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患关系中的对立与统一

  医患关系这个话题在当今尤为复杂,而且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作为医者来谈这个事情应该尽量做到客观就好了。

  当下的中国社会,人们的幸福感指数不高,而医疗问题占了很大一部分,人情社会和契约社会共存的当下,人们不知道该信什么,是相信指南呢,还是相信亲朋好友,最终医生和患者站到了对立面,这种状况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因此改革也从未停止。

  医患关系已经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在研究,《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将近3/4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达60%之多。每家医院平均每年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起以上,打伤医师5人;北京医师协会对北京市71家二级以上医院的统计表明:近3年共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02起,致伤、致残90人。

  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医护人员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转行的逐年增多。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医务人员不愿让自己的子女报考医学院校。

在调查中大部分的原因归纳如下:

1、医院重程序服务轻人文关怀。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重仪器检查、治疗等客观操作,无意中把患者“物化”了。

2、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服务不到位,对患者治疗不精心,存在“冷、硬、顶、推”等现象;收受红包、回扣等不正之风的蔓延,导致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

3、医患沟通不畅。部分医务人员的沟通意识不强,态度不积极,技巧不熟练。

4、医疗资源匮乏且配置失衡。占全球人口22%的中国,医疗资源仅占全球的2%,而且医疗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80%在城市,20%在农村。医疗保障覆盖面小,45%的城镇人口和80%的农村人口基本没有医疗保障。

5、社会处在转型期,过高的医疗费用让不少患者不堪重负,少数乱收费、开大处方、滥用大型检查设备的现象又激化了这种矛盾。

6、患者对医疗服务期望值过高。公众的医学知识相对缺乏,对医疗行业、医学科学的认知不足,对医疗工作的高风险和局限性理解不够,对承担救死扶伤责任的医务人员寄予过高的期望,超出了目前医学发展的实际水平。

7、部分媒体推波助澜。

  医患关系归根结底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经常有患者跟我讲,在遇到某一位医生的第一眼就觉得其不靠谱,而对于有的医生却值得信赖。关系,一定是至少存在双方才能产生关系,在医患沟通的过程中,达成统一的唯一方式就是信任。

  在当下的社会中,最缺少的一项品德就是信任,在利益的驱动下,人类的恶往往被无限放大,人的欲望就像宇宙大爆炸一样,一发而不可收拾,因此契约精神也难以限制其膨胀。

  医患关系的背后都是利益在作祟,无一例外。因此现在医疗改革的重点也是从经济点上着手,可惜这条路很难,而且很难有人满意。

  举个例子,一个患者退行性骨关节炎,这是一个与年龄相关多因素参与的周身性疾病,指南提到的药物寥寥几种,但是在社会中有成百上千的药物在流通,吃一到两种药就能解决的事情,有些患者加上保健品能吃将近十种药物,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医师考核题库及答案(简易程序)2.doc
【关注】翟晓梅:医学的商业化与医学专业精神的危机
临床医师押题800条【医学伦理学】
共建医患和谐,没有谁是局外人
用我的“医术”驱散恶性伤医的阴霾
外科--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医学伦理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