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致
人身之火有二:心为君火,又曰阳火,在天即太阳之火也。君火见于天,出于太阳, 在人则出于心。命门为相火,又曰命火,在天即龙雷之火也,在人则出于命门。相火见于 天,出于龙雷,即木之气,出于海则水中之气也。气化即成水中之火,无形而有声,得雨 而愈炽,以其至一阴生水底冷上天热,龙为阳物,故随阳而上升。冬至一阳复,龙亦随阳 下伏,雷亦收声,人身相火尤是也,寄于肝肾,肝属木,肾属水,胆是肝之腑,膀胱是肾 之腑,心包络是肾之配,三焦司肝肾之分,皆阴而属火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 不能有生。相火易起,为物所感,五性厥阳之火相煽则妄动矣。煎熬真阴,真阴绝则死, 故曰:相火元气之贼也。若平日不能节欲,致命门火衰,肾中阴虚,龙火无藏身之位,故 游于上而不归,是以上焦烦热、咳嗽等症,以温肾从其性而引之归源,行秋冬阳伏之令而 龙归大海矣。此阴虚火旺乃肾水干枯而火偏盛,宜补水以配火,不可苦寒以灭火,可见下 虚者不但真阴虚,究竟真阳虚耳。命门之火乃水中之火,相依而永不相离也,火之有余, 缘水之不足也,毫不敢去火,只补水以配火,此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若真阳之火不 足,因见水之有余也,亦不必泻水,就于水中补火,此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相火寄 在肝肾之间乃水中之火,若用苦寒则龙雷之火愈发,每当浓阴骤雨之时,火焰愈炽,惟太 阳一照,火自消灭,此得水则炽、得火则减,惟八味丸桂附与火同气,直入肾中,据其窟 宅而招之同气相求,安得不引之归源矣。凡动皆属火,故气郁火起于肺,大怒火起于肝, 醉饱火起于脾,思虑火起于心,房劳火起于肾。牙痛龈宣、腮颊颐肿此胃火之所伤也,目 黄口苦、坐卧不宁此胆火之所动也,舌苔喉痛、便秘不通此大肠之火动也,癃闭淋漓、赤 白带浊此小肠之火动也,小腹作痛、xiaobian不利此膀胱之火动也,头眩体倦、手足心热此三 焦之火动也。凡人一身只阴阳二气,阳气生发,阴气皆化为血,阳气不足阴气皆化为火矣。 阴虚火动者难治,如八味丸之桂附;虚火可补,如保元汤之参芪;实火可泻,如解毒汤之 三黄;郁火可发,如火郁汤之升柴。脉浮发热上焦热也,渴欲饮水,中焦热也,xiaobian不利, 下焦热也。

 

真中寒症 盖后天血肉皆属阴也,惟先天父母构精时,一点真阳先身而生,藏于两肾之 中,而一身之元气由之以生,故谓生气之原。而肾中真阳得水以济之,留恋不脱,得土以 堤之,蛰藏不露,除施泄外屹然不动,而手足之阳为役使,流走周身,固护腠理而捍卫于 外。而脾中之阳法天之健,消化饮食,传布津液而运行于内,而胸中之阳发日之驭,离照 当空,消阴除曀而宣布于上。此三者丰亨有象,肾中真阳每享太宁,虽真阳施泄无度,阳 痿不用,尚可迁延岁月。惟在外在内在上之阳衰微不振,阴气乃始有权,或肤冷不温,渐 至肌硬不柔,此卫外之阳不用矣;或饮食不化,渐至呕泄痞胀,此脾中之阳不用矣;或当 膺阻凝,渐至窒塞不开,此胸中之阳不用矣。乃取水土所封之阳出而任事,头面得阳而戴 赤;肌肤得阳而熯燥;脾胃得阳而除中。即不中寒,其能久乎?

