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功能性胃肠病的中医治疗优势

一般人出现消化系统的症状的时候,往往会说自己肠胃出了问题,或者说自己向来脾胃不好,那么到底是器质性问题还是功能性问题,有时候还真分不清楚,但这无疑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医院每天都会统计各个科室门诊人数,消化内科往往是最多的,来中医科看消化问题的往往都是久治不愈的患者。

现代医学往往要找到具体的病因才好治疗,比如消化系统的症状,首先要做碳呼气试验和胃肠镜检查,如果碳呼气试验阳性,那就根除治疗,如果消化道内镜提示有息肉,那就切除,然后呢?患者的症状往往还存在。

久而久之,医生往往要考虑是不是功能性胃肠病了。

功能性胃肠病(FGIDs)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动力感觉功能的异常。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人们意识到精神因素在本组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多数实验表明,心理应激能影响内脏感觉——动力功能。

医学模式的转变已经提了几十年了,如今还是在老路上越走越远,所谓的变化就是更多的症状被认为是患者的精神原因,往往让患者极为恼火,不舒服就是不舒服,怎么还成精神病了?这种现象极为常见。

现代医学认为,应激被定义为对器官功能平衡的急性威胁,激发机体的适应性反应,在临床上应激主要指心理(外源性)应激。目前研究认为功能性胃肠病中,心理应激主要包括∶(1)慢性持续的生活应激事件;(2)成年急性生活威胁应激事件(创伤后应激综合征等);(3)早年生活应激事件(如虐待)。

其实也不难理解,人在暴怒生气的时候,往往是吃不下饭的,甚至会有呕吐;压力大的工作也往往让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还有,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决定了身体的状态,心宽体胖就是最好的例子。

人是意识和身体高度协调的复杂生命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我们意识到医学模式需要转变,但在临床上操作起来极其不便,科学要讲求分科而学,很多系统也是越分越细,所以专科优势越强的地方,治疗越容易走进死胡同。

功能性胃肠病的检查目的是排除器质性疾病,诊断原则是排除性诊断,一旦诊断,往往就要到精神科或者心理咨询门诊,甚至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

功能性的疾病,中医有着天然的优势,中医的首要原则就是整体观念,在诊断患者问题的时候,往往是综合了性格、社会环境、当下状态等信息,以及望闻问切的要素,方子也是君臣佐使的搭配,疗效也很好。我们不能因为中医不是主流而去否定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位一体解读中医超器官医学模式
江杨清教授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总结及脾胃方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针灸能治的病也分等级?一文告诉你针灸能治哪些病!
过去的2016,消化领域都发生了些什么?
功能性胃肠病权威知识_功能性胃肠病预防_寻医问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