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云马化腾都说回A股,赚大钱的机会来了?
userphoto

2018.03.23

关注

本文2966字丨阅读时长约为8分钟

核心提示:证监会新开了一条康庄大道,迎接独角兽和巨头们归来,作为普通投资者,到底是买还是不买?

最近股票市场的头条,被独角兽刷屏了。

火一样的热度,和大佬们积极表现的求生欲,让许多的吃瓜群众看得津津有味。

本来以为只是看个热闹,BAT大佬们说考虑回国上市,也就是表表衷心,却没想到,吃瓜群众们还没反应过来,这两天的一条新闻,就已经把这件事情给定了!

3月21日,财新报道,独角兽发行CDR回归A股已圈定8家试点公司,其中阿里巴巴与京东最快六月回A股发行CDR。

而同日,马化腾在财报发布会上,也表示合适时机要回来。

大半个月前,BATJ们还是各怀心事、向媒体打太极表示考虑考虑,半个月后,却都开始争先恐后的表达回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强烈诉求。

可以说是变脸比变天还快啊。

不过,这些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 01 -

独角兽究竟是什么

说到这里,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还是有必要跟上时代,了解一下什么是独角兽了。

许多人眼里的独角兽,是这个,一个只有一只角的四不像。

不过在商业社会中,现在的独角兽,是这个:

简单的解释一下就是,以互联网为主的,创立时间不长,但是估值(一般以10亿美元为门槛)却比较高的公司,就叫做独角兽。

例如上图中的蚂蚁金服,估值高达500亿美元,成立却还不到4年时间,这种发展速度,可以说让传统行业根本难以想象。

因此,独角兽代表了相对朝阳的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光明,上图这个三角形当中的公司,就或多或少的都在你我的手机里可以找到,有些甚至是国民级的APP,生活中缺了还真不行。

不过,看起来风光无限,独角兽的生存状况却并没有想象中乐观。很多互联网企业的通病,也是独角兽们的心病。

比如说前期靠着投资人烧钱赚流量,后期却没有变现途径赚不到钱。又比如说,好不容易当上了行业寡头,却又有许多后起之秀虎视眈眈。

就拿京东打个比方,看起来家大业大,但是2016年之前的12个年头,几乎年年巨亏,即使最近扭亏为亿,盈利也就10来个亿。

而最近的美团,滴滴的新一轮大战,更是证明了互联网细分行业的寡头并没有那么好做,跨界抢生意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不信,你去美团上打个车,去滴滴上叫个外卖试试看?

- 02 -

独角兽如何回来

因此,互联网企业的野蛮生长时期可以说是过去了,但是不得不说,互联网行业,新技术和新科技还是如今最赚钱的风口。

这也是证监会喜迎独角兽回A股的初衷,毕竟,钱不能都让国外的资本家赚,中国老百姓也应当有机会参与参与。

但是,问题就在于,许多大型互联网企业已经国外上市了,回来的话,是不是必须把国外股民的股票买回来呢?

对于2018年以前想回国上市的公司来说,比如借壳回归的360,确实是这样子的。

360的董事长周鸿祎为了争取回国上市的资格,不惜大出血,花了超过IPO时五倍的价格将美股上市的股票私有化。

不过,如今却不需要这么苦兮兮了。

一方面是因为,私有化的成本确实太高,许多的股票,涨幅已经达到了IPO时的好几倍,回购对大佬们来说需要大量的外汇,显然不现实也不可行。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证监会为了吸引独角兽回归,目前正在推行一种类似中概股在美国的上市模式,那就是CDR即中国存托凭证。

什么是CDR,简单理解就是,将国外的一部分股票寄存在银行托管,然后银行以这些托管的股票发行同等数量的CDR,境内投资者通过买卖这种CDR来交易股票。

对互联网企业来说,方便是方便了,但是这其中存在也存在了一些问题。

首先,CDR并不是股票,只是一种凭证。因此,即使拥有了大量的CDR我们也当不了阿里腾讯的股东,享受不了股票所赋予的经营权,只能享受分红权。

其二,在银行托管CDR,则免不了一笔托管费服务费,这也是投资者必须要掏腰包的额外费用。

最后,回国发行的CDR交易规模和市场容量很可能相对较小,因此,波动则可能会相对较大。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甚至可能会设置某些购买的准入制门槛。