 

肾之真阳不衰,而六yin之外邪毫不敢犯,故谓守邪之神。如暗室一灯,炯然达旦,耳

目赖之以聪明,手足赖之以持行,内寒不生,外寒不中,故以后天培养先天,百年自可长 享。苟或不然,阳微必致阴盛,阴盛愈益阳微。人身卫外之阳最固,太阳卫身之背,阳明 卫身之前,少阳卫身两侧。今不由三阳而直中少阴者,盖阳微则阴盛,阴盛则生内寒,内 寒则厥气上逆,上逆则寒气积于胸中,胸中则胃寒,胃寒则口食寒物,鼻吸寒气,皆得入 胃。肾者胃之关也,即前阴利水,后阴利谷,则外寒斩关直入少阴肾脏,故曰中寒。其症 卒然仆倒,昏不知人,唇口青,脉沉细,踡卧息微。若脉脱身凉为入脏必死;若身和汗自 出为入腑即愈,皆因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泄,不泄则温气去寒独留,留则血凝,凝则脉不通, 宜白通汤复阳通脉(即附子、干姜、葱白)。

 

类中风症 夫外感者邪袭肌表,故多阳实。若内伤者,由于七情,故多阴虚。凡脏气 受伤脾病者病在肢体,或多痰饮;肾病者或在骨髓、或在二阴;心病者或在血脉、或在神 志;肺病者或在营卫、或在声音;肝病者或在筋爪或在血脉,此五脏之类风,未有不由阴 虚而然者。惟东垣独得其义,故曰有中风者,卒然昏愦不省人事,此非外来风邪,乃本气 自病也,年逾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故多犯之,岂非阴虚之病乎?夫人生于阳而根 于阴,根本衰则人必病,根本败则人必危。所谓根本者真阴也,人知阴虚,惟一不知阴虚 有二:如阴中之水虚则病在精血。如阴中之火虚则病在神气。盖阳衰则气去,故神志为之 昏乱,非火虚乎?阴亏则形坏,故肢体为之废弛,非水虚乎?今以神离形坏之症乃不求水 火之源,而犹以风治之,鲜不危矣!试以天道言之,其象亦然,凡旱则多燥,燥则生风, 是风木之化从乎燥,燥则阴虚之候也。故凡治类风者,专宜培补真阴以救根本,则风燥自 除矣。然外感者非曰绝无虚症,气虚则虚也。内伤者非曰必无实症,有滞则实也。治虚者 当察其在阴在阳而直补之;治实者但察其因痰因气而暂开之。此于内伤外感及虚实攻补之 间最当审其有无微甚而酌其治也。甚至有元气素亏,卒然仆倒,上无痰,下失禁,瞑目昏 沉,此厥竭之症,尤与风邪无涉。设非大剂参附,安望其复?真气于将绝之顷哉!倘不能 察其表里,又不能辨其虚实,但以风之为名,多用风药,不知风药皆燥,燥复伤阴,风药 皆散,散复招风。以内伤作外感,以不足作有余,是促人之死也。

 

凡类中风之多痰者,悉由中虚而然。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 不归原,水泛为痰也;在脾者以食饮不化,土不制水也,故治痰而不知实脾堤水,非其治 也。

 

类中兼伤寒 类中大纲有三:曰气衰,曰火暴,曰痰逆。总皆阳虚邪害空窍所致。河 间之地黄饮子为下虚上盛,阴火暴逆而设。东垣之三生饮为脾肺气衰,痰积于中而设。丹 溪之星香二陈为形盛气阻,痰盛于外而设。在兼伤寒者,三法俱不可效,惟和营卫中随症 加养气导火豁痰之药,斯为兼得之法。

 

痉病内虚 痉病为病则强直反张也。血液枯燥所以筋挛;筋脉拘急所以反张,属阴虚 血少不能荣养筋脉,以致搐挛僵仆者皆是此症。如中风有此,必以年力衰残,阴之败也; 如产妇有此,必以去血过多,冲任竭也;如疮家有此,必以血随脓出,荣气涸也;如小儿 有此,或以风热伤阴,遂为急惊,或以汗泻亡阴,遂为慢惊。凡此之数,总属阴虚。盖精 血不亏,虽有邪干,断无筋脉拘急之病,而致坚强,其枯可知。治之急在元气,元气复而 血脉行,虽有微邪自不能留内生之风,血燥症也。止宜滋补,盖痉必反张,其源在背,背 之经络惟太阳与督脉,言太阳者则督脉在其中矣。足少阴之筋,从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 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足太阳之筋病,脊反折,项尽急;足少阴之筋病,主癎瘈及痉。阳 病者,腰反折不能俛,阴病者,不能仰。由此观则痉病乃太阳少阴病也。肾与膀胱为表里, 膀胱为津液之腑,肾为藏精之脏,病在二经,水亏可知,故治当以培补真阴为主。

