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识儒教 论语学而篇(一)论语集注(8)好学道正
认识儒教 论语学而篇(一)论语集注(8)好学道正      
         
       《论语》第一章《学而篇》集注:
       1:1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君子不以缺钱财为贫,以“无学为贫”;不以食用五谷杂粮为食物,以“人伦大道”为精神食物;不以饭食为饱,以实现“知天命、致中和、成己成物、止于至善”为精神的饱足;“人伦大道”是“无为法”,就是以无法为有法,就是率性而为之。践行“人伦大道”就是“食无”。与“无为法”相反的是“有为法”,是人造的各种各样有“成住坏空”四个过程的假相。(2)君子不以食用五谷杂粮为食物,以“人伦大道”为食物;不以饭食为饱,以实现“知天命、致中和、成己成物、止于至善”为饱足。与君子的精神追求不同,属于物欲的追求的人就是小人、小人儒。
       (3)君子不以住在华堂为居安,以居住在“孔门儒教的人伦大道”这个精神家园为居安。这就是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原因。小人与君子的精神追求不同,小人以住在华堂为居安,并不以居住在“孔门儒教的人伦大道”这个精神家园为居安。君子与小人没有外在的差别,只是精神境界与价值观人生观截然相反。
       (4)敏:迅速,灵活。对“人伦大道”这一个道理精熟,其余的事情都能“触类旁通”,这样的情况就是“学一法,知万法,法法互通”的境界,是君子圣贤才有的高境界。“敏于事”就是因为对“人伦大道”这一个道理精熟,从而达到了“触类旁通”的境界。没有“学一法,知万法,法法互通”的境界,就算不上“敏于事”。“慎于言”并不只是出于有所畏惧而“不敢尽其所有余”,也有“没必要尽其所有余”的意思。造成“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原因就是孔夫子“慎于言”。(5)因为孤陋寡闻,不知道什么是“无为法与有为法”,曲解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不能真正的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
       (6)不敢自是,是因为没有实践,或者实践不够充分而没有自信,因此,“不敢自是”必不是有道之人。深谙“无为法与有为法”,精通“言性与天道”的教义,有几十年数百人的实践经验,“敢自是”,敢从容不迫的把不敢讲“言性与天道”的人视为“腐儒、小人儒”,这就是用破除“假丑恶”弘扬“真善美”的圣人言行,这就是“有道而正”的表现。不破不立,凡是不能破除“邪、反”的人,都没有展示出来什么是“真、正”,说明他对“反与正”的概念模糊不清,说明他不好学,没有达到究竟的意识境界。(7)只有开示出来“言性与天道”的真谛,显现出来君子儒的真面目,有破除“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的小人儒的言行,这才是真正的“敏于事而慎于言”,才是真正的“有道而正”。凡是没有破除以假为真的肤浅,也没有开示出来真正的深邃真谛彰显“有道而正”,不可谓好学。
      (8)好学,道正;不好学,道不正。知道为什么“儒释道三教合一、佛道儒耶回五教一家”,就属于是“好学,道正”的君子儒。没有“儒释道三教合一、佛道儒耶回五教一家”的意识境界,就是“不好学,道不正”,就属于是小人儒。对“言性与天道”的知识一知半解,只能拿着“夫子之文章”站在孔门儒教的角度盲目的排斥“佛道耶回”,这等人,是“儒器”,是一叶障目的井底之蛙,是从内部来败坏儒教的腐儒、无君无父儒、衣冠禽兽儒。


        1:19、“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贫:穷,收入少,缺少财物,生活困难。谄chǎn奉承,巴结。《诗经·卫风·淇澳》“切、磋、琢、磨”分别指加工兽骨、象牙、玉、石头为器物的工艺,隐喻做学问和修养自己离开了切磋琢磨就不能成器。“切、磋”是指加工牙骨的工艺,切开了还得磋(锉平);“琢、磨”是指加工玉石的工艺,琢(雕刻)了还得磨(磨光滑);隐喻做学问和修养自己要精益求精。(2)子贡说: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而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所说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一件事,你已经可以领会未告诉你的事,做到举一反三了。
       (3)“贫而无谄”说明这等人有气节、有骨气,并不因为贫穷而降低人格尊严,可以算的上君子;“贫而乐”比“贫而无谄”高一个档次,知道比物质文明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所以能“贫而乐”,在精神家园心满意足所以能“贫而乐”,有“无学为贫、忧道不忧贫”的崇高境界所以能“贫而乐”。“贫而乐”的这等人即为人中的君子。(4)“富而无骄”说明这等人有涵养、有境界,并不因为富足而骄傲从而降低人格,说明他有“为国理财、为国担当”的平常心,可以算的上君子;“富而好礼”比“富而无骄”高一个档次,知道比物质文明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所以能“富而好礼”;知道物质文明是有价的,精神文明是无价的,所以能“富而好礼”;知道“功名利禄”都是随缘而来随缘而去的“身外物”,所以能“富而好礼”。“富而好礼”的这等人即为人中的君子,属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的人正人君子。
       (5)“告诸往而知来者”,说明听懂了老师说过的教义,从而领会了事情的真谛,做到了举一反三,有了圆融无碍的大智慧。


        1:2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孔夫子说:不担忧别人不了解我,担忧的是我不了解别人。(2)“知人者智”,“不知人”说明没有智慧,不能通过人的思想言行理解人的意图与境界,就不能分辨是非邪正,所以为忧患。
      (3)你不好学,你不知道“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不语怪力乱神”是怎么回事,曲解了本义,你就“不知人”,你就不知道孔夫子究竟是个什么人,你就不会把孔夫子当成与太上老君、释迦牟尼佛一样境界的现世神圣、儒教教主,你就是小人儒、无君无父儒、衣冠禽兽儒。(4)他的微信与QQ没有自己的头像,说明他不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正大的人;他没有“守五戒”(杀盗淫妄酒)的意识,一定是管不住“身口意”的魔子魔孙与贪官污吏;他没有“儒释道三教合一、佛道儒耶回五教一家”的意识境界,是个自赞毁他的“儒器”,也一定是一叶障目的井底之蛙。有这样的意识境界,谓之“知人”。反之,就是“不知人”,一定会有潜在的忧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知人必有人患。


                                    李怀珠 发表于 2018年10月22日 23日编辑于河北隆尧县宣务山
                                    QQ:3491312839、2298783722 手机:17096226658(只收短信)
                                    微信号:kunlunzilihuaizhu【没有真实个人头像的,国籍不真实的,拒加。】
          南无弥勒佛!南无无生奶奶!南无龙华真经!南无弓长祖!南无儒童佛!
          三阳开泰乙未年,龙华三会度佛仙。儒童佛坐朝问道,虎头山三场开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儒教 论语学而篇(一)论语集注(5)贤孝忠信是君子学
和霍老师一起学《论语》(15)
《论语》今读:君子自当安贫乐道
儒家的贫富观
圣人、君子与制度——以《中庸》之道为中心 | 秦际明
《论语·学而》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