺,直恁风流倩。

   第四、五句是两个三字句,例词中有对偶,也有不对偶的。 

4、对仗:第4、5句宜对仗。

8讲提纲:

一、重头小令

二、学习重头小令南吕·干荷叶

元曲第8讲作业

1. 试作重头小令《南吕·干荷叶》题目自拟,同韵重头,要求3支以上(包括三支)组合。

例词1:〔南吕·干荷叶〕

元代:刘秉忠
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宋高宗,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

2.曲牌格式:干荷叶,又名〔翠盘秋〕。

谱:×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去△(仄韵)。仄平平(韵),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去△(仄韵)。

3.参照曲谱:刘秉忠的《南吕·干荷叶》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干荷叶,映着枯蒲,折柄难擎露。藉丝无,倩风扶。待擎无力不乘珠,难宿滩头鹭。
干荷叶,色无多,不奈风霜锉。贴秋波,倒枝柯。宫娃齐唱《采莲歌》,梦里繁华过。

3、对仗:第4、5宜对仗。

4、大家注意,作业是同调同韵重头小令,写三支,具体多读前人例曲。

曲谱符号注释:

——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简说曲的常识
散曲的篇制
【第七讲】散 曲 小令
元曲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元曲大家?
元曲基础知识
元曲欣赏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