 

太阳痉病 若太阳中风,重感于寒,则发热恶寒无汗,xiaobian少,气上冲胸,口噤不语, 目开。脉浮紧者为刚痉,葛根汤主之;若太阳中风,重感于湿,则发热不恶寒,身体强几 几,然有汗目闭脉沉迟者为柔痉,桂枝汤加花粉主之。刚柔二痉,并属太阳,以太阳行身之后,故头项强急而反张。

 

阳明痉病 则胸满口噤,起卧不安,足挛齿齘而无汗,不dabian者宜下之,以阳明主润 宗筋,凡寒湿热伤阳明胃,津液不行,筋失所养,故下之。下湿热,行津液,此入里之热 极深,阳热既极,阴血立至消亡。下之以救阴也,大承气汤主之。

 

少阳痉病 若往来寒热,或左右一目牵斜,或左右一手搐搦,脉弦数者,少阳痉病也, 小柴胡汤加防风主之。

 

三阴痉病 若低头视下,手足牵引,肘膝相措,此三阴痉也。脉沉有力,乃可下之, 若沉细者,宜选用附子散、白术附子汤。

 

误治痉病 凡暴病血张戴眼,口噤拘急,皆痉病也。皆因汗下误治亡阴故也。凡杂病 头热项强,面赤足冷,头摇急,背反张,口噤咬牙,手足挛搐,皆因发汗太过,经虚生风 所致。或湿家误火发汗,或中风自汗而呕又误汗下,或新产血虚出汗或又伤风,或疮家出 血过多或又误汗,或太阳病发汗太多。盖误汗必伤血液,误下必伤真阴,阴血受伤则血燥, 血燥则筋失所滋则拘挛反张强直,通宜小续命汤(即防风,桂枝,麻黄,杏仁,川芎,白 芍,人参,炙甘草,黄芩,防己,附子,姜,枣)。

 

痿病 痿之为病即两足痿弱不能行也,皆由肾水不能胜心火,心火上烁肺金,肺受火 制,其叶皆焦,皮毛虚弱急而薄者,则生痿躄是也。肾乃肺子,肾火衰少,随火上炎,肾 中既衰则骨髓衰竭,故痿作也。其脉浮缓,与治痹异。风寒湿痹,犹可炙燔,痿症无寒, 由肺热叶焦传于五脏,若作寒治,是杀之也。心气热则下肺,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 生脉痿,则枢折挈筋纵而不任地也,补心丹加丹皮治之;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干 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四物汤加知母、黄柏治之;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 肉痿,四物汤加人参、山萸肉、芩、柏治之;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以地黄汤加知柏治之。肺气热则津痿不能灌溉于足,疲荼不行,清燥救肺汤主之。

 

以上虽分五脏,而总系阴虚热灼,筋骨不用所致。欲热之退,莫如滋阴,欲阴之生, 莫如独去阳明。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阳明虚则宗筋 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宜琼玉膏加玉竹、煅石膏、花粉、珍珠、竹叶,玉女煎加 xi角亦治之。然痿废之原,虽在于胃,而病之发见则在于筋骨,肝主筋,肝血不足则筋痿; 肾主骨,肾水不足则骨痿,故凡虎骨、龟板、鹿筋、猪脊髓、牛脊髓、狗脊、骨碎补、牛 膝、薏苡仁、枸杞、菟丝子、川断皆可加入,以为向导。痿症与脚气有异,切不可误用。

 

瘫痪 如中风而瘫痪者,非为肝木之风实甚,亦非外中于风,良由将息失宜,心火暴 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知 也。亦有因喜怒思悲恐五志过极而卒中者,皆为热甚,治宜和脏腑,通经络,俾是治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虚损启微
古今名医汇粹(17)
265-虚损启微
诸虚见症
气乏者,即功能减弱之谓也,当阴虚气乏时,...
麻木论治、痉症论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