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敦煌石窟(三)敦煌的地理及其在丝路上的重要性

“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前111年,汉正式设敦煌

敦煌地形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1139米 。境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连接与祁连山相连的阿尔金,西面是沙漠,也就是白龙堆沙漠,在玄奘的西行记中有记载,非常危险,到今天仍是一处危险的无人区与塔克拉玛干相连,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不易穿越的地形阻隔。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现敦煌境内最大河流是党河,也就是宕河,古名甘泉水,发源于祁连山,是敦煌的母亲河,党河形成的冲积扇,造就了敦煌这一片绿洲,再汇入疏勒河后,流入敦煌西北方的哈拉湖。当然现在疏勒河基本全部干涸,哈拉湖更是消失不见,古代这里还有一些大泽。

党河、疏勒河走向、位置:

党河源头,祁连山内雪山:

做了党河、疏勒河、哈拉湖,党河冲积扇的位置,不算标准。

     党河冲积扇形成的绿洲使得这座边陲小城有了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其农业除了能自给自足,还能满足来往军队商贾所需。正如河西走廊依赖于祁连山的水系,敦煌也因党河、疏勒河而成。

        敦煌,作为一个小城,就算是农业能有所成就,但能成就如此煌煌大哉的艺术,离不开的是丝绸之路,我们可以说历史上敦煌的兴衰伴随的正是这条经贸文化之道的兴衰。丝绸之路,是东西经济文化的联通之道,在航海发展不足够发达的时期,这是一条最重要的交通道。文明的快速展永远不可能独行,它离不开互相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而敦煌能够成为丝路交通枢纽,自然有其独一无二的交通优势,可以说在宋以前,如果走河西走廊,敦煌是中原进入西域,再而到中亚西亚的唯一出口。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汉时,东起洛阳、长安,过河西走廊,至敦煌,分为两道,一是向西出阳关南行,沿着昆仑山北麓,经鄯善、且末、于阗,至莎车,越过葱岭,进入大月氏、安息等国,这是南道。一是从敦煌出玉门关北行,沿着天山南麓,经车师前庭、焉耆、龟兹,到疏勒,越过葱岭,进入大宛、康居、大夏,这是北道。到了隋代,又增加了中道,从敦煌经伊吾、高昌、鄯善,到达中亚、欧洲。至于中间蓝色这条从敦煌直穿沙漠到楼兰,我认为还是应该是从玉门关出。

      无论如何,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敦煌是丝绸之路上连接欧亚非的一个重要枢纽,曾经是中原的西大门,称其为总绾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恰如其分。

如果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我认为敦煌的地理特点有三:

一、属于被沙漠戈壁包围的绿洲。
二、气候干燥,但河流使得农业发展,同时干燥的气候使得壁画的千年留存成为可能。
三、河西走廊向西延伸至此,基本止步,周围地理环境使之成为河西走廊向西唯一交通孔道,也使其成为大航海时代前东亚最重要的中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之地,贸易中转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辉煌了千年的世界四大文明汇流中心,丝路驿站的敦煌为何会衰落?
《还我祁连山》
敦煌党河夜色美
祁连山:沙漠中的一片芳华
【地理拓展】敦煌莫高窟
武帝时期“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