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庆市、六安市朱氏

安庆市朱氏

      安庆市,简称“宜”,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总面积13589.99平方千米  ,其中市区面积821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安庆市下辖3个区、5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安庆市常住人口为4165284人。2020年,安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67.7亿元。 

安庆市区朱氏

     安庆市朱氏为朱熹后裔。熹公次子埜之7世孙朝一,字国栋,授迪功郎,迁饶州鄱阳,再迁安庆北门沙丘陵,后裔再迁太湖。

     熹公季子在公之子钦之17世孙希宾(熹公19世孙)迁居安庆,为熙湖始祖。 

桐城市朱氏

     桐城朱氏是考亭朱氏的重要分支—桐城派。据同治六年(1876)《桐城紫阳朱氏重修宗谱》记载,桐城紫阳朱氏派祖为朱川,始迁祖朱成一,是朱熹六世孙,源出朱塾一派。

     当年朱鉴长子朱浚抗元而死,次子朱川则携子自建安回迁婺源祖籍居住。朱川生三子:椿、桐、梧。椿生子宗宇,宗宇生五子:贞一、成—、隆一、庆一、隆三。其中老大贞一迁鄱阳,老二成一则携一、隆一、隆三诸弟,于宋元鼎革之际,自徽州婺源一同徒居桐城,落籍枞川仼子湖,遂开桐城竹子湖朱氏一族。桐城始迁祖成一公生五子:福一、朝二、朝三、福四、福五。其中长子福一,字庆元,邑庠生,官赠光禄大夫,生二子:德辉、德耀。辉,字乐岑,亦官赠光禄大夫,生三子:道显、道铭、道锣。道显字声华,共生三子:敬、恭、让。敬,字主一,贡生,生五子:瑾、琪、碧、琥、珑。瑾,字有怀,恩选贡士,生四子:衣、楼、皤、斐。朱衣,字绣裳,生四子:纯德、纯仁、纯智、纯泽。德生五子:立、亨、吉、绪、言,此为桐城朱氏第九世。

     据族谱载,从成一公迁桐至今已传28代,裔孙遍及桐城各地。现有朱姓人口为5000多人,居全县姓氏23位。 

怀宁县朱氏

     怀宁朱氏是熹公季子朱在孙子朱澋的后裔。澋公的9世孙德义与族兄希悦一起迁居怀宁冶塘繁衍后代。今存清同治癸酉年(1873)重修澋湸堂《朱氏宗谱》,记载着冶塘朱氏的发族史。

     熹公次子朱埜7世孙朝二,字南康,迁居怀宁县。

     怀宁还有一支改姓的朱氏后裔。元末,怀宁受泉乡虞山来了三个外地人(胡姓三兄弟),他们是从江西鄱阳逃茫荒到此,身无分文,走投无路。当地富户朱隆亨无子嗣,招贵一为儿子。贵一改为朱姓,侍养老人如亲生儿子,极尽儿子之孝。隆亨死后,贵一服孝三年。后来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这一支朱氏此后子孙绵绵,成为怀宁虞山一带的名门望族。 

太湖县朱氏

     太湖全县朱氏均属师古公支下。始迁祖福禄公、大志公、志笃公、志才公、志权公、志友公、庆九公、寿九公和寿二公。在明代从江西婺源先后迁入太湖县黄岗、弥陀、百里、李杜、城西、小池、城关、徐桥、新仓、大山、寺前、黄镇、江塘、九田、桐山等乡镇定居立业,现有裔孙24761人,占全县总人口4%。

     本支历代政治和文化情况:明、清代翰林院编修1人、三品2人、七品4人、举人3人、贡生12人,秀才24人。民国时期有厅(师)级8人、县处级8人、科局级8人、留学生1人、大学生4人,中专高中生30人。新中国成立后,有厅(师)级10人、县团级12人、科局级101人、高级职称75人、中级职称88人、留学生2人、研究生28人、大学生307人、中专高中生952人。 

宿松县朱氏

     宿松朱氏有两支派:一支是开国亭英侯瑾公后商,始迁祖建—公,明洪武—年(1369)奉“鄱民以实松”诏,自鄱邑迁松,历经636年,通传25代。本支系现有人口数33602人,后裔散居凉亭、陈汉、隘口、二郎、孚玉、许岭、九姑、长铺等乡镇。另一支是熹公后裔,始迁祖淳公。明洪武二年(1369)奉诏自闽建阳县迁松,历经636年,递传25代。本支系现有人口数3358人,后裔散居隘口、二郎等乡镇。

     本支系历代政治、文化情况:

