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 蒋捷 虞美人·听雨:一场雨,三幅画,一生悲欢

欢     一

离     任     点

合     阶     滴

总     前     到

无      ,      天

情             明

,                。

一场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也因时间、心态、境遇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古人似乎就“喜欢”在这绵绵细雨里抒发一种愁绪。

少游,孩提时丧父,仕途坎坷,一直处在新旧党争的漩涡之中,亲情不能圆满, 仕途不顺,一腔抱负无处伸展。遇到雨天,他就写下了“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他的这份愁,凄婉感伤。

易安,与自己的丈夫本是鸳鸯双飞,令人艳羡,奈何,天公不作美,靖康之难起,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女不见了,丈夫死了,国家破了,自己原本的家支离破碎。她的内心,便只剩下凄凄惨惨戚戚 ,这时候又到黄昏,没有了“东篱把酒黄昏后 ”的兴致,那菊花,也飘飘落落,随着雨铺满地。这时候,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丝毫没有顾虑的词人感受。所以,怎么能不愁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个愁字了得?”

......

由此来看,古人遇到雨,听到滴滴答答的声音,大多会想起自己坎坷的身世来。但鲜有将自己不同时期下雨时的感受 写进一篇作品里。而今天我要讲的这位词人,他便跨越了时空,把自己不同时期听雨的感受写进了一首词里: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同一件事物,我想感受是不同的,少年听雨,中年听雨,而今听雨——不同在于心态。

当然,除了心态的不同,作者一生的际遇也是不能忽视的。

他少年时中进士,可谓是意气风发,在快要实现自己理想抱负之时,没曾想,他想要报效的国家,已经是日落西山,很快就灭亡了。此后,于战乱里居无定所,风烛残年……

当时的南宋涌现了一大批爱国诗人,辛弃疾,陆游,文天祥……他也和他们一样,始终深爱着那个王朝。一生为南宋守节,令人敬佩。

故国不在,一生颠沛流离,仍心向往之。

少年时,国在,功名在身,踌躇满志。在纸醉金迷、灯红酒绿里并不会想:“什么是愁?”所以,一场雨带来的,是青春年华的欢快。

少年,总是无忧无虑,不用考虑那么多。

转眼,人到壮年,生活就像那浮萍、就像那沙鸥,在离乱里找不到歇脚之地。浮萍无处去,飘飘荡荡,随风而去,沙鸥不停地飞,竟找不到安身的树枝。国家没了,江山易主,此心不变!

在客舟里,随时都会下船,冰冷的雨,萧瑟西风吹打着,江面开阔又怎么样,黑云密布,大雁本是成群结队的,怎么也走散了?是了总有别离,自己本就是家国离散之人。

这雨,真应景啊!孤雁哀鸿,雨冷,风冷,真是凄凉悲苦!

中年已识愁滋味,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无法回到从前。

现在,暮年已至,风烛残年,时日无多。好似看淡一切,任由屋外冷雨一滴一滴飘落。其实,内心已麻木,不会再因外界人,外界事,外界风云变幻而再起触动。但即使身处僧庐,就能抛却这一切,忘记人生坎坷,忘记悲欢离合,忘记故国,忘记自己的抱负吗?

不能!他听了一夜的雨,愁依然萦绕他的心间,挥之不去。

暮年,对愁已听之任之,既然“剪不断”,就不必剪了。两鬓已白,心无涟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詞一闕之虞美人。
这首宋词,写尽了人一生的时光
《虞美人·听雨》,这首千古名篇,用三个画面道出了人的一生
虞美人·听雨
蔣捷詩《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
蒋捷《虞美人·听雨》道尽一生悲欢离合,从年少轻狂到老年顿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