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拍客见闻 | 会同村:曾经出过一百多名买办,是珠海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村庄

初秋的周末,我和阿涛自驾游,从金鼎出发,至那洲检查站左侧路口进入,沿着平坦的乡村公路前行,一会儿就到了位于珠海唐家湾镇西南的会同村。

停车后,我们步入会同村的正街,就看见一座灰白色的碉楼 。这是建于民国七年的北碉楼,坐东向西,呈长方形,四层高,长6.1米,宽5.2米,占地31.7平方米,是村民为护村,御敌之用。

碉楼为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形式既有沿袭西式钟楼的痕迹,又有岭南碉楼的风格,碉楼上有题于戊午年冬(也就是1928年)的“云飞”两字, 距今九十年了,其字体仍然苍劲有力,清晰可见,完美呈现

在北碉楼的旁边,就是依次排列,坐东向西的调梅祠、会同祠、莫氏大宗祠了。在会同村莫氏是一个大姓,这也是会同村保存得最为完整和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宗祠。

祠堂作为一种建筑物,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宗族系统的硬标志。祠堂在以血缘为坐标的宗族关系中,是家族的中心,是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时空隧道,保持着后人与祖先的心灵沟通。在敬宗睦族,传承宗族优秀文化、传统思想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调梅祠是为会同村九世祖莫尚贤(号调梅)所建祠堂,硬山顶,青砖灰瓦,祠堂门额上有黑底白纹壁画,上绘仙鹤、寿桃,祠堂内墙横梁下绕墙一周均有山水、人物、花鸟等彩绘壁画。

 会同祠则是为纪念会同村开村始祖莫与京先生所建的祠堂。《香山县志续编》记载, “莫与京,号会同,少读书知大义,其族与鲍、谭两姓同居园林小村,百有佘年矣,与京爱犁冈山水之胜,雍正壬子(1732年),出赀购得此地,胥三姓而迁之,负担版筑之费,有弗给者,与京罄其资助之。乡人感其高义,因以号名村曰:会同”

规模最大的是莫氏大宗祠,占地面积达835平方米,是会同村莫氏村民祭祖议事之场所,也曾经是民国时期中山下栅乡十八保国民学校。

当我们进去游览时,工人们正在搭设脚手架,即将对宗祠进行大规模修缮。莫氏大宗祠内设的会同村村史馆已经停止展览,堪感遗憾。

据了解,会同村始建于清雍正年间。

后于清同治、光绪年间,由当时的海外宗亲投资,全村统一规划重建。

此地丘陵起伏,田少山地多,原居民鲍、谭、莫三姓人家以外出经商、打工谋生为主,也有人留家耕种守业的。 

鲍姓原是本地香山场人,以经营陶瓷为主;谭姓来自崖口(今属中山市),挑担贩卖五金小百货;莫姓原藉东莞,明代分支迁居珠海翠微、柏叶林,主要经营布料及染布业。

1840鸦片战争失败后, 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后,沿海五口岸通商,他们分别到了广州、香港、澳门、福州、上海、青岛、天津、武汉,乃至日本、英国、美国等地谋生,其中有开店铺的、有承包工程的、也有打工当佣人的,而大多数鲍姓村民则是在洋行里充任买办。


一个仅百多人口的小村庄,在数十年间,竟然出了一百多名买办,总买办(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经理,总经理人物),其中最著名的买办是莫仕扬。

莫仕扬和他的儿子莫藻泉、孙莫干生相继被英国商人约翰.史维亚股份公司聘为香港太古洋行总买办,三代人在香港经营太古洋行达60年之久,并率领诸多村民在香港、澳门商界叱咤风云,从事近代航运、造船、制糖、制漆、保险、对外贸易、房地产等行业。通过精心运作,他们既为英国老板在中国擭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又在经营中将西方物质文明成果介绍到中国来,促进内陆经济的发展。那时侯人们只知道”太古”有莫氏,而不知有约翰.史维亚。


桑梓情深,回报无限。莫氏家族在为香港的早期开发和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为家乡修桥、铺路、建祠堂、办义校、谋福祉,让村民在上世纪二+年代就用上了电灯,看上了电影,很早就享受到大都市的文明生活。