     明、清时代官职有四品2人、五品11人、六品11人、七品18人。文化程度有秀才(庠生)93人、举人18人,贡生(廩贡、拔贡、岁贡)27人、进士1人。民国时期有厅师级14人、县处团级15人、科局级24人、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12人、留学生3人、大学生34人、中专高中生120人。新中国成立至今有厅师级15人、县处团级35人、科局级42人、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41人、留学生9人、研究生36人、大学生631人、中专高中生3372人。 

望江县朱氏

     据望江县志记载,1985年统计,全县朱姓人口为8995人。居全县姓氏18位。 

岳西县朱氏

     岳西县朱姓系师古公后裔。现有裔孙7457人。主要散居在店前、冶溪、来榜、青天、和平、白帽、河图、五河、菖蒲、田头、主簿、头陀等12个乡镇。

     新中国成立至今有厅师级干部5人、县处级48人、科局级245人、高级职称88人、中级职称356人、留学生11人、研究生79人、大学生466人、中专高中生1078人。

六安市朱氏

  六(lù)安,安徽省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别称“皋城”,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翼,地理意义上的“皖西”特指六安。六安地处江淮,东衔吴越,西领荆楚,北接中原;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呈梯形分布;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全市总面积15451.2平方公里  ;辖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3个市辖区和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4个县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六安市常住人口为4393699人。 

    六安之名始于汉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因舜封皋陶于六,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六安是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 ,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六安市有312、206、105等3条国道,宁西、合九、阜六及沪汉蓉快速铁路通道等4条铁路,沪陕、沪蓉、济广、合阜、合安等5条高速公路穿过全境,距新建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半个小时车程,被国家交通部确立为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2018年2月,六安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六安市区朱氏

    六安市朱氏有黟屏山朱氏后裔。屏山朱氏是朱在幼子朱铅的后裔。其15世孙朱元斗、朱世浩在乾隆后期从屏山迁居六安发族。 

寿县朱氏

    寿县朱氏最早见于隋唐时代.据有关资料载,隋唐五代时期,北方朱姓的分布地区,除永城朱氏,昌平朱氏和砀山朱氏的地区外,如寿州(今安微寿县)、京兆、青州、滁州等地,都有朱姓人物见于史载。 

霍邱县朱氏

    霍邱县朱氏约7.5万人,从阜南迁来朱氏约0.8万人。

    霍邱县历史上屡经战火,水旱虫灾不断,人民流离失所,大量荒地无人耕种。故明洪武二年(1369)下移民垦荒令,从四面八方移民垦荒。当年苏州昌门朱氏迁来曷居备南部故曰朱老荒,堂号曰遵训。长集、洪集一支从山东迁来,堂号曰正学。高镇也是从山东迁来。叶集、姚李是元至正年间(1341—1367)从河南夏邑(古沛国郡属地)迁来山内,明初转迁霍邱,堂号曰敦本。柴岗一支是一百多年前从河南商城花园山迁来,堂号遵训,新修谱又改为和顺。石庙一支也是从阜南朱寨迁来。东乡朱老台孜始祖是从福建尤溪迁来,先凤阳转寿县,明初定居朱老台,政堂号为槐里,而后裔朱庆、朱九会分居寿县迎河集一河之隔却废槐里而立柏庐。城关还有一支也是山东迁来,堂号亦为槐里。

    分支汝昌公于洪武三年(1370年)从衮州府、滕县、枣龙庄迁颍,越数世一支后裔迁居霍邱西部,发展再分支居朱港、朱台、吴集、朱老庄、周集、高塘、马四港、五塔、邵岗、石店、龙潭、户胡、城关,远到南京、合肥、长丰、凤阳、凤台、寿县、金寨、六安、铜陵等地,先人恢复了槐里堂。

    民国初年汝昌公17世孙朱记安兄弟,从阜南龙王乡朱营迁霍邱的宋店、石店、岔路定居,又17世德盛等迁周集段庙、范桥双圩、老楼、临水镇司口定居。

    霍邱朱氏家族人才辈出,明清时期有知县、道尹、候补知府、知府5人。民国时期将级军官2人,县处级以上6人。解放后任县处级(包括教授)以上22人。 

金寨县朱氏

    金寨县朱姓在全县为第八大姓,人口7000多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最憋屈的一个市,已经送出一个县!估计还要再送一个县!
大别山老区-皖西六安《自驾房车,环游中国》第2季第32集
杨氏字辈排行总汇·安徽
360doc网文摘手
六安红色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安徽六安为何不叫七安、八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