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达林顿管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电路分析

达林顿管(Darlingtontube)也称复合管,即使用两个三极管复合成一个三极管。一般大功率三极管的基极需要较大的电流来驱动,不能直接将小信号进行放大(小信号提供不了足够的基极驱动电流),而达林顿管内部由两个三极管组合而成,前级三极管将小电流放大后再驱动后级的三极管,这样小电流也可以驱动大功率的达林顿管,由原理也可以看出,功率部分主要是由后级的三极管来承担的。

达林顿管的主要复合方式有四种,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的hFE为相应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将IC近似为IE,两个三极管组合成达林顿管后的三极管类型与第一级的三极管相同,组合后的总直流放大倍数为hFE1×hFE2

实际集成的达林顿管可能会类似下图所示:

 

 


其中,电阻R1为限流电阻,这样带来的好处之一是,如果外部有单片机之类的处理器输出数字高低电平来控制基极,可以直接接入基极而不需要额外再串入一个电阻了。

 


 

 

三极管本身存在固有的穿透电流,它包含两个部分:集电极-基极反向电流ICBO与集电极-发射极反向电流ICEO,其中,ICBO是晶体管的发射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反向电流漏电流,如下图所示:




ICEO是晶体管的基极开路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反向电流(漏电流),如下图所示:




这两个电流都是不可控制的,它只取决于温度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会随温度上升而上升,不仅带来功率损耗,也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前级三极管的穿透电流被后级进一步放大后,会导致达林顿管热稳定性变差,这样会更进一步使穿透电流变大,进入恶性循环,电阻R2R3就是提供三极管穿透电流的释放回路,穿透电流通过电阻释放到外面,而不是被后级三极管进一步放大,如下图所示:



 

有些达林顿管内部也会有保护二极管,如下图所示:




这两个二极管一般是接感性负载时的续流二极管,防止感性负载回路断开瞬间产生的高压击穿三极管,其中二极管D1在接继电器一类负载时经常用到,如下图所示:

 


 

而二极管D2在半桥或全桥驱动的大功率感性负载时会用到,如下图所示(仅为示意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测量三极管的好坏
达林顿管原理
要使放大电路处于放大状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极管测量检修方法详解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
达林顿管,不符合导通条件,怎么就会导通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