莫姓人自八世祖定居会同村后,人丁兴旺,都外出谋生,到十世祖辉岩公在主持修族谱时,与大家商议定下一条族规:今后长房长子要留家守业,照料族中孤寡妇孺,负责春秋两祭事务。各房人家都要资助长房为族群办事。因此,村中现完整保存下来的建筑物以莫氏家族的居多。

会同村,是洋务买办的故乡。原鲍、谭、莫三大姓氏的后裔们从这里走出去,闯荡世界,打拼商场,人才频出,现己遍布海内外。如今村中以莫姓居多,又陆续迁来了黄、张、容、佘等姓氏人家,全村常住人口137人。

沿着古村落巷道边走边看。会同村主要由“三街八巷”构成,街巷之间相互垂直交错,构成经纬方正的棋盘式建筑空间架构。

村内绿树掩映,小桥流水,碉楼祠堂,灰瓦青砖,民居错落,古朴雅致。

步入其中,你会感觉犹如时光倒流,那种诗情画意,那种移步景隨,令人惊叹不己!

俗话说:从住宅样式和布局便可窥探到住宅主人的见识、眼光、涵养和品味。

会同村占地达13万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包括调梅、会同及莫氏宗祠、北碉楼、南碉楼等四十多处碉楼、祠堂、民居,这些融汇了中西文化的建筑群,构成了一个既有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却偶尔又挟带西洋风格细节之处的古村落。(图为南碉楼,又称风起碉楼)。

历尽沧桑岁月之后,整座古村落仍然向人们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展示着会同人当年的雄心、胆略和视野。会同村是珠海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村庄,由此可见当时独具匠心的会同先人绝非等闲之辈。

村中现保存四种类型的历史建筑。一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建筑,如现存的三合土夯土房和围墙,可见当年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的建村规划。

二是清代同治光绪时期的建筑。现存有三座祠堂和三十多间青砖大屋,建筑材料是上乘的砖瓦,进口木材,雕梁画栋的装饰,可见当年村民的富裕。

三是民国初年的西洋式建筑。比如建于1918年的碉楼,1922年的栖霞仙馆和1934年的”缉庐”等。这些西洋式建筑的始建时间与上海滩的建筑群时间相近。 由此可见,会同村人率先将西方文明介绍到了自已的家乡。

四是1949年建国以来的建筑物。其中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的建筑物最能体现岭南广府人的建筑特色。

会同村牌坊式的村门、前塘后山的环境、顺地势而建的民居,其院落布局讲究长幼尊卑,敬祖尊儒,这些都与广府人的风俗相关。

会同村,历经两个多世纪的风雨侵蚀,仍然古韵犹存。虽然村里有名的文昌阁、养云山馆、秀山书屋己成遗址,然而,当人们走进会同村,仍可感到此地崇尚自然,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古村落文化遗产。


在会同村中最具神秘气质的老建筑是栖霞仙馆。上个世纪20年代,本村富商莫泳虞夫人阿霞不堪妻妾间的争风吃醋,一心求佛,深爱她的丈夫莫泳虞便建了一座会馆供她念经参佛,后来又购入发电机发电,放映电影,为其妻子消除寂寞。岁月苍桑,年轮更替,当年的大户豪宅,如今己是残墙断壁,风光不再。

会同村内有很多果园,屋前房后种植了许多荔枝、香蕉、龙眼和黄皮。现在这个季节,果实累累,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参加果园采摘活动。

在古村巷内,可寻觅到许多餐厅、咖啡屋、小吃店铺,这些老房子散落各处,其庭院绿树掩映,厅堂内布置得古朴典雅。

坐在百年老屋内品一杯地道的精品红茶,尝一块当天现做的芝士蛋糕,听一听缠绵的轻音乐,翻一翻现代时尚杂志,仿佛时光到此悄然静止,岁月痕迹由此雕刻得更加斑驳陆离

在不远处与古村落宗祠里的阅潮书房相邻,交相辉映的有亚洲最美丽大学校园之美誉的北师大珠海分校,还有亚洲最长教学楼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以及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等四所大学,仿佛在向前来游览的人们倾诉着会同古村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日里暖暖的珠海—大学小镇中的民国珠海第一村
珠海会同古村
【汤氏宗祠】400年历史的明代汤氏宗祠修葺 凝聚宗族力量
遇见 I 珠海最美古村落!探寻被时光遗忘的会同村
高要古村落之新塘村、澄湖村
孙中山亲笔题写校训的学校,如今荒草覆盖,成为惊悚电影拍摄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