从这几点来看,形式上回归简单,真正要让老百姓得到好处,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 03 -

为什么要回来

有人吐槽,这些独角兽实质上是毒角兽,回国就是为了圈钱。

给出的理由是,如今互联网公司的红利期早就已经过了。现在回来,就是为了割最后一波韭菜,不信看看360的市值,在美国600亿,回国就3600亿,直接翻6倍,看上的就是A股人傻钱多。

这句话说得,有几分道理,却也还是偏激了一点。

中概股回国,有大公司们自身的原因,也有政策上的原因。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回国确实对提高估值有好处,知名如阿里巴巴。

在国外,实际上估值给的还是偏低,其PE也就是市盈率大概在40倍左右,然而其竞争对手亚马逊,对应的市盈率是250倍左右,也就是说,按照这个估值标准,亚马逊比阿里巴巴高估5倍。

而如果阿里巴巴回中国的话,市盈率40倍是根本不可能买到的,看看360就知道,如今的市盈率已经达到魔幻的4300多倍。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内对外商投资企业涉及互联网等领域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

而回国上市,可以很好的避免外资的嫌疑,更好的在中国做生意。还是以360为例,回国之后,就扛起国家信息安全的龙头大旗,CEO周鸿祎更是成为一名光荣的政协委员。

最后从政策层面来说,国家一直在推动市场化改革以及人民币国际化。

前两天的一则新闻中就可以略窥一斑,上交所计划三年内外资交易A股的比例达到15%,三年内把外资持有A股的比例提高到10%。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显然光靠呐喊发文是不行的,自然要引进一批优质企业上市。

- 04 -

我们要不要买

说到这里,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如果有机会买,我们到底要不要买独角兽呢?买了的话,还能赚不能赚了?

这里分两个方面来说道说道。

首先来说以CDR形式回国的互联网巨头到底要不要买,个人认为首发可买,但是后期需谨慎。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以CDR形式回国的股票,按照A股的估值体系来说,确实还是相当的便宜,上市之初如果能够买到的话,不排除能够大赚的可能。

但是,后期需要注意的是,CDR形式回国上市,并不代表这些巨头们就美股退市了,极有可能的情况是,两边市场有相当高的联动性。

而对于美股来说,大多数投资者并不熟悉,交易时间也不一样,因此,持有风险并不低。

其次,再来说说,那些本土直接IPO的独角兽,个人认为,虽然目前市场上的独角兽概念非常火,但是却没有必要对这些公司区别对待。

无论是投资独角兽也好,还是传统企业也好,概念和故事这种东西,永远是虚的,最终的公司价值,还是要看业绩。

毕竟,乐视跌停的血案还没有远去,一个股票,无论前景吹得再好,市值太违背常理,肯定就是有问题的。

实际上,从鸡贼的外资们买入的股票也可以看出,他们并不追捧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相反,大多买入传统的拥有护城河的蓝筹股。

说到这里,又传来一个最新消息,科沃斯,也就是做扫地机器人的那个公司,即将IPO登陆上交所,拟发行4000万股募资9.12亿元,用于机器人互联网生态圈等项目。

相信未来,也会有更多这样的企业收到IPO邀请,光速上市。不过,作为一个投资者,还是不要掉以轻心,冷静思考,仔细权衡才最重要。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DR来了,互联网巨头组队回归
旗帜详讲独角兽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你大爷(西嗲的9个冷门问题)
小米成为中国首家CDR,股市或达800亿美元
BAT等巨头的CDR为何姗姗来迟
最权威的中国“独角兽”名单来了!蚂蚁滴滴小米排前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