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进入良性循环的唯一方法就是自律,但光有自律还远远不够!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大不容易。

为什么人们喜欢怀念童年?

就是因为童年的快活最多最纯粹,而一旦长大,不如意的地方就越多,就越难有简单干净纯粹的快乐。

世间是一个大道场,人生也有一个根本的任务:找到自己,强大自己,超越自己。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生需求层次理论,人最终追求的还是一个自我实现的欲望满足。

但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无法圆满的完成任务,还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无法“找到自己”,缘由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进入良性的循环。

曾经,有个好莱坞女星在去世前悲叹道,一开始我的人生是那么漂亮闪耀,可后来我却把它搞得乱七八糟...

实际上,人生就是这样,人生也是需要经营、管理和计划的。

“股神”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私人飞行员迈克尔·弗林特(Michael Flint)曾经向巴菲特请教人生的规划问题。

巴菲特告诉了他三个步骤:

1)巴菲特让弗林特在一张纸上写下他的前25个目标;

2)然后,巴菲特让他选出前5个目标;

3)最后,巴菲特让弗林特把那20个他没有选中的目标放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避免”的清单上——“不管怎样,这些事情都不应该引起你的注意,除非你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前5个目标。”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可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呢?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忙活前5个,但又放不下、舍不得其他20个目标,以至于在次要目标上或主动或被动的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毕竟,人就是如此贪得无厌的动物。

我们总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了实现目标的自律性的难度。

自律,就是自我管理的能力。

也许你认为自律不过就是控制自己去做某些事情,比如每天早晨跑步,但自律不止于此。

其实,人生光有自律是不够的,自律的内涵是专注和计划性,是强大的信心和笨功夫。

有次巴菲特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被问到自己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他们的答案是一模一样的:

“专注(Focus)”。

所谓专注,就是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首要目标上,不分心且持之以恒。

我们看中外名人的传记,所有功成名就的人几乎都有这个基础素质,这也符合「二八定律」或「80/20法则」:20%的动作决定了80%的结果。

聪明的人生其实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巴菲特用自己的例子说明了这点。

如果写巴菲特的传记,把他生活的日常写下来的话,可能会非常无趣,因为巴菲特的作息太过于规律了,早睡早起,没有多少派对和应酬,他也不喜欢参加各种会议,花钱很少,爱喝可乐,几十年如一日地住在结婚时的房子里...

所谓计划性,就是严格的规律性动作。

这让我想起有个大人物退休后,别人想要拍摄他的日常,结果两三天就拍不下去了,因为太简单太规律了,就是吃饭睡觉看报,一点意思都没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沃伦•巴菲特说,大多数人最终都是普通人,是因为他们不遵守这份清单
把理想生活过成现实的人 都做了这3件事
巴菲特的1个法则和6个策略
19对错:难道没有标准?
那些成功、赚大钱的人一生只做了这3件事(深度好文)
股神巴菲特的成功之道:保持阅读,80/20法则是精髓! | EMBA人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